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太阳周期

✍ dations ◷ 2025-08-17 13:09:29 #恒星现象,太阳现象,太阳周期

第23太阳周期是从1775年开始纪录太阳黑子活动以来的第23个太阳周期,这个周期开始于1996年5月,结束于2008年12月,持续了12.6年。最大平滑黑子数(超过12个月期间的黑子月平均数值)为120.8,最小的数值为1.7,在这个周期内没有黑子的天数约为805天。

第23周期的主要极光第一次发生在2000年4月6日,远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和欧洲南部,都能看见明亮的红色极光。在2000年7月14日,一个太阳闪焰引起了 X5.7级的日冕物质抛射 (CME) 猛然发生,引起激烈的地磁风暴 (G5水准)。这场风暴造成一些运作中的电力系统和 GPS 的损伤,称为巴士底日事件。远在德萨斯州南部都能看见极光。另一次主要的极光在2001年4月1日被观测到,肇因于CME击中了地球的磁层。远在墨西哥的南边和南欧都能看见光。第二天,在2001年4月2日发生了很大的太阳闪焰,X20的等级,幸好这股疾风没有侵袭地球。这个闪焰是纪录中第二强大的。在2003年10月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大闪焰。在2003年10月28日,一个X17.2的闪焰被抛出,导致远在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州都能看见极光。几天之后,在2003年11月4日测量到一个更强大的闪焰,开始时是X28级,然后增强至X45级。这个闪焰没有扑向地球,因此只在高纬度地区引发了极光。期它的大闪焰发生在2005年9月7日 (X17)、2001年4月15日 (X14.4)、和2003年10月29日(X10),都可以在中纬度看见极光。

在这个周期大闪焰的完整纪录可以在太空气象的网站 (spaceweather.com) 上查询。

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链式音移链变,也称链式音移、链式音变、链移(英语:chain shift,chaining,enchainment)是一个历史音系学概念,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涉及几个音段(通常是元音)全部改变其语音现实的复杂音系变化
  • 松香松香是松树内含有的树脂,具可燃性,又名松脂。1990年代中上期,有大量的福建籍的商人去到各村里开办提炼松油设施,向当地农民采集收购松树之松香,其好处是当地农民增多经济来源,其坏
  • 五国部五国部即剖阿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盆奴里国、越里吉国。是辽、金时期五个互不统属的生女真的部落的统称。这其中的汉字“国”字,在辽金时期指代一个部族,而非今天“国家
  • 硬骨鱼总纲硬骨鱼(学名:Osteichthyes)是鱼类的一个主要类别,大部分鱼类属于硬骨鱼类,广义的硬骨鱼类也包括了陆生脊椎动物。其分类层级随着研究而不断调整,先后有“纲”、“总纲”及“高纲”
  • 汉生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胡锦鸟胡锦鸟(学名:Erythrura gouldiae),俗称七彩文鸟,由于种名是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为了纪念已故的妻子伊丽莎白(Elizabeth Gould)而命名,因此又被称为古尔德雀或格尔丹雀(Gouldian
  • 蛋白质交互作用蛋白质交互作用(英语: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缩写:PPIs)是指两种或以上的蛋白质结合的过程,通常旨在执行其生化功能。在细胞中,大量蛋白质元件组成分子机器,透过蛋白质交互
  • 劳伦特编年史劳伦特编年史(俄语:Лаврентьевская летопись),又可称为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由俄罗斯僧侣拉夫连季(俄语:Лаврентий (монах))(俗名劳伦特)抄写并
  • 乔·佩西约瑟夫·弗兰克·“乔”·佩西(英语:Joseph Frank "Joe" Pesci,/ˈpɛʃi/,,1943年2月9日-)是一位美国男演员和音乐家。他出演过的电影中较为著名的有1980年的《愤怒的公牛》、198
  • 月子 (漫画家)月子(5月14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岩手县盛冈市出身。2000年于‘别册Young Magazine’(讲谈社)杂志上出道。之后、陆续在‘Young Animal岚’(白泉社)、‘Magazine SPECIAL’、‘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