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卤面

✍ dations ◷ 2025-08-14 10:20:53 #中国小吃,面条食品

打卤面是面条的一种吃法,将面条煮好后,浇上卤汁。

卤的做法多样,京津冀一带一般用黄花菜和木耳、肉片,一起炝锅加水煮,勾入水淀粉、盐,也可以飞入鸡蛋。也有的卤用鸡蛋和西红柿做。传统来说:打卤面分“清卤”“混卤”两种,清卤又叫朱儿油,混油又叫勾交卤。

“打卤面”讲究的是打卤,所谓的打卤就是将各种的配料一一料理过后,再煮成一锅然后勾芡成卤汁淋在熟面上。

来自北平(北京)的美食家唐鲁孙认为“打卤讲究好汤…既然叫卤,稠乎乎才名实相符,…一碗面吃完,碗里的卤仍旧凝而不泻,这种卤才算够格…。”他还回忆昔日在北京积石潭附近一家铺子里曾吃过的打卤面,评之为:“人家勾出来的卤,除了凝而不浊外,而且腴润不濡,醇正适口,调羮妙手,堪称一绝。”可见打卤面讲究的是卤汁勾的好不好。

臊子、浇头、盖浇、打卤是同一类食物,只是在中国南北方各地叫法不同,风格上也略有差异。

食用打卤面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和东北部分地区。这种中国大陆北方面食在近年也被北方移民带到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台湾的打卤面是随着闽地开台者传入。台湾的卤面最早是由漳州传入的,也因为南方较少面食的缘故,所以多半只在喜庆时才会食用;台湾各地区随着时间演进也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代表者有:鹿港的锦卤面、台南的打卤面等,且在日本治台时期皆已有许多商家专营卤面生意。打卤的打字主要表示勾芡的动作,也有一说制作卤面时需要张罗人手,因此要“打算”而用打字。此类卤面多半微甜,食用前淋上乌醋提出香气,多半放入黄色油面或米粉。1949后随国民政府播迁来台的北方人为了生计也开始贩卖原生地的面点,但来到台湾以后因方言与学识之故而讹误写为“大鲁面”,或写作“大卤面”。因名称类似,有些人易混淆。虽然皆为羹类面食,但做法稍有不同,口味更是大相径庭。外省卤面口味和酸辣汤类似,面中少有肉羹,放的是白面,不淋乌醋。

相关

  • 诺龙19-去甲睾酮(英语:19-nortestosterone)也被称为诺龙(Nandrolone)是一种雄激素和同化类固醇(AAS)。其酯类衍生物(如其苯丙酸酯、癸酸酯等)常作为贫血、恶病体质、骨质疏松症、乳癌的治
  • 气味分子芳香味化合物(英语:Aroma compound),同时也被称为气味分子,芳香,香味,或香气,是具有味道或气味的化学化合物。当一个化学化合物有足够的挥发性,就会被送至鼻子上部的嗅觉系统。代表这
  • 乱葬岗万人冢、万人坑或称乱葬岗是指埋有多具遗体的集体合葬墓穴,遗体埋葬于其中之人大多姓名难以考究。万人冢经常出现于重大武力冲突及种族灭绝现场,但亦有可能为饥荒、流行病及自
  • 伯恩斯坦伦纳德·伯恩斯坦(英语: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犹太裔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作家、音乐教育家、钢琴家。伯恩斯坦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劳伦斯,生名“路易斯”
  • 雷丸雷丸(Laccocephalum mylittae)是麻盖菌属的可食真菌,在中国作为内服驱虫药物使用,同时也是澳洲原住民的食物之一。学名:Laccocephalum mylittae (Cooke & Massee) Núñez & Ryva
  • 本因坊秀荣本因坊秀榮(1852年11月1日-1907年2月10日),日本围棋棋手、第十三世林家家督、第十七世及十九世本因坊、第九位名人。 为本因坊秀和的次子,本名土屋平次郎,法名日达。 因为林柏荣门
  • 使徒兄弟会使徒兄弟会(意大利语:Apostolici)是悉加列利于1260年在意大利北部帕尔马创立的基督教教派,成员以兄弟姐妹相称呼,财产公有。教宗后派兵镇压。1300年,悉加列利被捕并处以火刑,其弟子
  • 芭芭拉·德菲娜芭芭拉·德菲娜(Barbara De Fina,1949年12月28日-)是一名美国电影监制。她著名的电影有《好家伙》、《赌城风云》、《金钱本色》、《活佛传》、《基督的最后诱惑》和《致命赌局(
  • 西西里马耳他河马西西里马耳他河马()是已灭绝的河马,生存于更新世的西西里。它是更新世地中海地区体型最大的侏儒河马。
  • 有理数 N ⊆ Z ⊆ Q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