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良

✍ dations ◷ 2025-09-08 23:01:38 #1913年出生,1999年逝世,马姓,荣成人,北京大学校友,中国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马学良(1913年6月22日-1999年4月4日),字蜀原,男,山东荣成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者,尤其是彝语文研究。

1934年始在北京大学就读,1938年毕业。1939年进入北大文科研究所研读语言学,1941年硕士毕业,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3年就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相关

  • UOsub4/sub过氧化铀(UO4·nH2O) 是一种浅黄色, 可溶解的氧化铀。它被发现在浓缩铀一个阶段的核燃料循环,那时是粗制铀准备通过在地浸和树脂离子交换系统的时候。 这种化合物,也可以表达
  • 消耗内耗,意即“内部消耗”,是持续无意义争论下的产物。此词语源自台湾,多指媒体或政客借故炒作,歪曲事实以获取一己之利,消耗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社会资源的结果。
  • 极端气候极端天气(Extreme weather)包括了非正常、严重、季节性、或者超出历史平均数值的天气。 通常极端天气为以当地过往天气数字为基础,并被订为是基数中最常见的百分之十。 近年
  •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英语: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是热力学的四条基本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对非孤立系统的扩展。此时能量可以以功W或热量Q的形式传入或传出系统。即:式中
  • 国民及学前教育署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简称国教署),为中华民国教育部设在台湾中部的所属机关,负责中华民国的公私立学前、国中小、高中职、特殊教育学校相关业务。
  • 综合教学馆综合教学馆,为国立台湾大学的教学大楼,位于图书资讯馆旁、水杉道、小椰林道路口,主要供大一大二共同科目课程及通识课程的教学空间。原名综合教室,后随博雅教学馆命名改为现名。
  • 直流溅射在直流溅射中,在靶和待涂覆的基板之间施加几百伏的直流电压,因此它也被称为直流电压溅射。靶形成负电极,基板形成带正电电极。通过使用(例如,作为稀有气体的原子碰撞电离氩气)形成
  • 大秃顶子山坐标:44°30′05″N 128°14′11″E / 44.5014751°N 128.2364024°E / 44.5014751; 128.2364024大秃顶子山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东南约170公里处,是张广才岭中的一座山
  • 迈克尔·帕克南·埃奇沃斯迈克尔·帕克南·埃奇沃斯(Michael Pakenham Edgeworth,1812年-1881年)为爱尔兰植物学家。
  • 喙头鳄亚目喙头鳄亚目(Sphenosuchia)是鳄形超目的一个基础亚目,首次出现在三叠纪,并且存活到晚侏罗纪。大部分体型很小、细长,四肢直立在躯体之下。目前这群生物已知最早的物种是,它们存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