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渊(1902年11月3日-1965年10月3日),台湾彰化县二水乡惠民村人 ,新诗诗人,日文世代作家。
自1918年从二水公学校毕业,考进台北师范学校,他在就读台北师范学校这段期间,认识日后与他合作的谢春木。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1921年到台中州溪湖公学校(今彰化县溪湖国小)出任教谕,1922年到台中州二水公学校(今彰化县二水国小)出任训导(日本旧制教员职阶)。王白渊在1923年到日本深造,就读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在日本岩手县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待在日本这段期间,王白渊娶日本人为妻,致力于文学创作,并且积极投入文学活动。1931年王白渊出版个人诗集《荆棘之道》(蕀の道);而在1932年王白渊与一批东京台湾文艺同人,组织“台湾艺术研究会”,创办《福尔摩沙 (杂志)》。然而,好景不常,由于个别成员参与反帝游行遭到警方逮捕,牵连全体,王白渊遭受池鱼之殃,失去了教职。1934年王白渊与日籍妻子离婚后,离开日本到上海,在华联通讯社任职,后来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担图案系的教师,但是平稳的日子并不长久。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王白渊在日军进入法国租界以后遭到逮捕,被判刑八年,并且被遣送回台北服刑。他服刑6年之后被释放,之后进入台湾日日新报任职。
战后,王白渊的文化参与积极。他曾与游弥坚、杨云萍、陈绍馨、沈湘成、苏新等人创立,“台湾文化协进会”(该会在1946年台北中山堂成立)成为该会的理事,并且作为该会机关杂志《台湾文化》的编辑与主要撰稿人。之后,王白渊先后在李纯青的《台湾评论》、《台湾新生报》编辑主任、蔡培火的红十字会等机构工作。1947年底,王白渊因二二八事件爆发被人牵连,遭警方逮捕入狱,幸亏得到游弥坚的担保得以出狱。然而,经历了一连串残酷的打击,还有置身于当时极度肃杀、高压政治环境,王白渊年少时的锐气,此时不再复见。王白渊晚年着手整理文献,在1954年的《台北文物》发表〈台湾美术运动史〉一文,之后便无太大作为。1965年王白渊因尿毒症并发症过世,享年63岁。
其作品写作、发表情况,请参见“王白渊文艺作品列表”。使用“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查询,目前为止(2014/9/15),王白渊作品的出版情况:
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到2014年9月15日为止,已知的有:
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论文篇目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9月15日为止,已知的有:
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9月15日为止,已知的有:
研究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