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叙利亚王国

✍ dations ◷ 2025-05-03 18:25:54 #1920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20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叙利亚历史,黎巴嫩历史

阿拉伯叙利亚王国是中东一个短暂存在的政权。叙利亚王国以费萨尔为国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奥斯曼帝国衰落的背景下依托英国支持而建立,其目标是在大叙利亚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王国并未有效控制所有领土,加之当地人与法国、英国矛盾激化,叙利亚最终由法国和英国占领。

阿拉伯叙利亚王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1916-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英国在麦克马洪-侯赛因协定中许诺起义者的领导人,麦加埃米尔、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如果起义成功,将允许阿拉伯独立建国,给予其北至叙利亚阿勒颇,南至也门亚丁的领土。但与此同时,英国与法国另外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在中东划分了英法两国的势力范围,此协定最终导致阿拉伯国家的方案失败。

尽管阿拉伯起义扩大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影响力,但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即使是思潮最盛的沙姆地区,他们也未取得支配地位。原因之一是英、法对起义的支持令普通阿拉伯人生疑,另外,英国的阿拉伯方案本质上是要建立一个傀儡国家。批评者还担心,侯赛因·本·阿里自视为新帝国的创建者,并不真心认同民族主义;他所在的哈希姆家族历史上一向忠于奥斯曼苏丹,这时却企图取而代之。

1918年9月30日,埃德蒙·艾伦比率领的英国埃及远征军攻占大马士革。三天后,侯赛因·本·阿里之子费萨尔·本·侯赛因进入大马士革,随后他宣布将要建立独立的阿拉伯王国。不过,阿拉伯人并未控制全部叙利亚领土。因为塞克斯-皮科协定和先前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承诺(贝尔福宣言),叙利亚占领区划为三部分,每部分各设一个占领区管理局(OETA(英语:Occupied Enemy Territory Administration)):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由英国人保留,法国获得了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区,其余归属费萨尔的叙利亚王国。此举招致了当地居民,尤其是逊尼派阿拉伯人的不满。对此,英、法在当年11月做出联合承诺,保证叙利亚的统一。这一时期的法国上层普遍希望将整个叙利亚置于其影响下,并且法占区的马龙教派信徒对逊尼派主导的叙利亚王国持敌视态度。英国则不愿与法国产生摩擦: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称,“英法友谊的价值比得上十个叙利亚。”

在巴黎和会上,费萨尔向各国呼吁保持叙利亚统一和完整,同时要求英、法逐步撤军。在保持叙利亚统一的问题上,费萨尔与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达成了一致,但在法国在此地区的权利上未达成一致意见。费萨尔还提出欢迎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定居,从而获得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支持。与此同时,美国派出了金-克莱恩观察团(英语:King–Crane Commission)前往叙利亚,得出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叙利亚人支持统一;在是否独立的问题中,独立的支持率最高,法国殖民统治则是最不可接受的选项。

1919年4月,叙利亚国会召开,哈希姆·阿塔西,叙利亚民族主义政党法塔特(英语:Al-Fatat)的成员,获选为国会议长。国会几乎一致支持费萨尔在巴黎和会的主张,还进一步提出建立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并向美国请求援助。

1919年11月,英国从叙利亚撤军,将叙利亚地区的军营转交法军。1920年1月,费萨尔与法国达成妥协,规定叙利亚政府的顾问和技术专家将全部由法国人担任,而法国承认叙利亚独立并且不再派遣军队。不久后,迫于国内压力,费萨尔毁弃了该协议。国内随即出现了针对法国人的暴动,叙利亚国会也再次召开,于3月8日宣布叙利亚王国正式成立,哈希姆·阿塔西为首相。

英、法拒绝承认,随后召开了圣雷蒙会议(英语:San Remo Conference),商讨在中东分配国际联盟托管地的方案。数月的谈判破裂后,法军向费萨尔提出最后通牒,作出6月14日前投降的要求。

费萨尔投降后,时任战争部长优素福·阿兹马(英语:Yusuf al-'Azma)率领一支临时组建的部队继续与法军战斗。叙利亚军队兵力及武器均不及对方,6月24日在梅萨伦战役(英语:Battle of Maysalun)中遭法军击败,阿兹马战死。同日法军进入大马士革,叙利亚王国灭亡。

依据圣雷蒙会议的结果,叙利亚划分为英、法两个托管地。巴勒斯坦由英国管理,建立了巴勒斯坦托管地。法国控制区建立了法属叙利亚托管地。外约旦则短暂地形成了权力真空,随后建立了外约旦酋长国(英语:Emirate of Transjordan)。法国利用法属叙利亚的民族和宗教差异,将其进一步分为6个半独立的邦:大马士革、阿勒颇、黎巴嫩、阿拉维、德鲁兹和亚历山德莱塔。

费萨尔后来被法国驱逐,前往英国居住。1921年,费萨尔出任伊拉克国王。

独立后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三国仍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叙利亚王国的建立激起了当地人的叙利亚民族主义思想,即使在叙利亚独立后,仍有许多人认同1919年时叙利亚的定义,其中包括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叙利亚的地图上也常将叙利亚和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及土耳其哈塔伊省的边界标注为地区界而非国界。

相关

  • 放大镜放大镜(Magnifying glass)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显微镜的雏形。放大镜图标常常被用作指示搜索的用途。放大透镜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约公元前五世纪,以埃及的象形文字表示“一
  • 亚马逊河流域亚马孙雨林(葡萄牙语:Amazônia、西班牙语:Amazonia),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550万平方公里,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就是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
  • 华南海鲜市场相关争议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又名华南海鲜市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海鲜专业批发市场。位于江汉区汉口金家墩地区,发展大道(二环线)、新华路交界,汉口火车站附近,临近同为
  • 建武新政镰仓幕府灭亡后,1333年(南朝元弘3年、北朝正庆2年)6月后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天皇的权力也进一步得到集中,设置中央最高机关记录所、杂诉决断所,重整天皇亲政的政
  • ATC代码 (A02)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2(治疗与胃酸分泌相关疾病的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
  • 路易·雷诺 (法理学家)路易·雷诺(法语:Louis Renault,1843年5月21日-1918年2月8日),法国法理学家、教育家,190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 库夫赖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库夫赖(法语:Coupvray,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 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西班牙语:La Mitad del Mundo)是1936年厄瓜多尔共和国在首都基多建造的一座赤道纪念碑。该碑高约10米,碑体采用花岗岩砌成方柱形。碑体下方刻有“这里是地球
  • 南弘南弘(1869年11月13日-1946年2月8日),台湾日治时期第15任总督。汉字名字最短的总督,也是任期最短的总督,来台就任不到三个月,就因内阁改组而辞职。南弘,日本富山县人。本姓岩间,由南家
  • KBC空洞KBC空洞是由瑞恩-基南、艾米-巴杰和伦诺克斯-考伊于2013年发现,并以三人姓氏首字母命名的空洞。KBC空洞是一片巨大的包含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银河系所处的本星系群属于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