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耶辛

✍ dations ◷ 2025-09-13 02:37:13 #1917年出生,2000年逝世,麦格塞塞奖获得者,印度尼西亚社会科学家,印度尼西亚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古兰经翻译者,20世纪翻译家,印度尼西亚大学校友,耶鲁大学

H·B·耶辛(印尼语:HB Jassin,1917年7月31日-2000年7月31日),原名汉斯·巴格·耶辛(印尼语:Hans Bague Jassin),印度尼西亚(印尼)文学评论家、文献学家、教授。他在哥伦打洛市出生,父亲在石油公司工作,喜欢看书;他自己则在就读小学期间养成阅读习惯,还在高中毕业之前开始撰写文学评论。他在毕业之后曾经在助理驻扎官府工作过一阵子,然后又接受邀请前往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在国营出版社图书编译局工作。他在1950年代先后入读印度尼西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回国后除了担任教职,他还参加过《文学》、《地平线》杂志的编务。他在主编《文学》杂志期间,刊登了一篇运用拟人法描写安拉的短篇小说,却拒绝公开化名作者的身份,因此法庭裁定这篇小说亵渎宗教,判处耶辛监禁一年,缓刑两年。

耶辛在刑期届满之后成立耶辛文学文献中心,负责记录印尼文学。他在晚年六度中风,并于2000年逝世,遗体在卡利巴达英雄陵园安葬。他被称为“印度尼西亚文学教皇”,除了在工作方面获得好评,还获得多项奖项。

耶辛在1917年7月31日生于哥伦打洛,他的父亲巴格·曼图·耶辛(Bague Mantu Jassin)是一位穆斯林,在巴达维亚石油公司工作,喜欢看书。老耶辛和妻子哈比巴·瑶(Habibah Jau)生了六个孩子。他在哥伦打洛就读荷印学校(Hollandsch-Inlandsche School,为土著开设的荷兰语小学)期间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然后随家人迁居棉兰(今属北苏门答腊省),并在就读国民中学(Hogere Burger School,为土著而设的五年制中学)期间开始向当地的杂志社投稿,发表文学评论。当时他还读过很多西方的文学作品。

在棉兰完成中学课程之后,耶辛就回到哥伦打洛,在助理驻扎官府担任不受薪的职务。他在1940年接受苏丹·达迪尔·阿里夏巴纳的邀请,到荷兰殖民政府经营的出版社图书编译局工作——阿里夏巴纳也是图书编译局的总编辑。他也在同一年加入《新作家》月刊的编辑部,直至月刊在两年后停刊为止。耶辛刚刚加入图书编译局的时候创作的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歌居多,后来则在好友尔敏·巴奈的引导下,开始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文献学家。他曾经在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期间向日本人主办的《大亚洲》日报投稿,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并参与《图书旗帜》()杂志的编务。从1945年印尼独立至1957年耶辛出国留学期间,他还参加过《印尼论坛》()、《天才》()、《语言及文化》()、《故事》()、《艺术》()等杂志的编务。

耶辛从1953年开始担任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大学)的讲师,教授与印尼文学有关的课程,也在同时修读印尼大学的文学课程。他在1957年从印尼大学毕业,并于同年到美国耶鲁大学进修两年,主修比较文学。返回雅加达之后,耶辛除了回到印尼大学担任讲师,还加入《文学》()杂志社,担任总编辑。1966年穆赫塔尔·卢比斯创办文学杂志《地平线》之后,耶辛参加过这份杂志的编务,与卢比斯、陶菲克·伊斯迈尔、史福仁共同担任杂志社的编辑。耶辛是1963年《文化宣言》的主要签署人之一,他们发表这份宣言的目的就是应对左派组织(以人民文化协会最为突出)持续压迫文坛的行为。印尼政府在1964年5月禁止《文化宣言》,还对《文化宣言》的签署人进行处分,因此耶辛在1964年被印尼大学解雇。

