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阳风
✍ dations ◷ 2025-08-08 16:56:51 #太阳风
太阳风(英语:solar wind)特指由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非出自太阳的类似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在太阳日冕层的高温(几百万开氏度)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太阳风。 太阳风的速度一般在200-800km/s。 一般认为在太阳极小期,从太阳的磁场极地附近吹出的是高速太阳风,从太阳的磁场赤道附近吹出的是低速太阳风。太阳的磁场的活动是会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太阳风一词是在1950年代被尤金·派克提出。但是直到1960年代才证实了它的存在。长期观测发现,当太阳存在冕洞时,地球附近就能观测到高速的太阳风。因此天文学家认为高速太阳风的产生与冕洞有密切的关系。太阳表面的磁场及等离子体活动对地球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太阳发生强烈的活动时,大量的带电粒子随着太阳风吹向地球的两极,就会在两极的电离层引发美丽的极光。在太阳系中,太阳风的组成和太阳的日冕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氢,25%的是氦,还有其他一些微踪杂质。可是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测量结果。2004年Genesis的取样分析失败,因为在它返回地球时的紧急降落没有打开降落伞。
在地球附近,太阳风速为200-889 km/s,平均值为450 km/s。大约800 kg/s的物质被以太阳风的形式从太阳逃逸。这同太阳光线的等价质量相比是很小的。如果把太阳光线的能量换算成质量,大约每秒钟太阳损失4.5Tg(
4.5
×
10
12
{displaystyle 4.5times 10^{12}}
g)的质量。太阳风中的电子、质子的平均能量是1.5至10电子伏特,太阳喷射出的粒子数目为1.3×1036 每秒。因此太阳风的功率为1.95至13×1036 电子伏特每秒,即3.1239至20.826×1017瓦特。这与太阳的辐射通量3.846×1026瓦特相比,太阳风的能量是太阳的电磁辐射的0.812至5.41×10-9,即十亿分之一量级。因为太阳风是等离子体,所以太阳磁场被它承载。由于太阳的转动,太阳磁场被太阳风拉扯成螺线形状。通常太阳风的能量爆发来自于太阳耀斑或其他被称为“太阳风暴”的气候现象。这些太阳活动可以被太空探测器和卫星测到,主要标志是强烈的辐射。被地球磁场俘获的太阳风粒子储存在范艾伦辐射带中,当这些粒子在磁极附近与地球大气层作用引起极光现象。 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磁场的其他行星也有极光现象。在星际媒质(主要是稀薄的氢和氦)中,太阳风就像是吹出了一个“大气泡”。在太阳风不能继续推动星际媒质的地方称之为日球层顶(heliopause),这也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外边界。 这个边界距离太阳到底多远还没有精确的结果,可能根据太阳风的强弱和当地星际媒质的密度而变化。一般认为它远远超过了冥王星的轨道。在1930年代,科学家已经知道太阳的日冕层有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这是通过在日全食时观察到的日冕的突出形状推算的。一些相关的光谱分析工作也证实了这个高温。 在五十年代,英国数学家Sydney Chapman计算分析了在如此高温及如此好的导热条件下气体的性质。他发现日冕一定会延伸到地球轨道以外的空间中。同样在五十年代,德国科学家Ludwig Biermann对彗尾的逆太阳方向现象(即无论彗星运动方向是朝向太阳还是远离太阳,其尾部总是指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开展了相关研究, 他推测是太阳吹出来的稳定的风压迫彗尾产生了这个现象。1958年,Parker预言应该有一股强劲的风从太阳不间断的吹出来,使等离子体充斥行星际的空间。 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这个空间是一个真空。
Parker 意识到在Chapman的模型中太阳向外发散热量与Biermann得用来解释彗尾的假设应该是同一种现象。Parker证明即使日冕被强烈的太阳引力束缚,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日冕仍然会在离太阳很远的距离处保持高温。这是因为引力的大小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在日冕外层的太阳大气会逃逸到空间中去。当时对Parker太阳风假说的反对意见是很强的。 他给天文物理期刊投递的论文被两个评审员拒绝了。但是当时的编辑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他后来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保存了这篇论文。在1960年代,这个太阳风假说被直接的卫星观测证实了。此发现永远的改变了科学家对行星际空间的看法,并得以解释很多现象,像“磁暴”(可以使地球上的供电网络瘫痪)、极光还有其他一些太阳地球现象甚至遥远的恒星形成等。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子宫颈炎宫颈炎(英语:Cervicitis),是一种女性子宫颈的炎症。它多因性传播疾病感染造成,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沙眼衣原体。也可因宫颈手术操作后造成的宫颈损伤,使病原体得以进入损
- 黄曲毒素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
- 真空集便器真空厕所是厕所的一种,透过冲厕系统产生的气压差,以气吸形式把便器内的污物吸走,以达至减少使用冲厕水的目的。真空厕所多见于缺少冲厕水的环境,如民航客机、邮轮、旅客列车等。
- 阻生智齿阻生智齿(阻生第三臼齿)是智齿受其他牙齿影响而未能完全牙萌出(英语:tooth eruption)的阻生齿(英语:Tooth impaction)。阻生智齿可能会造成冠周炎(英语:pericoronitis)或损坏相邻牙。通
- Hsub4/subTiOsub4/sub偏钛酸(Metatitanic acid),别名钛酸,分子式H2TiO3。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新沉淀的偏钛酸除外)。由硫酸氧钛水解,然后水洗、过滤、烘干而制得。
- 热月政变热月党人 胜利:热月党人:支持者:国民公会 法国政府:支持者:多方面的人员被处决 :热月政变(法语:Coup d'Etat du 9 Thermidor)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雅各宾俱乐部领导人主导公共
- 刘太平刘太平(1945年11月18日-),数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968年国立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197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所博士。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现任
- 腰骶神经丛腰骶神经丛是由腰神经(英语:lumbar nerve)、荐神经(英语:sacral nerve),以及尾神经(英语:coccygeal nerve)。有时候胸下神经的分支也会参与神经丛的形成。腰骶神经丛可分为下列部分:腰
- 草木灰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残留的灰烬物质,属碱性,碱性的主要来源是碳酸钾(K2CO3)。可用做无机肥料。在化学肥料普遍使用前,农家的草木灰是指由山草、禾秆和树枝等燃烧煮食后的灰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