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拔虎

✍ dations ◷ 2025-08-17 16:10:22 #1858年出生,1906年逝世,平定省人

曾拔虎(越南语:Tăng Bạt Hổ/曾拔虎;1858年7月19日-1906年),本名曾允文,号田八(越南语:Điền Bát/田八),越南爱国志士。

曾拔虎是平定省人,嗣德十一年(1858年)出生。咸宜元年(1885年),勤王运动爆发。曾拔虎在平定山区招募士兵,起兵响应勤王。平定一带的反法义军在枚春赏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曾拔虎也隶属枚管辖,负责维持平定北部一带的安全。

殖民政府派阮绅和陈伯禄镇压平定义军。同庆元年(1886年)初,曾拔虎与阮绅作战失利。次年(1887年),再次失利。起义失败后,曾拔虎途径老挝、暹罗前往中国,后又到过俄罗斯和日本。曾拔虎在日本寻求帮助,并因此结识了犬养毅、大隈重信等人。

成泰十六年(1904年),曾拔虎经海防,前往广南省。在那里,经由阮小罗介绍,与潘佩珠和强㭽认识,并参与组建维新会。次年(1905年)初,潘佩珠与邓子敬前往日本组织东游运动。而曾拔虎留在国内四处奔波,宣传、组织青年参加东游运动。阮权、阮尚贤、梁文玕皆因此与曾拔虎相识。梁文玕更是在了解东游运动后,立即与儿子梁玉眷前往日本。

成泰十八年(1906年),曾拔虎在从广南到顺化的途中生病,最终在香江上的一条船上去世。

武伯合等同志们将曾拔虎葬在世赖社。1956年,又改葬在潘佩珠墓区内。

相关

  • 单磷酸脱氧鸟苷去氧鸟苷单磷酸(Deoxyguanosine monophosphate,dGMP)是一种结构与鸟苷单磷酸相似,但五碳糖的2号碳上少了一个-OH基的分子,并由单一的氢原子取而代之。
  • Ysub2/subOsub3/sub氧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2O3。它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碱,溶于酸和醇。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而变质。以褐钇铌矿为原料
  • 甘草酸甘草酸(Glycyrrhizin,或glycyrrhizic acid,glycyrrhizinic acid)是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的主要甜味成分。在结构上是一种皂苷。可用作食品和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和凝胶形成剂。
  • 1772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索伦霍芬索伦霍芬(Solenhofengraphic)是一处位于德国南部的著名采石场,该区生产的石灰岩多呈板状,适于用作屋顶或地板;而又以其颗粒细致,在18世纪还被大量应用在石版印刷,故得印版石石灰岩
  • 飞跃比弗利杰森·普雷斯利(Jason Priestley) (1990-1998) 香侬·陶荷提(Shannen Doherty) (1990-1994) 珍妮·加斯(Jennie Garth) 伊恩·齐尔林(Ian Ziering) 姬比奥·卡达尼斯(Gabrie
  • r/K选择理论r/K选择理论(r/K selection theory)是二十世纪生态学上一个有关生物体如何权衡后代的数量与品质的理论,这个理论需要将性状和自然选择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这两个概念是相对比
  • 黄瓜山遗址黄瓜山贝丘遗址,位于中国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遗址,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5年5月11日。黄瓜山遗址的历史年代为新石器
  • 1970年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0年4月3日至9日在芬兰罗瓦涅米举行。这是芬兰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此次比赛共设七个大项。 *  主办国家/地区(芬兰)
  • 聚环藻属聚环藻属(学名:),又名聚环叠层石属,是已灭绝的一属蓝藻。它们在前寒武纪晚期的热带海洋中十分普遍。聚环藻形成的叠层石中具有锥体、圆柱体等菌落结构,由藻丝与海床中的泥沙聚集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