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春

✍ dations ◷ 2025-10-15 08:33:35 #1880年出生,1939年逝世,雾峰林家,台湾诗人,台湾日治时期企业家,林姓

林幼春(1880年2月24日-1939年8月24日),名进,字南强,谱名资修,号幼春、老秋,通称林幼春。台湾府彰化县(今台中雾峰)人,雾峰林家成员,日治台湾文学家、社会运动家。

林幼春生于福建福州,为林文察从孙,林文明之孙,母何氏福州人,4岁随父母返回台湾雾峰定居。幼读四书五经、二十一史,曾学于林克宏、王君右、梁钝庵,长于近体诗。

1895年乙未战争爆发,年方十六的林幼春从台湾前往福建泉州避祸。战事结束后返台。成年后开始自管家族产业,并于1913年后担任雾峰地区台人区长及当地信用组合金融业的董事等。不过以诗文见长的他,亦为台湾文坛对抗台湾总督府施政的主力之一。1918年底与蔡惠如等栎社友人创立台湾文社,翌年1月创刊《台湾文艺丛志》,1921年7月则与同宗林献堂共同筹组台湾文化协会,主要目的在宣扬台湾民族运动兼文化启蒙。

1923年2月,他与蒋渭水、蔡培火共组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同年12月,因治警事件遭判刑三个月。1925年3月2日入狱,出狱后,林幼春辞退所有官方官职,曾任台湾民众党顾问。1930年在报上介绍吴虞的“非孝论”,引起论战。1931年2月,辞任台湾民众党顾问后,即隐居雾峰。1934年5月,张深切发起“台湾文艺联盟”,机关杂志《台湾文艺》之印行,得力于幼春之捐助,始得以顺利出刊。1935年12月,杨逵退出《台湾文艺》,另创《台湾新文学》,幼春捐助300元,此款足使该刊发行3期,后仍持续赞助。西历1939年10月2日(农历8月24日)病逝于家宅。

林幼春擅长诗作,与丘逢甲、连雅堂并称台湾三大诗人,身后留有《南强诗集》。林幼春散文亦佳,举凡栎社二十年题名碑的碑文,《栎社沿革志略》及林痴仙《无闷草堂诗存》的序文、栎社社友的吊祭文章等多出自其手笔,传达深刻的汉族文化意识。

1925年3月因“治警事件”入狱,其监狱文学有入狱前的〈吾将行〉、及入狱后所写的〈狱中闻画眉〉、〈再闻画眉〉、〈狱中寄内〉、〈咏史〉、〈四月十五夜铁窗下作〉、〈狱中十律〉、〈狱中感春赋落花诗以自遗〉等诗、〈入狱及出狱家书三封〉散文。

相关

  • 帝权帝权(Imperium)或最高权力、绝对统治、统治大权,是古罗马时期,一位公民拥有的控制军队或政府的权力形式。它与罗马法中相对低级的权力(英语:权力 (罗马法))不同。该项权力可以针对
  • 航天飞机计划航天飞机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名称为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TS,即“空间运输系统”,是美国政府于1981年至2011年间的大型航天飞机载人航天计划,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并
  • 亲美亲美(Pro-American)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层面上对美国抱持亲近感的行为。对应词为反美。一些人认为美国、美国文化以及美国人在国际中起着积极、正面的作用,美国在国际
  • 二乙酰一肟二乙酰一肟(Diacetyl monoxime),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状。一般作为显色剂来测定尿素或者镍的含量。酸性溶液中的尿素与二乙酰一肟发生化学反应,呈橙黄色
  • 垂帘听政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下的一种统治形式。通常指皇后或太后、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国政。由于在封建礼教制度下,女子不能直接面对臣下,因此女主在召见朝臣时,必须在座位前
  • 邓子龙邓子龙(1531年-1598年12月16日),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水师将领,生于江西省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明嘉靖年间江西内乱,邓子龙样貌魁梧,骁捷绝伦,参军后以“平乱”有功,授广东把
  • 加拿大英语加拿大英语(英语:Canadian English,CaE,en-CA)是在加拿大广泛使用的英语形式。有超过2500万的加拿大人,不同程度的使用加拿大英语,占到人口总数的85%。加拿大英语发音上与美国英语
  • 双门齿兽属双门齿兽属(学名:),又名古草食有袋属,是最大的有袋类。它于160万年前出现,并于4万年前的更新世消失。双门齿兽的化石在澳洲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当中包括完整的骨骼及头颅骨,与及毛发及
  • V-2火箭V-2火箭是指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的一种短程弹道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其目的在于从欧洲大陆直接准确地打击英国本土目标。因为是人类第一个可
  • 复制贝多芬《复制贝多芬》(英语:Copying Beethoven),关于乐圣贝多芬的虚构传记电影,描写他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遭遇。本片由波兰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执导,两位编剧兼任制片,2006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