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整倍体
✍ dations ◷ 2025-04-25 13:51:01 #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Aneuploidy)是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非整倍变化的情况。比如正常情况下应拥有46条染色体的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变成了45或47条。需要注意的是,非整倍体与发生染色体整倍增加或减少的情形不同,后者被称为“整倍体”(euploidy)。非整倍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丢失或一条额外染色体的出现是遗传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一些癌细胞亦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于细胞分裂中发生,一对染色体没分开,并都分入了一个子细胞中。不同的物种通常拥有不同的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和“多倍体”都是相比正常的同物种个体而言的。平均每160个活婴中就有一人染色体异常。除去性染色体异常,大部分的非整倍体胚胎致死。最普遍的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于21号、18号,以及13号染色体。
相关
- 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英语:Social anxiety)是指对社交互动的忧虑与紧张 。社交焦虑与一些病征有关,包括焦虑症、情绪障碍、自闭症、饮食失调症与药物使用障碍 。社交焦虑较高的人会回避视
- 菊头蝠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属哺乳纲翼手目小蝙蝠亚目下的一科,这一科下的蝙蝠被称为菊头蝠。菊头蝠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的菊头蝠冬季会进行冬眠。菊头蝠科
- 脑瘤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鼠小白鼠,是一个中文俗名,可以指:
- 突触突触(法语、英语、德语: 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突触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中枢神
- 多洛米蒂山脉多洛米蒂山(拉登语:Dolomites;意大利语:Dolomiti;德语:Dolomiten;弗留利语:Dolomitis)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三个省,其70%地区位于贝卢诺省,其余位于波尔扎诺自治省和特
- 异构化异构化反应也称异构化,指某种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改变自身的组成结构,从而成为新物质的反应。产物通常是反应物的异构体。许多异构体的键能相差不大,因此在常温下可相互转化。
- 超大城市超大城市(英语:megacity)是指规模特别巨大的城市,国际上通常认为超大城市的都会区人口数量需要超过1000万,这恰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的“超大城市”的标准。联合国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