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能
✍ dations ◷ 2025-09-16 18:07:21 #动能
动能是物质运动时所得到的能量。它通常被定义成使某物体从静止状态至运动状态所做的功。由于运动是相对的,动能也是相对于某参照系而言。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参照系会有不同的速率,也就是有不同的动能。动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以基本单位表示是千克米平方每秒平方(kg·m2·s-2)。一个物体的动能只有在速率改变时才会改变。在经典力学,一个质点(一个很小的物体,它的大小基本可以忽略)或者一个没有自转的刚体的动能、速率与质量的关系是:其中
E
k
{displaystyle E_{k}}
代表动能,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及
v
{displaystyle v}
代表速率。而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一个物体平移的动能、速率与质量的关系亦同上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动量的关系为:其中
E
k
{displaystyle E_{k}}
代表动能,
p
{displaystyle p}
代表动量的数值及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我们可选择任意一个惯性参考系来考虑动能。一个物体原来静止,在受到作用力之后便加速。它所得到的动能是总共的作用力对它所做的功。其中
W
{displaystyle W}
代表功,
F
→
{displaystyle {vec {F}}}
代表物体所受到的总共的作用力,
s
→
{displaystyle {vec {s}}}
代表物体的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中
F
→
{displaystyle {vec {F}}}
代表力,
p
→
{displaystyle {vec {p}}}
代表动量和
t
{displaystyle t}
代表时间。动量、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其中
p
→
{displaystyle {vec {p}}}
代表动量,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及
v
→
{displaystyle {vec {v}}}
代表速度。在牛顿力学中,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速率的改变而改变。其中
W
{displaystyle W}
代表功,
p
→
{displaystyle {vec {p}}}
代表动量,
t
{displaystyle t}
代表时间,
v
→
{displaystyle {vec {v}}}
代表速度,
v
{displaystyle v}
代表速率,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
C
0
{displaystyle C_{0}}
代表不定常数。当物体的速率为零时,其动能亦为零。因此,其中
E
k
{displaystyle E_{k}}
代表动能,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及
v
{displaystyle v}
代表速率。如果一个物体自转,它便有自转动能。自转动能是它的每一质点的平移动能的和。其中
E
r
{displaystyle E_{r}}
代表自转动能,
v
{displaystyle v}
代表速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代表角速度,
m
{displaystyle m}
代表质量及
r
{displaystyle r}
代表质点到旋转轴间的距离。在狭义相对论中,我们必须改变线性动量的表达式。使用
m
{displaystyle m}
表示静止质量,
v
{displaystyle mathbf {v} }
和
v
{displaystyle v}
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速率, 而
c
{displaystyle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我们假设线性动量
p
=
m
γ
v
{displaystyle mathbf {p} =mgamma mathbf {v} }
, 其中
γ
=
1
/
1
−
v
2
/
c
2
{displaystyle gamma =1/{sqrt {1-v^{2}/c^{2}}}}分部积分得到回忆
γ
=
(
1
−
v
2
/
c
2
)
−
1
/
2
{displaystyle gamma =(1-v^{2}/c^{2})^{-1/2}!}
,我们得到:其中
E
0
{displaystyle E_{0}}
作为积分常数。
于是:通过观察
v
=
0
,
γ
=
1
{displaystyle mathbf {v} =0, gamma =1!}
且
E
k
=
0
{displaystyle E_{text{k}}=0!}
,得到积分常数
E
0
{displaystyle E_{0}}
应为并给出通常的公式当速度趋向光速,动能趋向无限,因此限制了速度的上限为光速,体现了相对论的自恰性。利用泰勒公式:低速情况下,相对论中的表达式趋向于经典力学中的表达式。
相关
- 分子量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
- 商品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英语: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时提供效用,例如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
- 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位于西太平洋,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80°之间;有2500个以上的岛屿,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东西延
- 小米太亚德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Miltiades,前550年-前489年),又称小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 ὁ Νεώτερος,Miltiades the Younger)、米太亚德四世(古希腊语
- 尿流率图尿路动力学(英文:Urodynamics),简单来说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尿路动力学(在中国称:尿流动力学或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1。但是,在
- 小脑深部核团小脑深部核团(下简称深部核团)是小脑的深部的解剖结构。小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各有四个深部核,称为齿状核(Dentate nucleus),拴状核(Emboliform nucleus),球状核(Globose nucle
- 菲比格约翰尼斯·安德列斯·格列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1867年4月23日-1928年1月30日)是一位丹麦科学家,曾获192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颁发)。菲比格声
- 迪纳西奥多·O·迪纳(英语:Theodor O. Diener,1921年2月28日-),在美国工作的瑞士植物病理学家,他在1971年从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发现类病毒,也是第一个发现类病毒的人。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 有舵雪橇有舵雪橇(英语:Bobsleigh)又称为“雪车”或“长雪橇”,是一种以舵和方向盘控制的集体冬季运动项目,它的平均滑行速度可达145公里至150公里,最高可达至251公里,而其雪橇是由金属所成
- 车轮轮是以圆形的物体造成大为减少磨擦。如果配上轴,即成为车的最主要构成部分。轮在交通运输中非常有用,是人类的重要发明之一。除了车轮以外,其他圆形的轮还有舵轮(英语:Ship's w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