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珊瑚蛇
✍ dations ◷ 2025-09-12 21:21:32 #珊瑚蛇
详见内文珊瑚蛇(Coral snake)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拥有大量品种的一种有毒蛇类。此类蛇能分成两个种类,其一是分布于欧亚非大陆(或称旧大陆)地区的丽纹蛇属(Calliophis);另一种为分布于美洲大陆(或称新大陆)的珊瑚蛇属(Micrurus)、拟珊瑚蛇属(Micruroides)及细尾珊瑚蛇属(Leptomicrurus)、华珊瑚蛇属(Sinomicrurus)、亚洲丽纹蛇属(Hemibungarus),后者统称为珊瑚蛇(Coral snake),总共有超过65个品种已被确认,其中华珊瑚蛇属中有三个种有分布于台湾,分别是中华珊瑚蛇(学名: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的亚种环纹华珊瑚蛇(学名: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swinhoei)、台湾华珊瑚蛇(学名:Sinomicrurus sauteri)、羽鸟氏华珊瑚蛇(学名:Sinomicrurus hatori)。珊瑚蛇最瞩目的地方是其亮丽的体纹,一般以黑色为基调色,表面有着鲜艳的红色、黄色、白色斑纹,起落交替,令珊瑚蛇的外表显得夺目;不过,亦有一些无毒蛇类,例如猩红王蛇、牛奶蛇等也有类似的鲜艳斑纹。在美洲一些地区,为了分辨这些蛇到底是有毒还是无毒,因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红接黄,杀人强;红接黑,不必畏”(“Red on yellow, poison fellow; red on black, safe from attack.” "Red on yellow, kill a fellow; "Red on black, friend of Jack"; and "Red into black, venom lack; red into yellow, kill a fellow."),意指体纹以红黄相邻的多数是有毒的珊瑚蛇,而以红黑相邻的则只是无毒的蛇类。但这种民间的分类法只适用于北美洲的黄金珊瑚蛇(Micrurus fulvius)、德州珊瑚蛇(Micrurus Tener)及阿利桑纳珊瑚蛇(Micrurus euryxanthus)身上而已。而世界上其它地区的珊瑚蛇体纹及颜色均有着广泛的变化,因此上述的顺口溜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珊瑚蛇。大部分珊瑚蛇体型都较为细小,目前最长纪录约为60公分。一些水中活动的珊瑚蛇尾部较为扁平,充当尾鳍,让它们能于水中游弋。珊瑚蛇由于品类众多,因此各种蛇类的本性行为亦变化多端,大多难以触摸。洞栖性珊瑚蛇大部分时间都在挖掘地洞,只在雨季时或繁殖期时才走到地面上活动。一些品种如苏里南珊瑚蛇(Micrurus surinamensis)几乎只待在水中,平日只缓慢游动于长有大量可食用植被的浅水地区间。珊瑚蛇也如一般眼镜蛇一样,长有一对尖锐的管沟牙,可咬紧对手并注射毒液,但珊瑚蛇的尖牙较为短小,而且固定在颚骨上,不能作出大幅度外露以进行侵略性咬击。由于珊瑚蛇的毒性稍逊于一般眼镜蛇,令对手失去活动能力所花的时间也较慢,所以它们在咬着对手时通常会紧咬不放,保持姿势,让注射入对方身上的毒液能慢慢发挥功效。珊瑚蛇并不属于容易发动咬击的蛇类,大部分咬伤人类事件都是因为它们受到突然的挟制,一时受惊所作出的自然反应才会导致。珊瑚蛇品类众多,分布及栖息习性同样有着很大的差异。珊瑚蛇属、细尾珊瑚蛇属及拟珊瑚蛇属的蛇类,分布在美国诸州份间,包括北卡罗来纳州、路易斯安娜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阿利桑那州,也分布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附近。珊瑚蛇多栖息于干燥及偏干燥地区,包括树林、草原、沙漠矮树丛与及农地等。它们多聚居于海拔1800米以内的高度,亦常见于岩石地带。在美国,珊瑚蛇的毒素对人类的威胁,仅次于响尾蛇。不过,目前为止,珊瑚蛇咬伤人以致中毒甚至夺命的事件仍少有听闻。这是因为珊瑚蛇本质上不接近人类,分布地也多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区。当它们面对人类时,如情况许可多会选择逃逸,向人类进行咬击只是最后的手段。另外,珊瑚蛇的尖牙较为短小,很少能为人类带来严重的伤口,也不会造成大量出血。然而,当被珊瑚蛇咬伤后,仍应谨慎处理并即时接受适当治疗。珊瑚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会麻痹生物的呼吸器官,令生物呼吸系统受到破坏,最终引致死亡。而要救护一名被珊瑚蛇咬伤中毒的人,往往要动用大量的抗毒血清,可想像珊瑚蛇毒性之烈。
相关
- 林奈氏分类系统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腺热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英语: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缩写“IM”,别名mono、glandular fever、Pfeiffer's disease、Filatov's disease)是一种由EB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大部分人
- 长期照护长期照护(英语:Long-term care,简称LTC),是一种协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长期无法自理的病患,满足各式各样医疗与非医疗需求的服务。长期照护通常会提供看护与非技术性照护,例如
- 行性脊柱性肌萎缩症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英语: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写为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最终造成死亡。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里的某种蛋白质
- 准性生殖准性生殖(英语:parasexual cycle)又称类有性生殖、拟有性生殖,是某些真菌特有的一种生殖机制,菌丝或酵母菌进行胞质融合与核聚变(英语:Karyogamy)后,不进行减数分裂,亦不形成子实体与
- 俄克拉何马州坐标:35°30′N 98°00′W / 35.5°N 98°W / 35.5; -98俄克拉荷马州(切罗基语:ᎠᏍᎦᏯ ᎩᎦᎨᏱ,转写: Asgaya gigageyi,或者ᎣᎦᎳᎰᎹ(音译自英语);波泥语:Uukuhuúwa;卡育加语:Ga
- 跗骨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在四足类动物中,跗骨(英语:Tarsus)指的是足部由七个突出的骨骼构成的集合,位于跖骨和下肢胫骨和腓骨的下端,属于短骨。人类最大的跗骨是跟骨
- 昏迷指数昏迷指数(Coma Scale、CS),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标,现今用的最广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此指数是由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
- 圣灵圣灵(古希腊语:Ἅγιον Πνεῦμα,天主教称为圣神,译自希伯来文“Ruah”) 是在旧约中就存在的,耶和华对摩西说:“嫩的儿子约书亚是心中有圣灵的;你将他领来,按手在他头上,使他站
- 肘肘是指手臂中部,连接上臂与前臂的铰链关节——肘关节附近的区域。有三块骨头与肘关节相连:上臂的肱骨、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肘尖的突出物是尺骨鹰嘴,而肘内部的外表构造称为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