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西亚军区

✍ dations ◷ 2025-02-25 11:13:03 #卡帕多西亚军区

卡帕多西亚军区(希腊语:θέμα Καππαδοκίας)是拜占庭帝国在9-11世纪晚期在卡帕多西亚地区设立的军区。

卡帕多西亚军区包含了古典时代晚期的第一卡帕多西亚行省(英语:Cappadocia (Roman province))和大部分第二卡帕多西亚行省(英语:Cappadocia (Roman province))。到10世纪早期,其西北边与布塞拉里亚军区大致以塔塔湖和摩喀苏斯为界;北边与亚美尼亚军区和后来分出的哈尔西安军区以哈吕斯河为界;东北边紧邻凯撒利亚和罗登托斯要塞;向南直抵陶罗斯山,与阿拉伯哈里发国在奇里乞亚的边防区(英语:Al-Awasim)接壤;东边与安纳托利亚军区的边界从赫拉克利亚库比斯特剌(英语:Heraclea Cybistra)地区横贯吕考尼亚(英语:Lycaonia)一直延伸到塔塔湖。

卡帕多西亚地区位于奇里乞亚门的正北方,这也是阿拉伯人入侵小亚细亚的主要路线。因此卡帕多西亚多次遭受阿拉伯人的猛烈攻击,致使该地区的城镇和要塞经常被摧毁,村庄普遍处于荒废状态,人口锐减。甚至在9世纪初,提安亚(英语:Tyana)、赫拉克利亚库比斯特剌(英语:Heraclea Cybistra)和福斯蒂波利斯(英语:Faustinopolis)三座城市都被阿拉伯人夷为平地。虽然库比斯特剌被重建,但其他两座城市的居民已经各自逃往尼格得要塞和卢隆要塞(英语:Loulon)。

最初卡帕多西亚军区仅是安纳托利亚军区下辖的一个中队(英语:Turma)(分区)。随后为了应对阿拉伯人的威胁,将其分出改为要冲区并最终升格为军区,到830年卡帕多西亚被证实作为独立的军区出现。根据穆斯林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和伊本·法齐赫的记载,9世纪的卡帕多西亚军区有20多个城镇和要塞和4,000名驻军。军区内有不少于三个帝国防卫军营地(英语:Aplekton),分别位于科洛尼亚、凯撒利亚和巴提斯吕亚克斯(英语:Bathys Rhyax),它们在战时作为军区军队的集结营地。军区将军(英语:Strategos#Byzantine use)最初的驻地可能在科戎要塞(英语:Koron (Cappadocia))(现土耳其Çömlekç)亦或是后期首府提安亚(英语:Tyana),其薪资大约为每年20磅黄金,同时将军还兼领首席佩剑侍卫(英语:Protospatharios)头衔,少数人甚至会被授予高级贵族(英语:Patrician (ancient Rome)#Late Roman and Byzantine periods)头衔。

9世纪阿拉伯人的袭击仍然十分频繁,甚至阿拉伯军队一度在833-879年占领了卢隆要塞,这是守卫奇里乞亚门北部入口关键的要塞之一。直至863年帝国在拉拉卡翁托斯战役(英语:Battle of Lalakaon)大获全胜以及872年(或878年)摧毁泰佛里刻的保罗派共和国后,卡帕多西亚军区的安全局势才获得极大缓解。然而卡帕多西亚仍是阿拉伯人袭击的目标,阿拉伯人甚至在897年袭击并洗劫了军区首府科戎。

利奥六世时期(统治时间:886-912年)将军区东部下辖的卡塞中队(英语:Turma)、倪萨(英语:Nyssa (Cappadocia))旗和凯撒利亚辖区划入哈尔西安军区。作为补偿将西北部原属安纳托利亚军区和布塞拉里亚军区的塔塔湖地区划入卡帕多西亚军区,形成新的科马塔(英语:Kommata)中队。

934年约翰·库耳库亚斯(英语:John Kourkouas)收复包括墨利忒涅在内的大片领土,基本解除了阿拉伯人对卡帕多西亚军区的直接威胁。在10世纪,亚美尼亚人和叙利亚基督徒迁徙至军区内人烟荒芜的地区。随后卡帕多西亚大体上成为安纳托利亚军事权贵们的私产和权力的后盾。特别是福卡斯家族(英语:Phokas (Byzantine family))和马勒诺斯家族(英语:Maleinos),他们在军区内拥有数量庞大的庄园、巨额的财富和军事威望,对帝国中央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最终导致了10世纪下半叶巴西尔二世(统治时间:976-1025年)统治初期的连续叛乱(两巴尔达斯之乱)。此后这些军事权贵们的私产被没收,权力被削减。

11世纪上半叶亚美尼亚人在军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定居点,大约1050年左右塞尔柱突厥人首次发起袭击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越来越频繁。最终在曼齐克特战役帝国大败后,卡帕多西亚军区大部分地区被塞尔柱人占领。但“卡帕多西亚和科马(英语:Choma (fortress))地方长官(英语:Toparches)”头衔可能意味着最晚到1081年帝国仍然控制着卡帕多西亚西部的部分地区,但也可能只是过去头衔的沿用。

相关

  • 割胶工割胶是指从橡胶树上收集胶乳的一个过程。首先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挖通胶乳的管道,这样胶乳就能流动。 割胶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 桑比期桑比期(Sandbian)是奥陶纪的第五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58.4–453百万年前。
  • 海沃德海沃德(Hayward),美国加州城市,属于阿拉米达县,位于费利蒙附近,其名字来自于1851年一名著名的淘金客的名字。该城市在2000年的人口调查中,有140030人。
  • 钽的同位素钽(原子质量单位:180.94788(2))的同位素,有1个是稳定的,另一个180m Ta为天然存在的核异构体,理论上不稳定,但是半衰期只有下界。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
  • 生活手帖《生活手帖》(日语:暮しの手帖/くらしのてちょう  ?)是日本的家庭综合生活杂志,最初本来是“生活的⋯”“⋯手帖”因为误记而成了正式的杂志名称《生活手帖》,每两个月发行一册,
  • 淡水国淡水国(西班牙语:Tamchuy),亦可称大大宛、大惠宛、大惠国、台惠宛、淡水十二村社,是古代北台湾凯达格兰族所建立的一个类邦联制联合政权。在台湾西班牙统治时期遭到占领并成为西
  • 福兰阁奥托·福兰阁(德语:Otto Franke,1863年9月27日-1946年8月5日),又作福兰格、傅兰克,德国近代著名汉学家。福兰阁曾于1888年至1901年间前往中国,在德国驻华使馆与领事馆担任翻译、领事
  • 坂井秀至坂井秀至(1973年4月23日-),兵库县三田市人,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原为医师。后师从佐藤直男九段,日本关西棋院职业八段棋手,2010年以3:2击败张栩夺得碁圣。2003年、2012年-2014年夺得
  • 鱼潭鱼潭(1881年5月7日-1943年7月5日),大韩帝国军人及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人。于1940年改日本名西川潭。他生于京畿道广州,1895年时作为国家资助留学生渡日。明治32年4月渡日于庆应义塾
  • 余艳红余艳红(1962年10月-),女,汉族,湖南邵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