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语

✍ dations ◷ 2025-08-13 02:21:54 #语言学,修辞,歧义

反衬或矛盾修辞法(英语:oxymoron)是一种中文修辞上的映衬。指对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本质,作恰恰相反的描写的修辞法。如“花落春犹在,鸟鸣山更幽。”“那么我就有借口可以和她吵吵,咒骂那个湿淋淋的太阳。(李昂《婚礼》)”

近年有人将此句法的英文手法译为矛盾语或矛盾句法,是一种修辞手段,即将两个相互矛盾的语汇组合在一起。它们出现在各种情况下,从无意的错误,如,到故意的双关语“相同的不同”,等等。矛盾语最常见的形式为“形容词-名词”的组合。例如阿佛烈·丁尼生的《国王牧歌》有如下两个矛盾语:"."另一种形式为“名词-动词”如纳坦·奥尔特曼《夏夜》中的"The silence whistles".

电影《心灵钥匙》()中,11岁的奥斯卡最喜欢和他父亲玩的游戏就是矛盾修辞法 (oxymoron battles)。

相关

  • 导电体导体(conductor)为能够让电流通过的材料,依其导电性,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在科学及工程上常用利用欧姆来定义某材料的导电程度。它们使电力极容易地通过它
  • 口罩实名制口罩实名制是指由政府管制口罩,并以实名制方式配给口罩的政策。此政策史上首次出现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期间,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医疗机构与民众大量采买口罩用于防治飞沫传
  • 辛酸辛酸是八个碳的直链羧酸。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辛酸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用于制染料、药物、防腐剂、杀菌剂等。不饱和脂肪酸
  • 且兰且兰,战国时期至汉初古国。在今之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及滇桂黔边一带以濮系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夜郎国境内的小国。在今贵州省都匀市、福泉市、黄平县、贵定县
  • 约翰·达尔伯格-阿克顿,第一代阿克顿男爵约翰·爱默里克·爱德华·达尔伯格-阿克顿,第一代阿克顿男爵,KCVO(英语: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1st Baron Acton,1834年1月10日-1902年6月19日),英国历史学家、自由主
  • 德川昭武德川昭武(1853年10月26日-1910年7月3日),初名松平昭德,幼名余八麿,字子明,号銮山,日本幕末大名,御三卿清水德川家第6代当主与水户藩最后一位(第11代)藩主。他是第9代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
  • 华东电脑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英语:SHANGHAI EAST-CHINA COMPUTER CO., LTD.),简称上海华东电脑股份、华东电脑股份和华东电脑,1993年由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辖下第32研究所
  • 王好问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二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三甲第二百一十名进士。历任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卿、通政使、工部、刑部、户部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曾祖王钦
  • 金马刺战役金马刺战役(荷兰语:Guldensporenslag,法语:Bataille des éperons d'or)是1302年7月11日在弗兰德的科尔特赖克(今属比利时)附近发生的一场战役。该战发生日如今是比利时弗拉芒社群
  • 尼瓦伊尼瓦伊(Niwai),是印度拉贾斯坦邦Tonk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135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1355人,其中男性16509人,女性14846人;0—6岁人口5003人,其中男2602人,女2401人;识字率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