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主义

✍ dations ◷ 2025-10-29 07:04:23 #营养学,主义

营养主义(英语:nutritionism)是一种假设通过科学手段检验出的食物营养素决定了日常饮食之中各食物价值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一份食物的营养价值等于各营养素的营养价值的总和。这个词的另一个层面是暗示饮食的唯一要点是促进身体健康。这个词本身是贬义的,暗示以这种方式去看食物是过于简单且有害的。这个词最突出的反对者迈克尔·波伦是一位记者,他认为食物的营养价值应该“比各营养素的总和还要高”。

这个词虽然最早由乔治·史葛尼(Gyorgy Scrinis)提出,但是却因为迈克尔·波伦而开始广为人知。波伦对营养主义理解的要点是“广泛宣传但是未经验证的假设 … 认为理解食物的关键重点是营养素”。既然对一般大众营养素是不可见的,那么就有必要依赖营养专家去选择食物。波伦主张,因为研究食物如何影响人体的科学还不完整,单纯依赖个别营养素的资讯已经引导人们和政策决定者不断的在营养议题上面作出错误的决定。波伦指责营养主义者必须要为许多与西方世界饮食有关的营养问题负责。他将营养主义比拟为一种宗教,依靠他们的“神职人员”(指营养学者和记者)来对大众诠释最新的正统观念。如同许多宗教一样,营养主义将世界分成好和坏。即使什么是好和坏,也可能会随时间而有戏剧性的变化。

波伦相信营养主义是有内在缺陷的,这是因为对科学化约论的偏爱造成的,讲的是将个体因素分开逐一研究,而这些个体因素又是从他们的日常背景(如饮食文化)和重复出现的对营养结果有根本影响的因素中分离出来。即使科学家们曾尝试去研究诸如文化、日常饮食和长期的饮食消费行为等因素,但针对个别营养成分进行精确度量和产生有意义的结论是十分困难的,以致至少会导致出现不完整的结论,甚至会产生误导和引发不良后果。

有些评论意见认为波伦的反营养主义,或者反食品科学立场,已经变成一个意识形态的、教条式的,甚至是染上准宗教色彩的主义。其中一个批评者认为,尽管很多营养科学的研究,或者科学家们和记者们从这些研究得出的推断,最后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我们还是不应该拒绝用科学去研究食物。一位评论员指出,针对维他命和其他营养素的研究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带来了进步,如脚气病和坏血病,而伴随技术进一步改良,食品科学可以帮助对抗其他疾病和改善健康状况。不应该因为食品科学的复杂度而放弃用系统化方式去研究它。丹尼尔·恩伯(Daniel Engber)也指出波伦过度理想化了祖先的饮食方式,而且他相信这些过去的饮食方式有可能不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相关

  •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Nitrite,NO2−)是亚硝酸组成的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含有亚硝酸根离子,化学式NO2−,有一对称阴离子与同等的N–O键长和大约120度的O–N–O键角。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或还原
  • 黄斑病变黄斑部退化(英语:Macular degeneration),也被称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英语: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寫為AMD或ARMD),会出现视力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或中央视野(英语:visua
  • 样本空间概率论中,样本空间是一个实验或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而随机试验中的每个可能结果称为样本点。通常用 S {\displaystyle S}
  • 梅瑟生-史达实验梅瑟生-史达实验(Meselson-Stahl experiment)是马修·梅瑟生(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史达(Franklin Stahl)在1958年所作的实验,证明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质。氮是DNA的重要组
  • 成对产生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成对产生(pair production)指的是基本粒子和其反粒子的创生,例如,电子和其反粒子正子,μ子与反μ子,τ子与反τ子。通常当一个光子或另外一个中性玻色子,与原子核
  • 开元寺 (潮州)坐标:23°39′57″N 116°38′40″E / 23.66583°N 116.64444°E / 23.66583; 116.64444潮州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元寺最初名
  • 蝉蜕蝉蜕,又名蝉衣、蝉退、知了皮,是一种中药材,来自收集的蝉科昆虫蚱蝉羽化时蜕下的壳。传统中医学认为该药的性味属于“甘”、“寒”,归肺和肝经,能散风热、透疹、清热镇痉,可用于治
  • 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乌克兰代表团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乌克兰代表团是乌克兰所派出的,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进行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代表团。这是该国第七次参加夏季奥运。乌克兰在2019年世界射箭
  • 西乡菊次郎西乡菊次郎(1861年2月11日-1928年11月27日),日本鹿儿岛县人,明治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之庶子,母为奄美诸岛琉球人爱加那(日语:愛加那),历任台北县支厅长、宜兰厅长、京都市长。1861年2月11
  • 延君寿延君寿(1765年-1827年),字荔浦,原名寿,后更名君寿,清代人物,山西阳城县润城北音村人。清代诗歌评论家,诗人。历任山东莱阳、浙江长兴、安徽五河知县。生于清乾隆三十年,父亲延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