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外活动

✍ dations ◷ 2025-04-26 13:12:32 #舱外活动
舱外活动(英语:extravehicular activity,简称EVA),也称太空出舱活动,是宇航员在离开地球大气层后于太空飞行器外所做的工作。舱外活动主要在绕行地球的太空飞行器外执行(即太空漫步或称太空行走),但也于月球表面实行(即月球漫步)。在最后几次登月任务的回程中,指挥舱驾驶员曾执行过舱外活动以取回装有影片的金属容器。舱外活动有分系绳(宇航员通过系管与太空飞行器连结,氧气可透过系管传输过来,回到太空飞行器时不需要推进器)和不系绳。当执行系绳活动时支援生命所需机能,如提供氧气,被称作“脐状式”(umbilical)。太空飞行时进行无系绳舱外旅游,确保能返回太空飞行器是必要条件(参见载人机动装置,MMU)。舱外活动因各种理由而十分危险。第一个理由是与太空废弃物的碰撞。距离地表三百公里处的轨道速率(航天飞机任务进行的典型轨域)为每秒7.7公里。这是一颗子弹的十倍飞行速度,所以质量只有子弹百分之一大小的微粒(比如漆料的碎片或一粒细砂)拥有的动能即等于一颗子弹。每次任务会制造更多轨道废弃物,因此这问题将会持续恶化。危险的另一个理由是任务执行前难以模拟实际的太空环境,而太空漫步因其危险性而被避免作为例行性任务。因此,当发现问题或偶尔执行操作任务时,舱外活动通常晚于计划规划的时间。虽然自压力下选出具备高度稳定性的宇航员,然而他们仍旧是人,舱外活动时产生的高度危险终究造成宇航员情绪上的压力。其他可能的问题包含太空漫游者与太空飞行器分离或遇到宇航服破损而可能使其减压,此时如果宇航员没有立即进入增压太空舱将缺氧而迅速死亡。有名宇航员曾遇到宇航服破损的情形。STS-37任务期间,一根短棍刺穿了其中一名宇航员的手套(他的姓名并未公开,但应是杰瑞·罗斯Jerry L. Ross或杰伊·艾普特Jay Apt。)然而,这穿刺物卡住不动,因此没有明显的减压情形发生。事实上,直到宇航员安全返回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后穿刺物才被注意到。至2008年为止,舱外活动未曾发生过灾难性事件,也没有宇航员为此丧命。然而,仍有科学家开发外部件建设用的遥控机器人以尽可能减少人类进行舱外活动的需要。

相关

  • 血尿血尿(英语:Hematuria、hematuria、或 haematuria)是指尿液中带有红细胞的症状。当尿液中含有少量红细胞时,肉眼无法识别,仅在实验室检查时才能发现,称为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
  • 西兰大陆坐标:40°S 170°E / 40°S 170°E / -40; 170西兰大陆(Zealandia),也被称为西兰洲、西兰蒂亚和Tasmantis,是一块几乎被淹没的微大陆(microcontinents)。于8500万到6000万年前从包
  • 泼尼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脂质体脂质粒(英语:Liposome)也称为微脂粒,是一种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粒是利用磷脂双分子层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由于生物体质膜的基本结构也是
  • 采邑制采邑制是欧洲在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在西欧地区主要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最初是查理·马特在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期间(715年─741年)实施的。以前墨洛温王朝时
  • 狄奥多里克狄奥多里克大帝(拉丁语:Flavius Theodericus,希腊语:Θευδέριχος,古德语:Dietrich,法语:Thierry;454年-526年8月30日)东哥特人的领袖(471年起),东哥特王国(其疆域大部分位于今日的
  •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短语的结构分类之一,它由两个成分以“修饰—受修饰”的关系(修饰关系)组成的。偏正短语又可以分为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两类。偏正短语由一个“偏”的修饰成分和一个“
  •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有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分液漏斗和筒形分液漏斗这三种类型。梨形分液漏斗主要用来萃取和分液。梨形分液漏斗的主体是一个倒锥体球,在球的
  • 核质核质(英语:Nucleoplasm)是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除核仁外,所含的其他部分物质。核质是原生质的一种类型,它被核膜包裹。 核质包括染色体和核仁。 许多物质例如核苷酸(对于DNA复制等目
  • 天宫号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概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成的一个常驻的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