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汉族

✍ dations ◷ 2025-11-12 07:52:54 #台湾汉族
台湾汉人,或称台湾汉族,是指出生或居住在台湾本岛及澎湖群岛的汉人,由17-19世纪间、1945年-1949年间等两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移民构成。明末至清代零星由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州府、兴化府、广州府等地渡台移民后裔以及祖籍在福建、广东两省的闽南裔台湾人和客家裔台湾人等族群形成最早的一批。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仍不断有闽粤人来到大正、昭和年间日本治下的台湾谋生。而1945年-1949年的移民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其为台湾人口最多的族群,占台湾总人口的95%。现在的主要语言有闽南语、客家话、标准汉语等3种;台湾日治时期受官方同化政策的影响,日语也曾与台湾话、客家话并列为主要语言之一;二战后因戒严时代的语言政策所致,现今以标准汉语为通用语言。台湾汉族并没有简单、统一的规定,常见的标准包含:有移民背景(主要从中国大陆)、会过汉族传统节日。有时会使用反面的定义。 像是台湾汉族可以被定义为:不使用南岛民族(如阿美族、西拉雅族)的语言,也不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台湾汉人依来源及来台时间分类,包括二战前已定居的台湾闽南人(含澎湖)、台湾客家人、不同族群融合者如福佬客,及二战后因国共战争迁徙来台的汉人,与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坵等地汉人,还有各地因排华而归国定居的华裔(海外华人),1990年代以后由港澳与中国大陆来台的汉人(以上均属“新住民”族群)。台湾汉人有两波主要的移民潮:来自十七至十九世纪的清朝,以及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的中国大陆(1949后至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1926年的普查统计中,3,116,400人籍贯为福建、586,300 人为广东。(以移民时清朝及明朝的区域划分福建省及广东省。)数据显示,以福建安溪人和广东惠州人的地理分布最为集中。族群间的冲突,被清朝称为“分类械斗”,造成的结果就是决定了族群的分布。多数冲突是漳州和泉州之间的漳泉械斗 ,以及闽南、广东(多为客家)间的闽粤械斗(闽客械斗)。台湾第一位进士郑用锡,写了篇〈劝和论〉,希望借此解决冲突。某些地区,因为某种语言的强势,导致人口较少的族群去适应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并失去了原本的语言。他们被称作“福佬客”或“客福佬”。台湾汉人大多来自二战前的福建和广东,二战后,汉族移民来自中国大陆的各个不同的省份(不限于闽粤)。除了与台湾汉族一样的闽南民系(包含潮州民系)和客家民系能很快融入二战前移居的台湾汉族外,其他汉族民系由于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思想、经历不同政权以及较先移民者晚几百年抵台,有时导致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在台湾,汉族最早接触到台湾原住民族,与周边政权有贸易互动。明末至清代亦经由教会、洋行与欧洲人交流,荷兰、墨西哥、西班牙等地铸造的钱币也出现在日常生活。台湾汉族分布在台湾岛各地及澎湖群岛,在台湾岛以西半部汉族人口最密集,东半部花莲县和台东县因较晚开发,汉人人口没有西半部的高。在澎湖群岛,全境分布汉族闽南族群,主要为泉州同安人。75 %亚洲人口最大似然估计树状图: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日本人(大和族,关东)日本人(大和族,关西)琉球人(琉球族)韩国人(朝鲜族)中国大陆汉人(北京)中国大陆汉人(上海)台湾闽南民系汉人台湾客家民系汉人新加坡汉人(闽南语使用者)中国大陆汉人(广东)赫蒙族、瑶族台湾汉人使用的语言包含汉语族的中华民国国语(现代标准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福州语、莆仙语及其他汉语族语言,文字以台湾汉字为主并以注音符号和罗马字母(台罗)拼音。洪惟仁将台湾区分为七个语言区(不含金门、马祖),其中一个为南岛语区、五个汉语区、及一个混合区。汉族移民来到台湾后,与岛上其他的语言相互影响。例如,台湾闽南语中,一种土地面积的单位“甲”(0.9699英亩),是来自荷兰语“田地”一词“akker”(akker>阿甲>甲)。台湾汉人大多数信仰道教(包含台湾民间信仰)和佛教,有 11,796 间寺庙(78.4% 道教、19.6% 佛教),亦有信仰基督宗教。至清代结束前,台湾已拥有福建汉人一百四十多姓、广东汉人约一百姓,及少数其余省份的汉人各姓。闽粤移民当中的传统大姓往往出自众多村庄地点渡台汇聚而成,一些相对少见的姓氏,有时也具有多个来源。在传统的汉人社会中,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基于男性特异性的Y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台湾汉人析在大多数显示出高单体型多样性。孔庙是早期汉族移民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成分,著名的有台南孔庙、彰化孔庙和台北孔庙。二十世纪前由台湾汉人所著或与台湾相关的作品包括:东番记(陈第,1603)、裨海纪游(郁永河,1697)、台海使槎录(黄叔璥,1722)、台北道里记(姚莹,1821)、劝和论(郑用锡,1854)、台阳见闻录(唐赞衮,1891)、台游日记(蒋师辙,1892)。地图及地志类作品则有康熙台湾舆图(约1699-1704)、台湾府志(1685-1764)、诸罗县志(周锺瑄,1717)、海国闻见录(陈伦烱,1730)、噶玛兰厅志(1852)、台湾舆图并说(1880)等。

相关

  •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英语:Plasmodesmata)为植物细胞和部分藻类细胞壁间贯穿细胞壁的特有孔道,可以让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相互流通。有微小孔道,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通道中有
  • 罗马尼亚国歌:Deșteaptă-te, române《醒来吧,罗马尼亚人》"(英语:"Awaken thee, Romanian!")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国内
  • 太阳太阳物理学(solar physics)是研究我们的太阳,它是天文物理学的分支,对最接近我们的恒星尽可能的进行精密观测,进行研究、利用和解释。它与许多纯科学都有交集,像是物理学、天文
  • 佩鲁贾佩鲁贾(Perugia 意大利语发音: 聆听;拉丁语:Perusia)是意大利翁布里亚佩鲁贾省的首府,也一座是富有文明遗迹的“前罗马时代”都市。纪元前4世纪初,罗马人征服伊特鲁斯坎古城邦,占领
  • 花楸树花楸树(学名:Sorbus pohuashanensis),又名欧洲花楸、百华花楸、红果臭山槐、山槐子(河北土名)、马加木(东北土名)等,是蔷薇科花楸属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部分地区。
  •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英语:BBC News Online)是英国广播公司旗下负责新闻搜集和发布的部门,也是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的网站。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之一,为英国广播公司在线的重要
  • 风毛菊见本文。风毛菊属(学名:Saussurea)是菊目菊科下的属,包括200多种植物,其中最为著名的物种是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交通部运输研究所是中华民国交通部附属机构,1970年成立。目的在于为台湾交通主管部门提供“解除拥挤”、“疏通瓶颈”、“提高容量”、“扩充及充分利用现有运输设施”及“拟
  • 曝光值在摄影中,曝光值(Exposure Value,EV)代表能够给出同样曝光的所有相机光圈快门组合。这一概念是在一九五零年代在德国发展起来的,被试图用以简化在等价的拍摄参数之间进行选择的过
  • 5月22日泰国爆发军事政变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东七区时间(UTC+7)为准。2014年泰国政变,是指发生于2014年5月22日,由泰国军方陆军总司令巴育·占奥差与军方官员透过电视向全国宣布强行接管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