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氟苯尼考
✍ dations ◷ 2025-04-25 04:31:08 #氟苯尼考
氟甲砜霉素 (商品名:纽弗罗;砜/fēng/),又名“氟氯霉素”或“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氟甲砜霉素是一种能有效抑菌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强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克服了氯霉素易产生耐药性和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问题,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应用安全等特点。氟甲砜霉素在大部分国家被主要用于牛、猪、鸡及鱼的细菌性疾病。在美国,氟甲砜霉素是目前批准用于治疗由溶血性曼氏(巴氏)杆菌(Mannheimia (Pasteurella) haemolytica)、多杀性巴氏杆菌(英语:Pasteurella multocida)(Pasteurella multocida)和睡眠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omnus)等引起的牛呼吸系统疾病(BRD,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及由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和产黑色素拟杆菌(Bacteroides melaninogenicus)等引起的牛趾间蜂窝织炎(日语:蜂窩織炎)(脚气病、脚腐病、急性叉坏死杆菌病症,传染性蹄部皮炎)的治疗。氟甲砜霉素通常用于治疗溶血性曼氏杆菌(英语:Mannheimia haemolytica)、多杀性巴氏杆菌及睡眠嗜血杆菌相关的牛呼吸道疾病。氟甲砜霉素经鱼口服10mg/kg后,1.5~3小时在组织中的浓度最高可达3~8μg/g。氟甲砜霉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半衰期为3~4小时。1990年,氟甲砜霉素在日本上市并应用于水产养殖业。1999年4月,中国农业部批准氟甲砜霉素为国家二类新兽药(保护期4年)。1979年,先灵葆雅公司的Nagabhushan发明了用甲砜霉素制备氟甲砜霉素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1984年,Nagabhushan申请了用氯霉素中间体制备氟苯尼考的专利。200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林国强等人也发明了氟甲砜霉素的制备方法并申请了专利。由于氯霉素及其中间体已经没有工业化生产,目前主要采用甲砜霉素来制备氟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细菌70S核糖体上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并干扰细菌蛋白的合成。1996年,韩国的Kim E和Aoki T首次发现巴氏杆菌R质粒上的pp-flo基因可以对氟甲砜霉素产生耐药性。已经报道的可介导氟甲砜霉素耐药性的细菌蛋白主要有Flo、Flor、FexA、Cfr和PP-Flo。目前,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肾脏科医师颜宗海表示,“氟甲砜霉素”这种新一代的氯霉素虽然号称“比较安全”,但仍属毒性很强的氯霉素一类,在医院,目前早已停用针剂以及口服的氯霉素药品,只剩眼药膏有在使用,就是担心可能的后遗症。颜宗海说,氯霉素具骨髓毒性,浓度高时,可能引发再生性不良贫血,甚至有致血癌疑虑;体质敏感者,也可能因此引发荨麻疹、气喘等过敏反应。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司美匹韦司美匹韦(英语:Simepre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并用治疗丙型肝炎。本品主要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第一及四型基因型,常见的市售药名为奥利西奥(英语:Olysio)。可并用的药物有索
- 爪哇语爪哇语是印尼四大主岛之一的爪哇岛上东、中部居民主要采用的语言。爪哇语属南岛语系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一个语支,和印尼语及马来语算是近亲,有语言人口7550万人。不少讲
- 不良作用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effect),在医学领域,又称为不良作用、不良影响、不良后果,是指一种有害的,人们所不希望出现的,由于某种药物或其他诸如化疗或手术之类的医疗所造成的反应、效
- 扩张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英语:Dilated cardiomyopathy、簡稱DCM),也称充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功能减弱,各心腔扩大,不能充分泵血。心脏功能的减弱也会影响肺、肝和其它器官。扩张性心肌病是
- 圣日耳曼条约《圣日耳曼条约》(德语:Vertrag von Saint-Germain),全称《圣日耳曼昂莱条约》(德语Staatsvertrag von Saint-Germain-en-Lay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
- 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美望厦条约》,英文正式名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帝国之和平,友好,通商条约》(英语: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
- 邓子新邓子新(1957年3月-),男,湖北房县人。中国微生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1988年起任教于华中
-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CADN,INN:Irbesartan,发音为/ɜrbəˈsɑrtə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厄贝沙坦由赛诺菲公司(现为赛诺菲-
-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或阿曼尼赫特一世(英语:Amenemhat I)(约公元前1991年—约公元前1962年在位)埃及法老。他是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不是王室成员出身,因而十分注
- 16S MT-RNR2线粒体16S RNA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核糖体(mitoribosome,MR)39S核糖体亚基中的rRNA。在人类细胞的线粒体中,该rRNA由MT-RNR2基因编码。MT-RNR2基因还同时编码了能抑制阿尔茨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