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鸟龙

✍ dations ◷ 2025-05-16 13:48:20 #中国鸟龙
中国鸟龙属(属名:Sinornithosaurus,意为“中国的鸟蜥蜴”),是种驰龙科的有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义县组,年代为下白垩纪的中巴列姆阶。中国鸟龙是第五个发现的有羽毛恐龙,并且在1999年被发现时,是最类似鸟类的有羽毛恐龙。其他驰龙科恐龙,例如伶盗龙,也被认为拥有羽毛。第一个标本发现于辽宁省的四合屯,属于义县组的九佛堂地层,地质年代约1亿2450万年前。其他标本发现于辽宁省的大王仗子地层,地质年代较年轻,约1亿2200万年前。徐星等人叙述了中国鸟龙,并提出种系发生学的研究,认为它们是种原始的驰龙科动物。徐星也提出它们的头部与肩膀非常类似始祖鸟与其他鸟翼类。这两个特征可证实最早期的驰龙类较像鸟类,而晚期的驰龙类比较不像鸟类。这个演化时序上的矛盾,质疑了鸟类演化自恐龙的理论。中国鸟龙是体型最小的驰龙科恐龙之一,身长估计约90公分。在中国鸟龙的标本周围岩石都发现了羽毛的痕迹,环绕者身体与前肢。在相同地层也发现许多鸟翼类的化石,中国鸟龙与当地鸟翼类的羽毛痕迹非常类似。羽毛痕迹长3到4.5公分,由丝状物所构成,可大致分成两种形态,显示它们是早期的羽毛。第一种是数条丝状物聚合成一丛,类似现代鸟类的绒羽。第二种则分布于前肢周围,多丛丝状物附着至一个主干,类似现代鸟类的羽毛结构。然而,中国鸟龙的羽毛并没有次要分支与小型羽支,而现代鸟类的飞羽具有这些结构,这些特征可形成现代鸟类的分散羽片。中国鸟龙的发现支持了鸟类飞行的“从地面起飞”理论。而“从树上滑翔”理论则假设鸟类是从树栖恐龙演化而来,这些树栖恐龙从树枝间滑翔移动。另一方面,“从地面起飞”理论则假设鸟类从奔跑恐龙演化而来,这些奔跑恐龙的羽毛具有隔热作用,或是求偶的展示物。然而,四翼恐龙小盗龙的发现,显示原本的鸟类演化理论过度单纯化,不同的近鸟类恐龙同时发展出“从地面起飞”与“从树上滑翔”的演化模式,并各自拥有相对应的生活方式。除了羽毛以外,中国鸟龙可以拍打它们的手臂,它们是最早发现拥有类似鸟类肩带的恐龙之一。中国鸟龙也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与后肢,以及非常长的手臂。“Dave”(编号NGMC - 91)的羽毛覆盖了整副身体,包含了眼睛前方的头部、颈部、前肢、大腿,尾巴末端则有菱形羽块,类似始祖鸟。中国鸟龙属于驰龙科,驰龙科是一群行动敏捷的肉食性恐龙,拥有镰刀状的第二趾爪,也包括恐爪龙与犹他盗龙等属。千禧中国鸟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约1亿2500万年前,使它们成为最早、最原始的驰龙科恐龙之一。郝氏中国鸟龙、编号NGMC 91标本都发现于年代较晚的地层,约1亿2200万年前。中国鸟龙身上的羽毛,显示较晚期的驰龙科可能也拥有羽毛,而非鳞片或简易原始羽毛。中国鸟龙目前已拥有至少两个种。模式种是千禧中国鸟龙(S. millenii),是在1999年被叙述。第二个种是郝氏中国鸟龙(S. haoiana),是在2004年所叙述,与千禧中国鸟龙的差异在于头颅骨与臀部的特征。种名haoiana献给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学家郝诒纯。一个昵称为“Dave”的手盗龙类标本(编号NGMC 91),其保存状态极好,可能代表中国鸟龙的第三个种,或是幼年个体。但2007年的种系发生学研究,显示这个标本可能是小盗龙的近亲。在2011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提出这是因为标本的错误鉴定导致的结果,并将编号NGMC 91标本编入于千禧中国鸟龙。在2012年的另一份研究,也将这个标本编入于千禧中国鸟龙。中国鸟龙是由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汪筱林、吴肖春等人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化石几乎完整,并拥有羽毛痕迹。在中国鸟龙之前,义县组还发现了四种有羽毛恐龙:原始祖鸟、中华龙鸟、羽龙、以及北票龙。中国鸟龙的正模标本(编号IVPP V12811)目前存放在中国北京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二个标本(编号NGMC 91)可能是个幼年的中国鸟龙。在2001年,季强等人勉强地替NGMC 91化石标名,因为该标本的状态虽然相当完好,但是在分开石块时,几乎所有的骨头都散开了,只能辨认出石块上的骨头轮廓。这使科学家难以辨认该化石的特征,无法确定它们的归类。这个编号NGMC 91的标本又俗称“Dave”,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凌源市,与模式标本的发现地相距130公里,目前存放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另外,在“Dave”的脚部附近,发现了一种鱼类(狼鳍鱼)的化石。在2009年,一群美国与中国科学家检验一个千禧中国鸟龙的颅骨,发现它们的牙齿能够分泌毒液,是第一个被确认的能够分泌毒液的恐龙。