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卤面

✍ dations ◷ 2025-09-08 04:40:11 #中国小吃,面条食品

打卤面是面条的一种吃法,将面条煮好后,浇上卤汁。

卤的做法多样,京津冀一带一般用黄花菜和木耳、肉片,一起炝锅加水煮,勾入水淀粉、盐,也可以飞入鸡蛋。也有的卤用鸡蛋和西红柿做。传统来说:打卤面分“清卤”“混卤”两种,清卤又叫朱儿油,混油又叫勾交卤。

“打卤面”讲究的是打卤,所谓的打卤就是将各种的配料一一料理过后,再煮成一锅然后勾芡成卤汁淋在熟面上。

来自北平(北京)的美食家唐鲁孙认为“打卤讲究好汤…既然叫卤,稠乎乎才名实相符,…一碗面吃完,碗里的卤仍旧凝而不泻,这种卤才算够格…。”他还回忆昔日在北京积石潭附近一家铺子里曾吃过的打卤面,评之为:“人家勾出来的卤,除了凝而不浊外,而且腴润不濡,醇正适口,调羮妙手,堪称一绝。”可见打卤面讲究的是卤汁勾的好不好。

臊子、浇头、盖浇、打卤是同一类食物,只是在中国南北方各地叫法不同,风格上也略有差异。

食用打卤面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和东北部分地区。这种中国大陆北方面食在近年也被北方移民带到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台湾的打卤面是随着闽地开台者传入。台湾的卤面最早是由漳州传入的,也因为南方较少面食的缘故,所以多半只在喜庆时才会食用;台湾各地区随着时间演进也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代表者有:鹿港的锦卤面、台南的打卤面等,且在日本治台时期皆已有许多商家专营卤面生意。打卤的打字主要表示勾芡的动作,也有一说制作卤面时需要张罗人手,因此要“打算”而用打字。此类卤面多半微甜,食用前淋上乌醋提出香气,多半放入黄色油面或米粉。1949后随国民政府播迁来台的北方人为了生计也开始贩卖原生地的面点,但来到台湾以后因方言与学识之故而讹误写为“大鲁面”,或写作“大卤面”。因名称类似,有些人易混淆。虽然皆为羹类面食,但做法稍有不同,口味更是大相径庭。外省卤面口味和酸辣汤类似,面中少有肉羹,放的是白面,不淋乌醋。

相关

  •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菌。医务
  •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英语:thyroid hormones)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酪氨酸碘化物。主要是四碘甲腺原氨酸(又名甲状腺素,缩写为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缩写为T3),此外,还有少量逆-三碘甲腺
  • 食指食指,学名为示指(index finger),是第二只手指,位于拇指与中指之间,长度与环指相若。在一部分文化中,以食指指人是不礼貌的行为。食指一词早在春秋时代的《左传》已有记载,当公子宋“
  • span class=nowrapPuOsub2/sub(NOsub3/sub)sub&硝酸钚(VI)酰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uO2(NO3)2。从溶液中可结晶出六水合物,于五氧化二磷干燥可得三水合物,将此水合物加热至150 °C,得到无水物。H2Pu · Pu
  • 摊丁入亩摊丁入地,又称作摊丁入亩或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大体完成于中国清朝雍正帝统治时的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田赋,从而将人力形式的地方税
  • 图书资讯学图书资讯学教育,全称为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教育,是指图书馆与资讯服务专业人员的养成教育,主要学科是图书资讯学。1930年代,路易·索尔斯(英语:Louis Shores)提出“图书馆学院”(英语
  • 莫桑比克内战莫桑比克内战开始于1977年,即莫桑比克独立战争后两年。和安哥拉内战相似,莫桑比克内战同为国家从葡萄牙的殖民结束获得独立后发生,均属于冷战的一部分。执政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 香山郡香山郡(朝鲜语:향산군/香山郡 Hyangsan gun */?)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的一个郡,位于道的东部,东北为慈江道,东南为平安南道。妙香山位于三道的交界点上。清川江流经
  • 继承法继承法是民法体系当中关于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则的总称。继承法规定了继承的主体,客体,继承的方式以及对于某些行为的限制。
  • 北约克沼泽国家公园北约克沼泽国家公园(英语:North York Moors)是位于英国北约克郡的一处国家公园。北约克沼泽国家公园的面积达1,436 km2(554 sq mi),国家公园内居住有人口23,380人。北约克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