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

✍ dations ◷ 2025-09-29 14:20:02 #太阳风
太阳风(英语:solar wind)特指由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非出自太阳的类似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在太阳日冕层的高温(几百万开氏度)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太阳风。 太阳风的速度一般在200-800km/s。 一般认为在太阳极小期,从太阳的磁场极地附近吹出的是高速太阳风,从太阳的磁场赤道附近吹出的是低速太阳风。太阳的磁场的活动是会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太阳风一词是在1950年代被尤金·派克提出。但是直到1960年代才证实了它的存在。长期观测发现,当太阳存在冕洞时,地球附近就能观测到高速的太阳风。因此天文学家认为高速太阳风的产生与冕洞有密切的关系。太阳表面的磁场及等离子体活动对地球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太阳发生强烈的活动时,大量的带电粒子随着太阳风吹向地球的两极,就会在两极的电离层引发美丽的极光。在太阳系中,太阳风的组成和太阳的日冕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氢,25%的是氦,还有其他一些微踪杂质。可是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测量结果。2004年Genesis的取样分析失败,因为在它返回地球时的紧急降落没有打开降落伞。 在地球附近,太阳风速为200-889 km/s,平均值为450 km/s。大约800 kg/s的物质被以太阳风的形式从太阳逃逸。这同太阳光线的等价质量相比是很小的。如果把太阳光线的能量换算成质量,大约每秒钟太阳损失4.5Tg( 4.5 × 10 12 {displaystyle 4.5times 10^{12}} g)的质量。太阳风中的电子、质子的平均能量是1.5至10电子伏特,太阳喷射出的粒子数目为1.3×1036 每秒。因此太阳风的功率为1.95至13×1036 电子伏特每秒,即3.1239至20.826×1017瓦特。这与太阳的辐射通量3.846×1026瓦特相比,太阳风的能量是太阳的电磁辐射的0.812至5.41×10-9,即十亿分之一量级。因为太阳风是等离子体,所以太阳磁场被它承载。由于太阳的转动,太阳磁场被太阳风拉扯成螺线形状。通常太阳风的能量爆发来自于太阳耀斑或其他被称为“太阳风暴”的气候现象。这些太阳活动可以被太空探测器和卫星测到,主要标志是强烈的辐射。被地球磁场俘获的太阳风粒子储存在范艾伦辐射带中,当这些粒子在磁极附近与地球大气层作用引起极光现象。 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磁场的其他行星也有极光现象。在星际媒质(主要是稀薄的氢和氦)中,太阳风就像是吹出了一个“大气泡”。在太阳风不能继续推动星际媒质的地方称之为日球层顶(heliopause),这也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外边界。 这个边界距离太阳到底多远还没有精确的结果,可能根据太阳风的强弱和当地星际媒质的密度而变化。一般认为它远远超过了冥王星的轨道。在1930年代,科学家已经知道太阳的日冕层有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这是通过在日全食时观察到的日冕的突出形状推算的。一些相关的光谱分析工作也证实了这个高温。 在五十年代,英国数学家Sydney Chapman计算分析了在如此高温及如此好的导热条件下气体的性质。他发现日冕一定会延伸到地球轨道以外的空间中。同样在五十年代,德国科学家Ludwig Biermann对彗尾的逆太阳方向现象(即无论彗星运动方向是朝向太阳还是远离太阳,其尾部总是指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开展了相关研究, 他推测是太阳吹出来的稳定的风压迫彗尾产生了这个现象。1958年,Parker预言应该有一股强劲的风从太阳不间断的吹出来,使等离子体充斥行星际的空间。 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这个空间是一个真空。 Parker 意识到在Chapman的模型中太阳向外发散热量与Biermann得用来解释彗尾的假设应该是同一种现象。Parker证明即使日冕被强烈的太阳引力束缚,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日冕仍然会在离太阳很远的距离处保持高温。这是因为引力的大小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在日冕外层的太阳大气会逃逸到空间中去。当时对Parker太阳风假说的反对意见是很强的。 他给天文物理期刊投递的论文被两个评审员拒绝了。但是当时的编辑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他后来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保存了这篇论文。在1960年代,这个太阳风假说被直接的卫星观测证实了。此发现永远的改变了科学家对行星际空间的看法,并得以解释很多现象,像“磁暴”(可以使地球上的供电网络瘫痪)、极光还有其他一些太阳地球现象甚至遥远的恒星形成等。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唐纳德·戴维森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英语:Donald Davidson,1917年3月6日-2003年8月30日)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为著名和活跃的哲学家之一。戴维森1917年3月6日生于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在早期
  • 厄洛替尼厄洛替尼(英语:Erlotinib,商品名:Tarceva,特罗凯)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英语: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胰腺癌等几种癌症的药物,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表皮生
  • 丁二酮丁二酮(IUPAC系统命名:2,3-丁二酮,又称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发酵副产品。它是一种邻二酮(两个羰基并列),分子式C4H6O2。丁二酮常在含酒精饮料中自然生成,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增加黄油口
  • 卡尔达诺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1501年9月24日-1576年9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成就在数学、物理、医学方面。名字的英文拼法为Jerome Cardan,所以
  • 威士忌威士忌(苏格兰与加拿大产的威士忌拼法为Whisky,而美国与爱尔兰产的威士忌在拼字上稍有不同,称为Whiskey)是一种只用谷物做为原料、含酒精的饮料,属于蒸馏酒类。广义解释,“威士忌
  • 阿森阿森(荷兰语:Assen)是位于荷兰东北部的一座城市和市镇,也是德伦特省的首府,人口62,645人(2005年)。阿和欣泽 · 阿森 · 博赫尔-奥多伦 · 库福尔登 · 德沃尔登 · 埃门 · 霍赫芬
  • 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学名: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能造成伺机性感染的酵母菌,常见于人类消化道与泌尿生殖道的菌群,约有四成至六成健康成人的口腔与消化道中都有白色念珠菌,平时与人体行片
  • 明镜《明镜》周刊(德语: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左派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这份杂志于
  • 团队运动团队运动是参与的运动员都互相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的运动。 团队运动,通常是活动中的同一团队里的个人,共同努力完成的最终目标来赢的比赛。例如把分数增加到超越敌队。团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