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章义(1944年5月4日-),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昌市,台湾历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退休,后转任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退休。学术生涯早年专攻明史及中国史学史,后投入台湾史研究,以此闻名学界,晚年投入医学及科学史研究。
尹章义出生湖北武昌,父为湖北汉人,母为满洲旗人贵族(赫哲族)。父母结婚后,尹父任职政府部门,后随国民党撤退来台,一家居住于台中市水湳机场附近空军眷村。兄弟姐妹一共六人,尹章义排行老大。
尹母管教甚严,自小体罚毒打子女,或因此之故,尹章义就读初中、高中时,混迹帮派,绰号“小老板”。直到高三那年,读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所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体悟到这是黑社会老大无法做到的,兼以昔日弟兄相劝,遂立志向学,终考取辅仁大学历史学系。
高中毕业那年,在台中中华路旁的旧书摊购得日本学者中西牛郎于1914年出版的《同化论》,引发他对台湾史的兴趣。但就读大学及研究所后,因课程结构及当时的台湾史研究尚未上轨道之故,而改以“明代的马政”为题撰写硕士论文。硕士毕业后,任教各大学时,本欲继承业师包遵彭之遗志,研究中国海权史,副教授升等论文也以“汤和与明初东南海防”为题,并涉猎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史,但因“事多扞格”而放弃。1976年起,专心于中国史学史研究。1980年春,受时任新庄镇镇长郑余镇力邀,撰写《新庄志》,遂正式开始进入台湾史的研究。
未完待增补,请见连结。
未完待增补,请见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