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主义

✍ dations ◷ 2025-02-23 07:36:13 #扩张主义
扩张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国家对外的政治政策,旨在通过单独或者兼用军事、外交及移民等手段,从而达到增加本国领土、殖民地或者主权,宣示霸权和扩大本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影响的效果。扩张主义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历史记录显示人类历史上许多最早的文明国家都从事了扩张活动,古埃及在公元前19世纪即从事征伐努比亚的军事活动,以占领努比亚的黄金产地;古希腊文明曾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建立许多商业殖民地;隶属两河文明的阿卡德人在征服了苏美人之后曾远征叙利亚;甲骨文亦记载了殷商力图向东扩张领土,与东夷之间频繁的战争。尽管人类历史上相当多数的战争与扩张领土有关,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争行为都可归类于扩张主义。例如,公元前771年,犬戎部落攻入西周都城,洗劫一空后撤离,并未占据西周领土。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犬戎部落从事游牧经济,对于无法作为草场的领土没有征服欲望。扩张主义被许多历史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处于国力强盛状态下的国家采用,其可能的原因是扩张可以从外部带来新的领土、人民和资源,因而可以通过税收、掠夺等方式直接增进国家的财富;其次,当一个政权实现了对其它民族、国家或者新的土地的征服,常常可以增加政权的威望,当本国人民以征服者姿态出现在异邦土地上时,经常增进了本国人民的团结和对当政集团的拥护,从而巩固了政权对内的统治。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确立了“大小各国平等权利”和“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等原则。 原则上,领土扩张,尤其是通过军事征服获取新领土不再被国际社会认可为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只有因自卫而使用武力才被认为是符合国际法的。 尽管如此,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等大国仍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影响力,力图操纵和控制其它国家,在一些地区,为了将它国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上述政治现象可以看作是扩张主义传统在现代国际政治中遗留的表现。

相关

  • 嗜中性白血球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微管微管(英语:Microtubule)是细胞骨架的一个组成部分,遍布于细胞质中。微管蛋白的这些管状聚合物可以增长长达50微米,具有25微米的平均长度,并且是高度动态的。微管的外径约为24纳米,
  • 斑蝥斑蝥,又可写作斑蟊。中文世界中,斑蝥所指称的生物一直有所混淆,有的人用于指称虎甲虫,有的用于芫菁科,由于芫菁含有药性成分──斑蝥素(芫菁素),故中药里头的斑蝥无疑是指芫菁。但在
  • 凯尔特语族凯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古时曾在西欧广泛使用,但今日使用此族语言的人口只存在于不列颠群岛上的一些地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主要存在着四个族群,至于如何分
  • 锝-99m锝-99m是锝-99的核同质异能素。化学符号是Tc-99m,半衰期为6小时。占全世界医疗用放射性元素的80%,其中90%用于扫描诊断,像是单光子电脑断层扫描(英语: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
  • 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国外奖励: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俄语: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苏联航天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
  • 毛卷层云毛卷层云(学名:Cirrostratus fibratus,缩写: Cs fib ),是卷层云的一种。毛卷层云形似纤维状的面纱,云体上能见细薄的条纹。毛卷层云可以自毛卷云发展而来,在更少的情况下也可由密卷
  • 法式面包法式长棍面包(法语:baguett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
  • 刺革菌目锈革孔菌科 Hymenochaetaceae Repetobasidiaceae 裂孔菌科 Schizoporaceae地位未定(属):锈革孔菌目(学名:Hymenochaetales),又称刺革菌目,是伞菌纲的一目。这一目是基于分子系统发生
  • CYP305M2细胞色素P305M2(CYP305M2,旧称LM16181)是飞蝗的一种细胞色素P450,于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的细胞色素P305A(CYP305A)较为接近。CYP305M2可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