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项郎(越南语:Đinh Hạng Lang/丁項郎,?-979年),铭文资料又作“顶帑僧帑”,越南丁朝皇帝丁部领的幼子,获丁部领钟爱,被立为太子,但惹起其长兄丁琏不满。979年,丁项郎为丁琏所杀。
丁项郎的父亲丁部领,为越南丁朝的开创者。丁部领长子、丁项郎长兄丁琏(又作丁匡琏)在丁朝创业当中劳苦而功高,获封为“南越王”,并曾代表丁朝出使中国宋朝,丁部领本来就想传之以位。然而,丁部领后来改变初衷,立丁项郎为太子。丁琏对此极为不满,遂先下手,派人杀害项郎。事后,丁琏辩称丁项郎有“不为忠孝,伏事上父(指丁部领)及长兄,却行恶心,违背若爱宽容”的罪状,为了“要成家国,永霸门风”,才决意行凶。
丁项郎遇害后,丁琏下令建造一百座宝幢,上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以求解脱丁项郎之灵。这些宝幢仍有一些保留至今,其铭文中称呼丁项郎为“顶帑僧帑”,并提及他被杀之事。
※以上各项,散见于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丁项郎以幼子身份,而被其父皇丁部领立为太子,导致长兄丁琏行凶,此事受到越南后世史家猛烈抨击。后黎朝史官吴士连指责丁部领漠视封建制度当中,皇位传承都是“继世以嫡,万世常经,拂是经者,未有不致乱也。间因世乱,立太子则先有功,其或嫡长过恶废之,然后立次”,而“南越王琏长且有功,未闻过矣。先皇乃爱少子(指丁项郎),而忘其嫡,谓足以伸钟爱之情,不知适以害之也”,同是又批评丁琏“忍心至杀其弟,天伦灭矣”。
近现代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此事件“造成了家庭内部的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