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前圆唇元音是一个元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就声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元音实际上是中次前圆唇元音 。
由于在国际音标中并没有专门表示半闭与半开之间的前元音音标,习惯上通常将此音直接写作⟨ø⟩。若要更精确地描述,可以加上变音符号,如⟨ø̞⟩ 或 ⟨œ̝⟩。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中前不突出元音是中前圆唇元音的一个变体,习惯上写为⟨ø̞⟩或⟨œ̝⟩,本文为求简洁与统一仅采用前者。国际音标中并没有用来表示“不突出”(又称“抿闭性”)的变音符号;然而这个将嘴唇“紧绷地聚合而不突出”的概念可以用⟨β̞⟩来表示。因此,此音可以写成⟨e̞͡β̞⟩ / ⟨ɛ̝͡β̞⟩( / 加上嘴唇不突出的符号)或⟨e̞ᵝ⟩ / ⟨ɛ̝ᵝ⟩( / 加上嘴唇不突出的符号)。
另外,用来表示不圆唇的变音符号⟨ ͍ ⟩若与圆唇元音组合时,可以解释为“嘴唇舒展”的意思。故此音还可以写作⟨ø͍˕⟩ / ⟨œ͍˔⟩。
语言学家卡特福德(英语:J. C. Catford)指出,许多拥有圆唇前元音与后元音的语言中会分别使用不同的圆唇度:即突出的后元音与不突出的前元音。然而,在斯堪的纳维亚诸语与一些其他的语言中,却存在着突出的前元音。其中,瑞典语甚至有同一元音两种不同圆唇度的情况(参见次闭次前圆唇元音)。
由于在国际音标中并没有表示突出与不突出两种圆唇度的音标,符号⟨ø̞ʷ⟩(中前圆唇元音加上表“突出”的符号)在此特别地被用作中前突出元音的音标。
声学上,这个元音的位置介于较典型的中前不突出元音与中前不突出元音之间。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