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删诗指孔子删定《诗经》,孔子删诗说即认为孔子删定《诗经》的说法。“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公案,最早由《史记》记载,后有唐代孔颖达怀疑《史记》记载。对于孔子是否删诗,宋代以后争论不息,至今无定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孔安国《尚书序》记载:孔子“删诗为三百篇”。
宋代朱熹也基本肯定此说法。唐代孔颖达、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和方玉润等皆怀疑此说。《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或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王室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整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