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和反应
✍ dations ◷ 2025-05-16 05:28:01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组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的过程中,酸里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会结合成水。中和反应的过程会释放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摩尔氢氧根和氢离子反应吸收55.90千焦耳热量。一般来说,反应如此进行: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因为在这个反应中HCl和NaOH离解为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是: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只是“旁观离子”,不包括在反应中,净离子反应式成为:中和反应发生后最终产物的pH值不一定是7。如果一强酸与强碱参与中和反应,除非浓度不一样,否则其产物的pH则会是7左右,如强酸盐酸和强碱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其中,钠离子为旁观离子;醋酸则是一种不会完全电离的弱酸,并会在水中释出氢氧根离子。因此,反应最终的产物是碱性的。其中,氯离子为旁观离子,生成的氢氰酸则为弱酸,会不完全电离并产生H3O+离子。因此,反应最终的产物是酸性的。被用作中和反应的酸和碱/盐基是需要同等的摩尔,因此其中a是酸可电离得的氢原子数目;b则为常数,表示了碱/盐基可接收H3O+离子的数目。
和分别为酸和碱/盐基的浓度;Va 和 Vb则分别代表了酸和碱/盐基的容量。
相关
- 疲劳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克拉克大学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一所私立大学,它由美国商人克拉克(Jonas Gilman Clark)成立于1887年,曾是美国最古老的非本科大学,但现在也提供本科课程
- 尼波斯科尔奈利乌斯·奈波斯(拉丁语:Cornelius Nepos,约100 BC-约25 BC,或译康涅利乌斯·尼波斯)是古罗马的传记作家。出生于山南高卢的小镇荷斯提利亚(Hostilia,今奥斯蒂利亚)。对其高卢血
- 乾隆乾隆(满语:ᠠᠪᡴᠠᡳ ᠸᡝᡥᡳᠶᡝᡥᡝ,转写:abkai wehiyehe;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
- 叽哩咕与女巫《叽哩咕与女巫》(法语:Kirikou et la Sorcière)是1998年的一部传统动画故事片,由Michel Ocelot撰写并执导。汲取了西非民间传说的元素,讲述刚出生的小男孩叽哩咕对抗邪恶女巫ka
- 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1504年4月30号~1570年,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室内装饰家。他出生于博洛尼亚,1532年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前往法国,为法国王室服务。
- 5-甲基胞嘧啶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为胞嘧啶受到甲基化之后,附加一个甲基于5号碳上的的型态,结构改变,但与互补碱基的配对性质不变。5-甲基胞嘧啶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参与的酵素称为D
- 汗疱疹汗疱疹(英语:Dyshidrosis)是一种湿疹类的皮肤病,症状为患者手或脚上长出小水泡。它是急性、难以根治的皮肤病,且容易反复发作。汗疱疹好发于手指、手掌和脚底,忽然发病之时常伴随
- 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
- 电电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突触的一种,是以直接电气方式耦合。 电突触是以两个神经元之间相距仅2至4奈米的缝隙连接作为传递信号的地方,相对于20-40奈米的化学突触来说小得多,带电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