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角银光鱼(英语:Cape Fear shiner,学名:),又名菲尔角美洲鱥,是鲤科的一种小型淡水鱼,原产于北卡罗来纳州中央数县,也仅见于菲尔角河盆地的浅溪中。鱼体呈黄色,沿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黑色条纹,鱼唇也是黑色的。菲尔角银光鱼常常与其他的小鲦鱼混在一起游动,每年可产两次卵,野生条件下寿命为二至三年。雌雄两性外表基本相同,但繁殖季节体色会发生变化。1962年被发现。
菲尔角银光鱼本身数量较少,建筑大坝和水污染等造成的栖息地破坏更是雪上加霜。1987年被首次认定为濒危物种,虽然已经开始对次物种进行保护,其现依然已是极危物种,野生条件下约只有五条菲尔角银光鱼。
菲尔角银光鱼在1962年首次被发现,1971年被小弗兰克林(Franklin F. Snelson, Jr.)误认为新物种。其学名来自古希腊语mēkistos/μηκιστος(最长/最高或很长,即mēkos/μηκος的最高级)和cholas/χολας(肠子或胆汁)。菲尔角银光鱼属于鲤科 美洲鱥属,该属下包含许多北美鲦鱼。它在美洲鱥属算是一个独特的物种,因为其肠子狭长而构造更为复杂,同属生物中只有有类似特征。而原因主要取决于其素食性。其鱼唇、头部的形状及八个臀鳍鳍条也与众不同。此外,它也是少数拥有腹膜的美洲鱥属鱼类。与及有亲缘关系。
菲尔角银光鱼是一种小型而强壮的鱼,体长平均为5厘米(2.0英寸),最大不过7.7厘米(3.0英寸)。体侧呈现银黄色光泽,两侧各有一条黑色条纹横贯全身直至尾柄,上部还有另外一对条纹,但色泽极为黯淡。鳞屑的轮廓为黑色。鱼鳍略呈黄色,有斑点。背鳍开始于腹鳍稍靠后的位置。繁殖季节雄性会变成金色,而雌性则会变成银色。上唇为黑色,下唇有一条黑色的条纹。
与其他杂食性的同类一样,菲尔角银光鱼只有咽头齿用以咀嚼食物。菲尔角银光鱼的臀鳍有八个鳍条。因为身体略微透明,其盘曲的肠子和黑色腹膜可以直接从体外看到。
菲尔角银光鱼原产于北卡罗来纳州山地地区的菲尔角河上盆地。作为美洲鱥属分布范围最狭窄的物种,现已知只有五个存活的野生种生活在查塔姆县、哈尼特县、李县、穆尔县和兰道夫县的深河(Deep River)、山楂河(Haw River)和洛矶河(Rocky River)。冬季会从主河道的浅滩迁徙到小型支流里。
其栖息的浅滩多是鹅卵石底,且周围有美国水柳和水草为其提供藏身之地。菲尔角银光鱼很少进入水深超过0.5米(1.6英尺)的河流中。
菲尔角银光鱼常和其他鲦鱼群一起游动,一般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六年,但野生情况下只有二到三年的寿命。
根据肠子的构造,菲尔角银光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但后来有研究发现其也会使用动物性食物。主要食谱包括岩屑、浮游生物、硅藻和其他藻类。
其天敌包括莓鲈等鲈鱼,以及引入的铲�。不过成年的铲�因与菲尔角银光鱼栖息地不同而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菲尔角银光鱼在每年5月15日左右水温19 °C(66 °F)时开始产卵。第二次繁殖季通常发生在夏末。两性的体色在此时发生变化,雄鱼的体前侧将长出小瘤。产卵时前往洛矶河水流缓慢的区域。幼鱼在三天后就会孵化出来,另外还会携带五天的卵黄囊。直到一年之后成熟为止,幼鱼会继续生活在这些水流缓慢的地区。
虽然只有五条野生种,但其人工饲养的数量有1500到3000条。根据美国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1987年9月25日菲尔角银光鱼被认定为关键栖息地濒危(Endangered with Critical Habitat)。而自此以后,其数量和栖息地范围就开始不断缩小。根据雷斯法案,这种鱼被限制捕捞或交易。不过据信菲尔角银光鱼在历史上曾经数量很多。
其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是菲尔角河上的大坝,这些大坝导致这种鱼栖息的浅滩消失。一些地理分隔种的消失可能还要归因于基因问题,不过2004年的研究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依然很丰富。此外水污染也是其濒危的元凶之一,因为这种鱼对污染物十分敏感。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负责菲尔角银光鱼的保护工作。他们已采取了必要的保育措施,1989年捐赠16,000美元以维护北卡罗来纳动物园中生活的菲尔角银光鱼。自从1997年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以来,这种鱼开始变得极易饲养。2001年的一项实验中,900条菲尔角银光鱼被放生以测试水质。
2006年2月破坏了菲尔角银光鱼栖息地的Carbonton Dam被拆除,因此其所在河段的水位已恢复历史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