植物的诱导抗性

✍ dations ◷ 2025-10-22 23:38:41 #植物学

植物的诱导抗性是植物防御植食者的基本策略之一,它使得植物只在需要的时候、需要的部位产生必要数量的防御物质,从而节省能量。抗性的诱导在反应、效果、信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关于植物诱导抗性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存在不少假说。植物的诱导抗性可以为农业上病虫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植物生长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中,除了享受上帝的恩赐还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伤害,比如昆虫或者其它植食者的取食,或者是风雨的机械损伤,植物受到伤害以后,其抗性会得到加强。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组成不但受到无机环境的影响,还广泛的取决于受到的取食伤害或者机械损伤。植物既有所谓的“常规抗性系统”,还有“诱导抗性系统”。

植物的诱导抗性与其产生的次生物质密切相关,这些次生物质大都是可诱导的,包括碳氢化合物、各种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与抗性相关的植物激素等等。

总在植物体存在,可随进化或者植物的生长期改变,与伤害无关。

受到伤害的植物所发生的变化。可分为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

能即时增加受伤害植物的适合度的诱导反应。

植物对于物理或化学的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增强其抵御能力的反应。对于植食者而言,那些能降低植食者存活率、生殖率或偏好性的植物诱导反应。

外部刺激因素。

植物产生的诱导反应在短期内消失的现象。这被认为是植物为节省能量所采取的策略,但是防御效果不是很明显。

与前者相对,具有防御效果明显的优点,但是需要长期消耗植物的能量。

人们对于植物诱导抗性的理性的关注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是早在十九世纪达尔文就观察到了植物表形的可塑性,他在给塞姆波尔的信中提到“我推测,是否一个对重复出现的和巨大变化的环境条件适应的种类不再对环境的变动敏感”。

阎凤鸣。《化学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相关

  • 盖仑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艸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三个)。在正体中文中,艸部归于六划部首,而在简体中文中,将汉字部首规范的《汉字部首表》中,将“
  • 沙漠沙漠,亦作砂漠,全称沙质荒漠(英语:Erg),是地球干燥气候影响下所产生的地貌,约占地球陆地整体面积的21%。沙漠地区一般年平均降雨量低于250毫米,被沙质土壤所覆盖,植被稀疏。它因地表
  •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是一份科学学术期刊,发表化学物理各领域的论文,由美国物理协会出版,每年出版两卷,各24期。
  • 四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传说是四大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以上四处也合称“四
  • 重力场引力场(简体中文中重力场一词特指地球表面的引力场。)是描述一物体在空间中受到万有引力(重力)作用的场,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一个物理量。所有有质量的物体皆会互相吸引。我们想像空
  • 寄生蝇科寄生蝇即寄生蝇科(学名Tachinidae,又名寄蝇科)的昆虫。它们大型及有多样性,已知有超过8200个物种,其中超过1300种分布在北美洲。寄生蝇的外观极之多样。成虫可以像丽蝇般色彩鲜艳
  • 峰福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水源话水源话,又称水源音或东江本地话,是东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土语群,主要分布于惠州和河源,处于客家语粤中片包围之中(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河源水源音归为粤中片,把惠州水
  • 万事皆晓《万事皆晓》(英语:All Things Considered,缩写 ATC),是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新闻节目,于1971年5月3日由 NPR 所属电台现场直播,并通过包括 NPR 柏林站在内的几个不同的电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