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松筠(1898年2月21日-1951年2月26日),字养元,别号强毅。浙江省吴兴县人。民国37年(1948年)在医药团体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
民国四年七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中学。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并于十一年毕业。获医学士后,即以妇产科专科医师在沪悬壶执业。松筠大力提倡西医接生,乃在上海创设中德助产职业学校,招考中学毕业女生,授以孕妇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调护、接生技能等课程。旋又创办中德医院于上海福煦路,甚具规模,设备新颖,在当时允称一流医院,供助产学校毕业生实习之用。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东北之后,又于二十一年春,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我十九路军奋起杀敌,松筠组织救护队,率领医师、护士赴前线救护国军伤患官兵。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松筠远渡重洋,赴德国深造。抵德后,进入德国汉堡大学医学研究所攻读,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乃与谢筠寿医师等合编整套现代助产学校教材,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卫生及接生之技术、消毒、婴儿保健等。将此项实用教材,推广全国,为各地助产学校所采用,二十五年与祝绍煌医师合创上海女子医学院于上海马斯南路,惜此校毁于次年“八一三”战火。
“八一三”沪战起,松筠知我国对日长期抗战行将开始,立即参加上海市抗日后援会,负责救护前线伤兵工作。经常亲赴前线如宝山、吴淞、浦东等地,为负伤官兵服务。上海成孤岛后,松筠凭一己之力,多方掩护并协助上海抗日地下工作人员。在中德医院内架设秘密无线电台,备与重庆方面联络之用。亦经常假中德医院病房召开会议。后该处秘密电台为倭方侦破,松筠得以及时潜行,远走战时陪都重庆。抵重庆后受任卫生署医政处处长之职。并奉调至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第二期受训。与同队前立法院秘书长尹静夫、前高雄市市长连谋、前上海市银行总经理周炜方及在胜利后出任驻日代表团之汪公纪诸人结为好友。
对日抗战胜利,钱大钧出任上海市长,松筠任第一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在任内著有《卫生行政》一书行世。松筠在上海市卫生局长任内,统一办理上海市立医院普设免费病房,为贫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其他有关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如自来水管理、垃圾处理、屠宰场、菜市场及食品管理,均着手改革推行实施。又上海过去“倒马桶”为帮会所控制,乃竭力主张“粪便”公办。凡有关卫生行政之积弊,均以大刀阔斧手段,加以整顿改革,由是开罪许多既得利益之辈,复以上海市环境复杂,松筠自知难久安于位。在钱大钧卸任市长职之时,亦同时辞职。时陈果夫正提倡推行农业教育,创办农教电影公司,陈氏自任董事长,爱松筠之才,乃礼聘松筠为该公司总经理。
行宪后,由全国医师公会会员票选为立法委员。辗转至广州、重庆、成都各地。来台后出席立法院会议,除提有关医事方面质询外,并主张在台湾立即实施公医制度,对于政治及经济方面重大问题,亦不时向院会提出具体而精辟之质询与建议。
对后进及青年学子提携照拂亦多。三十八年春,有上海同济医学院一批流亡学生抵台,居无宿处,三餐不继,拟思重回舟山群岛。松筠闻悉,即召彼等见面,一一为之解决复学问题,终至完成学业。
1951年2月26日,正值盛年,不幸因心肌梗塞病逝,年五十四岁,遗一子二女,现均在美。著有《卫生行政》一书,由正中书局印行
历任私立中德医院院长、上海中德高级助产职业学校(中德产科女医学校)校长、江苏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校长、江苏省政府卫生设计委员会委员、第五伤兵医院院长、国民政府卫生署医政处处长、医药司司长、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