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萨日

✍ dations ◷ 2025-02-23 15:27:08 #吉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年,蒙古族节日,巫觋宗教

查干萨日(蒙古语:Цагаан сар / ᠴᠠᠭᠠᠨ ᠰᠠᠷᠠ,意译为“白月”,即正月,又称为白节、白月节)是蒙古族的新年,也是蒙古族每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古代蒙古族以草木纪年,每年在水草丰美、牛奶香纯的秋季过新年,并以八月二十八日为年终,在这一天举行秋祭。“查干萨日”是八月之后的第一个月,也是每年岁首的第一个月,称为“奶酪月”。由于蒙古语中把奶酪称为“查嘎”,派生为形容词“查干”(意为“白”),故这个月便称作“查干萨日”。

后来在十三世纪时,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忽必烈将新年从秋季改为了农历正月。马可波罗曾在其游记中记载过当时蒙古新年的盛况。虽然纪年方式发生了改变,不过“查干萨日”这一名称却一直保留至今。

时至今日,中国蒙古族过的查干萨日与中国农历春节的日期相同。而蒙古国查干萨日的日期则与藏历新年相同。不过蒙古天文历法界对于是该继续沿用藏历计算方法还是采用中国农历方法一直存在争论。

相关

  • 理查德·舍勒理查德·舍勒(英语:Richard Scheller,1953年10月30日-),美国神经科学家1982年至2001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授,后加入基因泰克公司担任研究和早期发展执行副总裁。他于1989年获艾伦·T
  • 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英语:Autopilot)是一种经由机械、电子仪器、液压系统、陀螺仪等,做出无人操控的自动化驾驶。常用在飞行器、船舰及部分的铁路列车。公路交通工具的自动驾驶仍在研究开
  • 郑晓静郑晓静(1958年5月-),女,生于湖北武汉,籍贯浙江乐清,中国力学家,兰州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起任兰州大
  • 海底生物底栖生物是指任何在海底或海床附近的生命,在希腊语有“海的底部”的意思,有的时候底栖生物也会只在湖底或河底的生物,因此也属于淡水生物学的一环,典型的栖地生物有海星、蚌类、
  • Aspidosperma见文中白坚木属是开花植物夹竹桃科中的一属,包含物种如下:
  • 海事博物馆海事博物馆(葡萄牙语:Museu Marítimo,英语:Maritime Museum)是一所位于澳门妈阁庙前地1号以海事及航海为主题的博物馆。澳门曾于1919年设立海事及渔业博物馆,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 海因里希十四世 (罗伊斯-科斯特利茨)亨利十四世(Heinrich XIV,1955年7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已废黜的罗伊斯亲王继承人,罗伊斯王室家族族长,称:罗伊斯亲王,罗伊斯-科斯特利茨亲王,普劳恩伯爵与领主,格莱茨、罗本施泰因、
  • 罗然奥尔加·洛莫娃(捷克语:Olga Lomová,1957年5月31日-),又译奥尔佳·罗莫娃,中文名罗然,是捷克汉学家,翻译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东方研究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她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
  • 卢卡·德贾恩克卢卡·德贾恩克(克罗地亚语:Luka Džanko;塞尔维亚语:Лука Џанко;1945年8月23日-),少将,安特·戈托维纳的下属,参加过克罗地亚独立战争、风暴作战。2002年,遭到国际刑事法庭调
  • 谢特·卡姆斯谢特·卡姆斯(爱沙尼亚语:Gert Kams;1985年5月25日-)是一位爱沙尼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右中场。他现在效力于爱沙尼亚足球甲级联赛球队弗罗拉足球俱乐部。他也代表爱沙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