研究人员发现,千禧中国鸟龙的上颌中段有长牙,后侧有一条明显的沟痕,许多现代有毒动物也具有类似的长牙。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长牙上侧的上颌骨内有带状空间,研究人员推测这里可能容纳类似毒腺的软组织。研究人员推论,千禧中国鸟龙演化出有毒腺体与长牙,并以鸟类等小型动物为食,将毒液注入猎物的体内,类似现代的蛇。他们并推测,千禧中国鸟龙的嘴部前端有微向前倾、短而尖状牙齿,是用来剥去鸟类的羽毛。在2010年,另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不同看法,质疑中国鸟龙并非有毒动物。它们提出许多兽脚类恐龙也具有类似的有沟痕牙齿,例如某些驰龙科,因此这并非中国鸟龙独有的特征。他们也提出化石曾遭到挤压、变形,因此齿槽也受到变形,所属牙齿被推挤出来,因此牙齿本身并没有特别长,而是化石化过程中的挤压结果。最后,他们认为先前研究发现的毒腺空间,可能只是正常的鼻窦。同年,主张中国鸟龙是有毒动物的研究人员们,在同份期刊提出他们的反驳。他们认同许多兽脚类恐龙也具有有沟痕牙齿,但仅限于有羽毛的手盗龙类;并进一步提出假设,认为原始主龙类可能已具有分泌毒液能力,而某些后期演化支仍保有这项原始特征。他们也认同长牙并非位于原始的位置,曾在化石化过程中被移动位置,但仍表示牙齿本身就比较长。他们提出中国鸟龙的未经研究标本,牙齿呈天然状态,则已显示该牙齿是比较长的。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根据羽毛的显微细胞结构,推测中国鸟龙的羽毛有明显的不同颜色。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中国鸟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

相关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hronic renal disease(CRD)),指肾功能在几个月或若干年期间逐渐而难以逆转的衰退。据估计,慢性肾病患
  • 个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简称个体户(个体户一词的其他含义,请参见“个体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指以个人财产或者家庭财产作为经营资本,依法经核准登记,并在法定的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的工商经营
  • 巴黎歌剧院加尼叶歌剧院(法语:Opéra Garnier),通常称为巴黎歌剧院(法语:Opéra de Paris),于1861至1875年间建造,位于法国巴黎第九区,是一座拥有1979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一座新巴洛克
  • MgCsub14/subHsub10/subOsub4/sub苯甲酸镁是由镁和苯甲酸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6H5COO)2,存在无水物、二水合物和四水合物,其四水合物于90 °C开始失水。它可由氧化镁和苯甲酸反应制得。它曾被用于治疗痛风
  • 法扎特阿里·法扎特(英语:Ali Farzat,阿拉伯语:علي فرزات‎,1951年6月22日-),叙利亚政治漫画家。他在叙利亚、阿拉伯世界以及其他国际的报纸上出版了超过15,000张讽刺画。现任阿拉
  • 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英语:Nonverbal communication)或译非语文沟通,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脸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来辅助说明语文的
  • 虎猫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又名美洲豹猫,是产于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
  • 女雄女雄是一个外来词,来自英文中的“Shemale”这个词汇,近似于东南亚习惯用词的“Ladyboy”。意指上半身拥有女性的第二性征(乳房),下半身仍保有男性完整的生殖器,或者是只有阴茎。通
  • 睡眠瘫痪症睡眠瘫痪症(英:Sleep Paralysis)又称睡瘫,梦魇,睡眠麻痹,在民间也把此类症状叫作鬼压身、鬼压床。此类症状被医学认为是一种疾病。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人类刚进入睡眠或将醒未醒
  • 刺盾炱亚纲刺盾炱亚纲(学名:Chaetothyriomycetidae)是真菌界散囊菌纲的一个亚纲。本亚纲的物种合称为“黑色酵母”或“黑霉”。Geiser DM, Gueidan C, Miadlikowska J, Lutzoni F, Ka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