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婆

✍ dations ◷ 2025-02-24 11:38:56 #熊主角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童话,中国妖怪

《熊家婆》是广泛流行于中国西南和邻近地区的一个民间传说,在有的地区熊家婆也被称为“野人婆”。“家婆”(西南官话发音)即普通话的“外婆”,故事叙述山上的黑熊下山来到一对姐弟俩家中,伪装成他们的外婆,并在半夜吃掉了弟弟。主要是用来哄小孩早点入睡。

根据AT分类法,《熊家婆》属于其中的第333类故事。

各地流传版本细节有差异,大致为:有一对姐弟(也有的版本是姐妹)独自留在山下的房中,母亲在外出前告诉他们晚上家婆会来家中陪他们过夜。姐弟俩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家婆的样子,于是熊家婆就在乔装打扮以后自称是他们的家婆进了屋。在屋中熊家婆差点露馅,如不能坐椅子因为有尾巴于是只能坐坛子,但最后都用谎言遮盖过去。到了晚上,弟弟和熊家婆睡一床,姐姐在另外一间房。半夜熊家婆便大开血口,吃掉了弟弟,姐姐听到熊家婆嚼弟弟脚趾的声音,觉得奇怪,于是就问“家婆你在做什么啊?”,熊家婆回答“我在吃苞谷泡儿。”,姐姐说她也要,熊家婆便递给她,这才发现是弟弟的脚趾拇。姐姐吓得假说屙尿跑了出去,最后找到村里的人一起除掉了熊家婆。

类似的故事在古今中外广泛存1在,学者称之为“老虎外婆型”。东亚、欧洲、中东皆有类似的故事广泛流传,如中国还有类似的故事虎姑婆,欧洲有类似的故事小红帽等。其目的皆在吓唬小孩子以达到大人的某种目的:如早点睡觉,或者不要相信陌生人。

由于中国本土的童话一直不受重视,故“熊家婆”长期只流传于民间传说中,少有其他文艺形式的表现。影响力远不如“狼外婆”。在1979年时,四川画家江枚曾将熊家婆的故事改编成了连环画,还发行过邮票。

相关

  • 西班牙语美洲西班牙语美洲或西班牙美洲(西班牙语:Hispanoamérica)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通常是指使用西班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它们曾经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属于西班牙殖民帝国的
  • 植物形态学植物形态学(英语:Plant morphology、phytomorphology) 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外部形态及构造的科学。Bold等人 (1987年)定义为植物的“构造、组成、发育之个体发生及亲缘关系之研究”
  • 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是绿色化学中的一个概念,首先由斯坦福大学的 Trost 提出。它以化学反应中的“原子转化率”来衡量反应的经济程度:如果反应产物是对映异构体之一,为了达
  • 直布罗陀镑直布罗陀镑 (货币编号: GIP)是直布罗陀的法定货币。与英镑等值。 自1927年起,直布罗陀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
  • 森鸥外森鸥外(1862年2月17日-1922年7月9日),石见国津和野(今岛根县津和野町)出生及出身,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又别号观潮楼主人、鸥外渔史。日本明治至大正年间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医
  • 老论派老论派,朝鲜王朝的朋党之一,由西人党分裂出来,用来对比批判肃宗外戚的少论派。在1680年庚申换局后一直生存至朝鲜正祖时代。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青紫婴儿(blue baby),或称为发绀婴儿、蓝婴,是指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缺损或后天性缺氧,血含氧量较正常人低,造成发绀现象。因患儿身体呈蓝紫色而得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Templat
  • 江南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 (江南文化是指以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安徽省中南部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间居民被称为江南民系,是使用吴语或江淮官话(“江淮
  • 伦巴底人伦巴底人(拉丁语:/意大利语:Longobardi)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今瑞典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北部。公元
  • 战争与回忆《战争与回忆》(War and Remembrance)是郝尔曼·沃克所著的一部描写二战的长篇小说,是《战争风云》的姊妹篇,出版于1978年。它的故事紧接《战争风云》,描写美国海军维克多·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