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

✍ dations ◷ 2025-04-03 10:49:57 #调味料
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洒下的盐;佐料则是在烹调后调味,即在食用过程中,供以添、蘸、抹、撒等,比如吃面条时添入的辣椒油、吃白斩鸡时的蘸料蒜蓉。从来源上,调味料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例如日本料理中味噌汤所用的柴鱼片)或者合成成分(例如味精)。一些调味料在特定情况下用来作主食或主要成分来食用。例如洋葱也可以为法国洋葱汤等的主要蔬菜成分。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内不同地区的烹饪流派,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调味料为标志。例如兴渠仅在印度部分地区使用。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和文化中最常见的调味料是食盐。各个地区可以用不同的调味料达到异曲同工的结果,例如东亚的葱和欧洲的洋葱、中国古代的醋和西方古代的酸葡萄汁。同一种调味料在不同地区的用途可以截然不同。肉桂类香料在东南亚(以及意大利某些菜肴中)用来给肉类调味,在欧美则是加入甜品中。在历史上,各地区之间的物产和文化交流也会改变上述习俗。在15世纪之前,中国菜调味的辣味主要靠花椒,欧洲烹饪主要靠胡椒。地理大发现将原产美洲的辣椒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主要的辣味调味料。由此在清代中期,中国确立了主要调味料——辣椒和蔗糖的运用。

相关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小儿急疹小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怀疑是
  • 环孢素环孢素(英语:Cyclosporine、Cyclosporine A、Ciclosporin)也称为“环孢菌素”或“环孢霉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抑制剂。它借由抑制T细胞的活性跟生长而达
  • 部分激动剂部分激动剂(英语:partial agonist)可以和某个特定的受体结合并将其激活,但是和完全激动剂相比,它只有部分效能,可以看作是既具有激动剂活性,又具有拮抗剂活性的配体。当完全激动剂
  • 脂肪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又称脂肪烃,是指结构上不含苯环或其它芳香环的烃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相对。有机化学中,碳氢化合物被划分为两类: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指含有苯环
  • 拉玛泽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单倍群O-M175单倍群O-M175(英语:Haplogroup O-M175)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主要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源于单倍群NO。单倍群O首次出现于距今约3万年前,出现地为东南亚或东亚,是单倍群NO-M214
  • 妄想性障碍妄想症(英语: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对于妄想症的概念,曾使用偏执狂一词。现
  • 傈僳竹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资源描述框架资源描述框架(英语: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缩写:RDF),是万维网联盟(W3C)提出的一组标记语言的技术规范(英语:Specif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基于XML语法及XML Schem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