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炳芳

✍ dations ◷ 2025-11-05 04:26:09 #赖炳芳

赖炳芳(1932年—2009年),台湾彰化县大村乡果农,引进巨峰葡萄并改良植种方式,带动家乡经济,被誉为“台湾巨峰葡萄之父”。

大村乡过沟村的赖炳芳早年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过沟村、大庄村早年是生产蔺草席,生活困苦,彰化民谣有“日织席,瞑撚绠,烧草头,假粗糠...莫嫁过沟与大庄”,指劝家长不要把女儿嫁去此地。

1964年,对日本农业熟悉的赖炳芳以每株新台币一千两百元的价格,自日本引进六株巨峰葡萄种在过沟村的自家门前,当时一般公务人员月薪约五、六百元。当时他只试种一分地,约两百棵,隔年即可收成,当他挑起价格可抵上五担稻谷的一担葡萄那一刹那,感言是“那种感觉就像葡萄般的甘甜”。大村乡最先跟进的是赖庆阳、赖锦沈、赖清富、张传宗这四人,他们在1965年率先铲除经营多年的椪柑园,一起改种、推广巨峰葡萄,曾被形容是大村乡的“四大金刚”。

巨峰葡萄在日本是一年一熟,但在台湾乡靠着催芽剂催芽,以及枝叶修剪方式,一年可分夏、冬两季收成。台中区农改场的专家还得向赖炳芳请教栽培经验、索取品种带回栽种研究,所以赖炳芳被推崇是“台湾巨峰葡萄之父”。名气虽响,但赖炳锡未自抬身价,依然与他人卖葡萄价相同。埔心乡、溪湖镇等地果农也会来过沟村取种,因此彰化的巨峰葡萄苗多半是从赖炳芳的果园所繁衍出去。赖庆阳回忆,那时葡萄园雇工是按日计酬,一天廿五元,工人常说不要工资,要带一串葡萄回家。

因大村乡是台湾早引进巨峰葡萄的地方,故有“巨峰葡萄故乡”之称,当地果农将生产的葡萄特别称之“大峰葡萄”。至1983年报导时,大村乡一分农地可采收四千台斤巨峰葡萄,售价为每台斤十五元,当时光依葡萄年收入就高达两亿元。大村乡摆塘村的信仰中心摆塘慈祥寺,之所以昵称为“葡萄庙”,就是来自依葡萄致富的村民。

赖炳芳晚年时,将经营四十多年的葡萄园和两株仅存的巨峰葡萄原始母株,卖给二林镇人洪南枢。2008年6月27日,县长卓伯源等人会同农改场植物专家白桂芳博士到场,看望即将老死的台湾巨峰葡萄原始母株。县长也登门拜访了赖炳芳,听他口述葡萄老树的故事。

2009年,赖炳芳去世,享寿七十八岁,报纸写“抑郁以终”。该年他家乡的巨峰葡萄大丰收,外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村乡农会暴增三亿多元存款。

相关

  • 骨囊肿骨囊肿 骨的一种局限性良性病变,一般为囊状,其内充满液体。单房性骨囊肿见于儿童和少年的长骨或根骨,常于发生病理骨折后始被发现;治疗包括切除囊肿并进行骨移植,但常见自愈者。
  • 公理语义学公理语义学(Axiomatic semantics)是使用数理逻辑来证明程序正确性。程序中的命令的意义描述是通过对程序状态的断言(assertion)效果。断言是逻辑语句——带变量的谓词,而这些变量
  • 癸亥条约癸亥条约,日本称为嘉吉条约,指的是1443年己亥东征之后朝鲜王朝与日本对马岛岛主宗氏签订的防止海盗活动,合法进行贸易的协议。按照协议,对马岛岛主承认朝鲜王朝的宗主权,朝鲜方面
  • 檩,亦称为桁、桁条、檩子、檩条,唐宋时称槫,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屋檐的椽木,是垂直地架在檩之上的。《工程作法》九檩楼房《工程作法》六檩楼房
  • 傅伯宁傅伯宁(1960年-2008年2月3日),台湾台北人,作家、翻译家。傅伯宁毕业于淡江大学日文系,退伍后赴日留学,就读日本筑波大学文艺语言科研究所,曾任职日本文摘杂志社、时报出版社,及联合报
  • 周国光周国光(?-?),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7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后为兵部主事加四级特授中宪大夫(正四
  • 津田健次郎津田健次郎(1971年6月11日-),日本男性声优、演员。大阪府出身。2018年2019年2020年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17年2019年电视/电影
  • 邾国邾国(又名邾娄国、邹国),中国历史上周朝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邾国的地理位置在现今的山东省邹城市、滕州市等鲁南一带,以邹城市为主。建都于“邾”位于现今的山东省曲阜东
  • 董前勇董前勇,中国北京市维权律师。2007年开始执业,2009年起参与承办信仰、维权案件,以律师自身维权活动。2016年10月11日,在河北地方法院为法轮功成员出庭辩护遭法院庭警殴打。
  • 刘秉厚刘秉厚,山东省章邱县(今章丘市)人。清朝官员。刘秉厚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咸丰年间任贵州司主事,同治三年(1864年)升江南道监察御史,官至户部掌印给事中。曾对审理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案的张之万进行参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