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莉娅·爱克力

✍ dations ◷ 2025-10-30 09:18:48 #1875年出生,1970年去世,美国探险家,探险非洲,威斯康星海狸水坝镇人,威斯康星州作家

迪莉娅·朱莉娅·爱克力(1875年-1970年),公众熟悉的呢称:米吉,一名美国女探险家,出生于威斯康星州海狸水坝镇,是爱尔兰移民帕特里克与玛格丽特(汉贝莉)·丹宁的女儿。

1902年,迪莉娅嫁给了动物标本师、艺术家和发明家卡尔·E·爱克力,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非洲馆筹建人,在那里,他发起并监督制作了许多著名的动物标本。早年也曾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过。迪莉娅随卡尔远征狩猎,并管理接收两大博物馆非洲部分中心展区中最重要的标本;展示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非洲馆中的一组非洲大象家族就是迪莉娅猎取的。

当时在肯尼亚猎取的大象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非洲馆部分最重要的展品。一次,卡尔·爱克力与一队挑夫、助手外出狩猎时,遭到一头公象的攻击。大家惊慌失所、四处逃散,都以为他完了。但最后他能幸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归就于妻子迪莉娅及时赶回到他身边,并带回二个最初因恐惧而逃离的挑夫。 卡尔受伤很重,但迪莉娅在这个多山的国家历经一段艰险跋涉后,将他送到了医院,并伴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从死亡的边缘将他拉回2。1920年,卡尔从黑尿热中康复,带着一只叫“J.T. Jr”的迷人宠物猴回到了纽约,这只宠物猴是他上次在肯尼亚探险中购买的。回到纽约后,卡尔·爱克力主要时间都在为博物馆标本模型筹款,并与玛丽·乔布逐惭熟络。与此同时,迪莉娅却越来越多地忙于照料和研究 J.T,这只非常机灵和有嫉妒心的灵长动物。目前尚不清楚具体何种原因使得爱克力夫妇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最后二人终于在1923年离婚。1923年卡尔娶了第二任妻子-玛丽,当时他已60岁,而她在1924年还仅38岁。卡尔·爱克力与他的新妻子重新返回非洲,继续从事狩猎和研究山地大猩猩。1926年卡尔被诊断出患上痢疾,但病势发展凶猛,出现七窍大量出血(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最后,死在了探险途中。

1924年迪莉娅离婚后,继续在非洲大地旅行,主持自己的探险事业,并更加集中地了解那些不常与外界接触的部落,如“森林之子”俾格米人3. ,她是第一个探索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间沙漠的西方人之一;她乘坐独木舟,从印度洋进入塔纳河进行探索;她还与扎伊尔伊图里森林的俾格米人共同住了好几个月。

迪莉娅·爱克力于1970年去世,享年95岁。她的自传体作品包括《丛林肖像》和《真实的故事!》,《"J.T. Jr."非洲小猴传》是第一个写非人类灵长动物传记的作者之一。

她与克里斯蒂娜·多德韦尔、玛丽·金斯利、佛罗伦萨·贝克和亚历山大·廷尼一道,是马戈·麦克伦指定的五本女性非洲探险主题书之一(1997).。

相关

  • Bi4f14 5d10 6s2 6p32, 8, 18, 32, 18, 5蒸气压第一:703 kJ·mol−1 第二:1610 kJ·mol−1 第三:2466 kJ·mol−1 (主条目:铋的同位素铋(Bismuth)是一种元素,化学符号是Bi,原子序是83
  • 子音辅音,或称子音,在调音语音学中是语音的一类,与元音相对,发音的调音环节中气流在调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碍。辅音的发音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这三
  • 物种面积曲线物种面积曲线,或种数-面积曲线在生态学上是在某一地区内,物种数量与栖息地(或部分栖息地)面积的关系。当面积越大时,物种的数量也倾向较多;实验显示两者的关系依循一套系统数学关
  • 阿拉伯时期穆斯林征服埃及发生于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帝国快速扩张,夺取了东罗马帝国位于埃及的领土,使得埃及逐渐地伊斯兰化,古埃及及希腊文明的影响亦逐渐消失于
  • 嗅器嗅觉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或称嗅觉受体、嗅觉感受器、嗅觉接受器与嗅器,是感觉受器的一种,在鼻腔上部。接受来自外界的化学刺激。每个嗅觉细胞只有一种嗅觉受器,可以接受一
  • 丹尼尔·韦伯斯特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1782年1月18日索尔兹伯里-1852年10月25日马什菲尔德),美国政治家,曾两次担任美国国务卿。韦伯斯特与亨利·克莱、罗伯特·A·塔夫脱、约翰·C·
  • 页部页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一个(九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中文中,页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六划,原本的字则作为附形部首。页部只以右
  • 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材料是一类拥有结构上自愈合能力的智能材料,这种能力能修复由于长期的机械使用所造成的损害。发明这种材料的灵感源于在受伤后能自我修复的生物系统。从肉眼可见的裂缝
  • 陈树镛陈树镛(1859年-1888年),字庆笙,中国清朝广东新会人,晚清经学家,县学附生,学者陈澧晚年所收学生。“其于学,自六经圣人之道至于百家群史无不究,而皆会于礼。”他是康有为和梁鼎芬的好友
  • 叶昌炽叶昌炽(1849年-1917年),字颂鲁,号缘,又号鞠裳,长洲(江苏苏州)人。晚清翰林,中国近代学者、藏书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