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

✍ dations ◷ 2025-11-19 10:41:28 #1950年出生,在世人物,庄重文文学奖得主,张姓,新会人,杭州人,浙江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广东新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女作家。其早期作品多描写知青生活,后来也写作了一批以都市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其作品远离了民族、国家和革命的话语,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

原名张抗美,1950年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乡。1963年至1966年,张抗抗就读于杭州一中初中。1969年前往黑龙江鹤立河农场劳动。1972年在《解放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7年-1979年,在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1979年进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后出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曾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进行交流。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有媒体报道称,张抗抗的丈夫就是小说《狼图腾》的化名作者姜戎,即吕嘉民。

张抗抗以发表于《收获》1979年2期的短篇《爱的权利》成名。小说通过对文革中一个家庭悲剧的描写,以恢复人的尊严为主题。小说中,舒贝、舒莫姐弟的母亲在文革中不堪迫害自杀。不久,舒贝做护士时遇到李欣产生感情。但李欣激进开放的政治态度让舒贝离去。最后舒贝在弟弟劝说下解开心结,获得了爱的权利。她其他的短篇小说还有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夏》、《白罂粟》等。

1975年的《分界线》是其长篇成名作。1986年的知青文学作品《隐形伴侣》,时代设定在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时期,通过心理描写反思人自身的深层问题。书中写实同回忆、梦境、幻觉相交叠,心态同情节融为一体。1994年写完的《赤彤丹朱》书中主要塑造了“母亲”朱小玲和“父亲”张恺之两个人物,灵感来自于作者自己父母的经历,有些地方引用了历史性文本。该书解构了红色经典,批判阶级斗争学说。1995年的《情爱画廊》,写以为裸体画画家周由曾有许多裸体模特做情人,可她们最后纷纷离去。之后在苏州遇到阿霓相遇,与她和她的母亲水虹均发生情爱纠葛。这部作品受到了很大争议。2002年的《作女》探讨了都市女性的欲望。

张的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散文集《橄榄》等等。

相关

  • 人类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秃头查理查理二世(法语:Charles II le Chauve,823年6月13日-877年10月5日),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人的国王(843年—877年在位),自875年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为法兰克王国查理一世之孙,是路易
  • 德鲁伊新德鲁伊信仰(英语:Neo-druidism或neo-druidry)是指一种现代信仰型态,主张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可追溯至17、18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最早的新德鲁伊信仰,是基于许多关于石器时代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语:Լեռնային Ղարաբաղ、阿塞拜疆语:Dağlıq Qarabağ、英语:Nagorno Karabakh),是位于南高加索的一个内陆地区,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
  •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德里北街21号。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百日维新”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为兵营。现存五栋
  • 千川 (丰岛区)千川(日语:千川/せんかわ  */?)是东京都丰岛区的町名。现行行政地名为千川一丁目及千川二丁目。位于丰岛区西北部。北邻板桥区幸町、大谷口,东接高松,南连要町,西通板桥区向原。
  • 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开发是指开发在Android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活动,以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使用Android软件开发工具包。
  • 白鼻症白鼻症候群(英语:White nose syndrome,缩写为WNS),又称白鼻病,在2012年开始,流行于北美洲蝙蝠中的疾病,估计已经造成570万至670万只蝙蝠死亡。这种疾病是来自于真菌感染,患病蝙蝠的口
  • 阿纳托利·谢尔盖耶维奇·切尔尼亚耶夫阿纳托利·谢尔盖耶维奇·切尔尼亚耶夫(俄语:Анатолий Сергеевич Черняев,1921年5月25日-2017年3月12日),苏联历史学者,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助
  • 诗学《诗学》(希腊语:Περὶ ποιητικῆς, 拉丁语:De Poetica; c. 335 BCE),又译《论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是西方文明第一部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