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pan class=nowrapRhClsub3/sub/span
✍ dations ◷ 2025-05-02 02:34:13 #<span class="nowrap">RhCl<sub>3</sub></span>
三氯化铑(化学式:RhCl3),IUPAC名称氯化铑(III),是最常见和最稳定的铑的氯化物,室温下为暗红色的固体。它是从其他铂系元素中分离铑时的产物。无水三氯化铑为聚合分子,与氯化铝类质同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制备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三水合三氯化铑(RhCl3·3H2O)是三氯化铑的水合物,也是三氯化铑最常用的形式,可溶于水,通常用于制备其他铑化合物。无水和三水合三氯化铑有很多不同的性质。RhCl3(H2O)x是暗红色的反磁性晶体,有中等的潮解性,可溶于水得到红色溶液。该水溶液中存在RhCl3(H2O)3、+和2+等微粒,比例随放置时间长短而有变化。把摩尔比为1:2的海绵铑和氯化钾一起研细,然后在氯气流中于550°C加热60分钟,用水浸泡红色产物,过滤,滤液中含有K2,加入足够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沉淀出氢氧化铑(III)(水合三氧化二铑)。洗涤沉淀后,将沉淀溶于尽量少的盐酸中,蒸发溶液近干,就可得到酒红色的RhCl3·3H2O晶体。将该晶体在浓盐酸中重结晶,去除含氮杂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三氯化铑三水合物。在200-300°C时,氯气与铑反应,生成红色的RhCl3晶体,该晶体不溶于水。将RhCl3·3H2O在干燥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到180°C,得到能溶于水的RhCl3。在前者反应中,若以熔融的氯化钠作介质,则反应产物为Na3RhCl6。三氯化铑三水合物是路易斯酸,可与配体生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与Rh(I)的平面正方特性不同,Rh(III)的配合物大多为八面体构型,在动力学上比较稳定。氨与RhCl3·3H2O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五氨配离子2+。该离子被锌还原并用硫酸根成盐后,得到无色的氢配合物SO4。乙醇溶液中的RhCl3·3H2O会与二烷基硫醚反应:反应产物为三氯·三硫醚合铑(III),已经分离出相应的面式(fac-)与经式(mer-)异构体。温和条件下,RhCl3·3H2O与叔膦反应,生成RhCl3(PR3)3类型的配合物。反应若在煮沸乙醇溶液中进行,则铑被还原,生成Rh(I)的配合物,如威尔金森催化剂(Wilkinson's catalyst)—RhCl(PPh3)3。反应中的还原剂为乙醇或三苯基膦,相应氧化产物为乙醛和三苯基氧膦。与乙醇和吡啶一起煮沸时,RhCl3·3H2O转化为反式-Cl。若溶剂为水,则得到与硫醚配合物结构类似的面式-RhCl3(py)3。反式-Cl氧化得到蓝色顺磁性的5+。三氯化铑三水合物也可与烯烃配位,尤其是与降冰片二烯和1,5-环辛二烯一类的二烯烃,生成形式为Rh2Cl2(烯烃)4的配合物。它与1,5-环辛二烯的配合物尤其稳定,甚至在乙醇中与1,3-环辛二烯反应,也会得到1,5-环辛二烯的配合物。双烯配体可由氰离子移除。RhCl3·3H2O的甲醇溶液与压强为1bar的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氯·二羰基铑(I)酸根阴离子(−)。或用RhCl3·3H2O与通入的一氧化碳反应先生成2红色固体,然后再将该固体溶于醇并加入氯离子,也可得到−。Rh(CO)(PR3)类型的化合物(R为有机基团)有很多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剂,其制备与性质也已被广泛研究过。RhCl(PPh3)3与一氧化碳或甲醛反应会生成反式-RhCl(CO)(PPh3)2,与Vaska配合物是同类物质,但不及后者活泼。它会与硼氢化钠和三苯基膦的混合物反应,得到RhH(CO)(PPh3)3。对三水合三氯化铑催化性质的研究大致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发现它对很多涉及一氧化碳、氢气和烯烃的反应都具有催化性能,例如用RhCl3(H2O)3作催化剂,乙烯发生二聚生成顺式和反式2-丁烯的混合物:然而高级烯烃不能发生该反应。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含铑催化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时,有机配体会取代原化合物中的水分子配体,经由(Rh2Cl2(C2H4)4)一类的中间体。该发现推动了均相催化这一领域的发展。这之前大多数金属催化的反应都属于异相催化,反应物与催化剂处于两相,含金属的催化剂为固态,反应底物为液态或气态。均相催化中,三苯基膦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对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也很好。这类配合物的例子包括RhCl(PPh3)3和RhH(CO)(PPh3)3,可分别催化烯烃的氢化和异构化反应及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目前高效的铑催化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以前广泛使用且廉价的钴催化剂。
相关
- 转化医学转译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又称转化医学)是指将基础医学的研究,能够直接和临床治疗上连结的一个新的思维。最早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
- 统计性系综诠释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诠释,也是一种最小诠释,即它提出最少的假设来表述量子力学。系综诠释有时也被称为“统计诠释”,其核心是马克思·玻恩对于波函数给出的统计诠释。玻恩
- 木薯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又称树薯,是一种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木薯为灌木,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茎直立有乳汁,叶子互生,掌状3-9深裂,裂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生或
- 菲巴斯·利文菲巴斯·阿龙·西奥多·利文(Phoebus Aaron Theodore Levene,1869年2月25日-1940年9月6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扎加雷(现立陶宛)的美国生物化学家,首先分析出DNA含有的四种碱基
- 扬州扬州,是汉族传统地域(九州)之一,也是“十二州”之一。汉代以后,成为实际行政区。管辖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全境及广西部分地区。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扬
- 大野干大野干(日语:大野乾/おおの すすむ Ōno Susumu,1928年2月1日-2000年1月13日)是一位出生于韩国,旅居于美国的日本遗传学家与演化生物学家,他提出了基因重复的概念,并研究X染色体上的
- Np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镎是一种镎的氧化物,有放射性。五氧化二镎可由一水合三氧化镎的在300℃的热分解得到:金属镎作用于熔融的高氯酸锂,也能得到五氧化二镎:五氧化二镎可溶于稀的无机酸溶液,
- 曹楚南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江苏常熟人,腐蚀科学与电化学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1952年毕业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次年随研究
- 农业部长美国农业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缩写:USD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该部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农业部前身是1862年5月15
- 牛痘接种术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