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乡

✍ dations ◷ 2025-11-11 22:02:17 #仁爱乡
仁爱乡(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Jîn-ài-hiong)位于台湾南投县东部,为该县的山地原住民乡之一(另一个为信义乡),北邻台中市和平区,东邻花莲县秀林乡,东南端接花莲县万荣乡,南邻信义乡,西邻鱼池乡、埔里镇和国姓乡。面积约1273平方公里,为南投县面积次大的乡镇,在全国所有三级行政区之中,面积高居全国第三。该乡在战后,由原来的台中州能高郡直辖的蕃地所改制。本乡的行政中心设于雾社,位居中央山脉之上,地势高峻陡峭,观光事业发达。境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泰雅族、赛德克族、布农族为主,日治时期最大规模的原住民抗日事件—雾社事件,即发生于本乡。1950年外省移民随着政府军队从泰缅边境迁入仁爱乡清境地区(主要在今日的荣兴村),开垦高山农场,建立眷村,因为当时该部队主要是云南省人为主,其中也有不少的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摆夷族人,所以也替本乡引入云南摆夷文化,进而与原住民文化揉和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貌。仁爱乡幅员阔扩,其前身为台中州能高郡的蕃地,行政中心设于雾社。1930年该地曾爆发震惊海内外的雾社事件。战后于1946年4月1日改设乡,隶属于台中县能高区。1950年10月改隶南投县。2002年起南投仁爱乡乡长卓文华发起正名运动,希望将仁爱乡改为雾社乡,并将乡内的十五个村落(翠华、力行、发祥、新生、互助、南丰、大同、春阳、精英、合作、亲爱、万丰、法治、中正)回复原有的地名。但雾社早期的地名是“巴兰”(Paran),无法代表整个仁爱乡,须获得乡民多数共识。全乡幅员广阔,面积1,273.5312平方公里,与云林县面积相近,是全台湾面积第三大的乡镇,其行政中心位于海拔高度1,200米的山地。2013年3月27日早上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仁爱乡,深度为15.4公里。本乡共分为16个村南投县仁爱乡户政事务所2019年12月资料(km²)

相关

  • 转化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马鼻疽马鼻疽(Glanders),一种由细菌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引起的传染病,通过饮水与受感染的食物,在马、骡及驴子之中传播。感染这种细菌的马,在肺及其他器官中会出现溃疡性结节性病。在上呼
  • 尸皮尸皮(英语:cadaveric skin),是cadaveric skin的直接翻译,医学上也是称为尸皮或捐赠皮,是处理烧烫伤敷皮种类的一种,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及协助伤者皮肤愈合、生成,而非一
  • 北方园林三山五园是指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群的统称。这些园林兴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有关三山五园的具体所指,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
  • 天花 (消歧义)“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也可以指:
  • 海狸香海狸香(英语:Castoreum)是海狸的生殖器官附近一对梨状腺囊的分泌物,是一种动物性香料,原先具有令人不愉快的动物气味,但经高度稀释后会产生香味。从公元9世纪起被人使用,最早的使用
  • 台1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又名里斯本大地震,发生于1755年11月1日早上9时40分。这场天灾造成的破坏和死伤人数在人类史上约排在第11位,死亡人数高达约十万人。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
  • 文学社文学社,清末武汉新军中的革命团体,与同盟会无任何渊源。清光绪己酉年正月初九玉皇诞(1909年1月30日,星期六),张廷辅、刘复基、蒋翊武、李擎甫、沈廷桢、张筱溪、唐子洪、商旭旦、
  • 瓶梗瓶梗(/ˈfaɪəlaɪd/;FY-ə-lyde;希腊语:phialis,英语:phialide)最早由Hanlin(1976)研究棒曲霉(学名:Aspergillus clavatus)时所发现。是高等真菌无性生殖的构造。为一种真菌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