耶辛在1971年被控上法庭,原因是当年由他主编的《文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天越来越阴沉〉()的短篇小说,并拒绝公开作者的真实姓名,涉嫌触犯亵渎宗教罪。这篇小说由基·潘吉·库斯敏(Ki Pandji Kusmin,笔名)创作,形容真主安拉和人类有着相似的特征。耶辛的答辩《对想像的辩护》()在印尼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不过法庭还是判处耶辛监禁一年,缓刑两年。刑期届满之后,耶辛再一次回到了印尼大学,担任常任讲师,至1973年离职。为了表扬耶辛对印尼文学界的贡献,印尼大学在1975年向他颁授荣誉博士学位。耶辛在1976年成立耶辛文学文献中心,这座中心位于伊斯迈尔·马祖基公园,收藏了耶辛从1940年开始收集的书籍。

耶辛在1978年以诗歌(而不是传统使用的散文)的格式把《古兰经》翻译成印尼文,结果引起争议,因为当时公众认为耶辛既不会说阿拉伯语,也缺乏对伊斯兰教的知识。后来耶辛又完成了另一部译作《诗歌中的古兰经》(),同样引起争议。

耶辛在1996年中风,自此之后便需要以轮椅代步。他的助手也在当时接手翻译耶辛未能完成的四部译作。本来耶辛打算凭着侄女的帮助,继续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过这时他的工作进度已经大不如前。他在2000年3月11日六度中风之后,在雅加达集托·芒温库苏莫医院病逝,享年82岁。耶辛文学文献中心举行了一场追思会,陶菲克·伊斯迈尔、阿伊普·罗西迪、古纳汪·穆罕默德等200人出席了这场活动。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在雅加达南区卡利巴达英雄陵园安葬他的遗体。

耶辛是穆斯林,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廷切·凡·布伦(Tientje van Buren)既是一名印欧人,也是一名寡妇,他们最后离婚收场。第二任妻子阿尔西蒂(Arsiti)与耶辛育有两名子女,却在1962年去世;之所以耶辛会翻译《古兰经》,就是因为他在阿尔西蒂举行丧事期间不断念诵《古兰经》的〈雅辛章〉。过了9个月,耶辛又迎娶第三任妻子尤莉科·威廉(Yuliko Willem),两人育有两名子女。

诗人加尤斯·夏基安(Gajus Siagian)把耶辛称为“印度尼西亚文学教皇”(Paus Sastra Indonesia),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印尼人要成为作家,就必须得到耶辛的认可。印尼前总统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说耶辛是一名“文坛巨人”,他也是读着耶辛的著作长大的。诗人萨帕尔迪·佐科·达莫诺则认为耶辛对印尼文学的贡献,以及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无与伦比的,还说耶辛“不但会留住作家的作品,还会留住作家的贡献。”

耶辛得到的国内外奖项包括:

耶辛编撰、翻译的作品包括:

相关

  • 退伍军人事务部退伍军人(英语:Veteran),指服完常备役或预备役之后,退伍离开军队,恢复一般公民身份,至社会工作的人。在台湾又称为荣民。在韩语中,参加过特定战事的退伍军人(如各国的韩战、越战老兵)
  •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日语:とうきょうじけいかいいかだいがく,英语: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一所位在日本东京都港区的私立大学。1881年创校。1921年设立大学,
  • 总督宫总督宫可以指:
  • 个人Wiki个人Wiki是一个主要作为个人使用而维护的Wiki。个人Wiki允许人们以类似社区Wiki的风格在他们的桌面或移动计算设备上组织信息。个人Wiki可以被粗略地分为含个人版的多用户Wi
  • 苏纪兰苏纪兰(1935年12月31日-),湖南攸县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主任。曾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执委
  • 斐迪南·冯·齐柏林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德语:Ferdinand Graf von Zeppelin,1838年7月8日-1917年3月8日)。德国贵族、工程师和飞行员。出生于巴登大公国的康斯坦茨(现属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他是人
  • 阴山山脉阴山山脉,蒙古语名即“达兰喀喇”(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
  • 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是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的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个武术体系,少林功夫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 少林功夫
  • 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于第10和12代将军是同一人,所以有说是15代)。室町幕府虽然
  • 乔·约翰逊 (篮球运动员)乔·马可斯·约翰逊(英语:Joe Marcus Johnson,1981年6月29日-),出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现效力于NBA底特律活塞,司职得分后卫和小前锋,也因其单打能力出色,专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