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尼尔氏症
✍ dations ◷ 2025-02-23 15:07:06 #美尼尔氏症
美尼尔氏综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是内耳的疾病,其症状是会突然眩晕、耳鸣、听力减损,而且耳朵有肿胀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一开始只有单侧耳朵有症状,不过后来可能双耳都受到影响。症状会持续二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二次症状之间的间隔时间不一定,最后可能进展到永久性听觉障碍。目前还不清楚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病因,但可能和遗传及环境都有关系。有许多理论在解释为何有这种症状,其中包括血液在血管中受到阻碍、病毒感染以及自体免疫疾病等,约有10%的美尼尔氏综合症是家族性疾病。症状有可能是因为内耳中膜迷路(英语:Membranous labyrinth)产生液体增加所造成,诊断一般会根据症状,也会进行听力检查(英语:Hearing test)。其他可能会有类似症状的疾病有前庭型偏头痛(英语:Migraine-associated vertigo)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美尼尔氏综合症无法治愈。若出现相关症状时,一般会用药物来改善恶心及焦虑的情形。有关预防美尼尔氏综合症的方式,其效果的相关证据仍不充份。可以试着使用低盐饮食、利尿剂或是皮质类固醇来预防,也可以用物理治疗来增进平衡感,并且针对焦虑问题进行协谈。若其他方式无效,可以用耳部注射或是手术来处理,不过有一些风险。置入耳管(英语:Tympanostomy tube)的治疗方式相当流行,不过也没有相关证据支持。美尼尔氏综合症最早是在十九世纪初由法国医师柏斯贝·美尼尔(英语:Prosper Ménière)所发现的。每一千人中约有0.3至1.9人罹患美尼尔氏综合症,一般是在四十至六十岁时开始出现。女性比男性要容易罹患,在患病五至十五年后,头晕的症状会渐渐消失,患者会留下听力不平衡、患病耳的听觉较差,以及耳鸣的后遗症。此病状的三个典型症状是:在此病初期时,可能只有其中的一项或两项症状出现,三分之二的病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此病的诊断不一定需要在三项症状都出现的条件下才成立。日籍医师切替一郎形容它是“7 points disease”,因为它具有以下特性:以目前所知,成因仍不明。可能是因心理压力过大、自体免疫出问题或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病毒或细菌入侵内耳道,因而引发内淋巴回流受阻或吸收障碍,导致内耳迷路压力增高而致病。目前治疗美尼尔氏症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内淋巴囊减压、平衡神经、或迷走神经截断术。可用药物有:镇静剂、血管循环促进剂、神经机能赋活剂,或藉胺基配糖体“健他霉素”对于内耳神经破坏,来治疗顽固型美尼尔氏综合症。
相关
- 酒酿酒酿,又称醪醩,是一种可以家庭制作的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及朝鲜半岛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陕西、四川、江浙、北京、云南等地及韩国深受欢迎,其中朝鲜半岛的醪糟称为甘酒。酒酿
-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氧与二氧化碳在肺脏内与其周围微血管血液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相对的概念是内呼吸(指一般细胞内与微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 大会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联大首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来自51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了
- 条约为了约束使用、发展、持有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世界各国已制订了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及协定。条约规范了:
- 甲基紫甲基紫(methyl violet),俗称龙胆紫、苯胺紫、紫药水,是一系列同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副品红的四、五、六甲基衍生物(副品红碱)的混合物。可作为染料、酸碱指示剂、消毒剂,稀释后可用作
- 尼古丁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国际护理协会国际护士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缩写ICN)是一个代表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护士协会共超过13万名护士的组织。国际护士理事会在1899年成立,是历史甚久并涵盖范
- 王铭铭王铭铭(1962年-),福建省泉州市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北大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因其涉嫌抄袭哈维兰的著作而被撤职。王铭铭是中国较早因学术道德问题而受到处罚的学者
- 春秋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
- 流派艺术运动,或艺术流派,是指一种在艺术上具有共同宗旨和目标,被一群艺术家在一段时期内(从几个月至数十年不等)所遵循的潮流或风格。每个连贯的艺术运动都被归为一种新的先锋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