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

✍ dations ◷ 2025-08-28 15:06:22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印尼语:Taman Nasional Gunung Leuser,或称列尤择山国家公园、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面积8,303平方千米(3,206平方英里),横跨北苏门答腊省和亚齐特区,分别各占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国家公园以勒塞尔火山为名,1984年列为东盟遗产公园。2004年,它与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一起以“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名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2011年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成立于1980年3月6日,面积830,268.95公顷(2,051,639.3英亩),当时由数个规模较小的自然保护区集合而成。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长150千米,宽100多千米,由陡峭、几乎人迹罕至的山地地形组成,国家公园的海拔由0米至3,381米,约40%海拔超过1,500米,主要集中于国家公园的西北部,园区内南边约12%海拔低于600米。勒塞尔火山(高3,119米)是勒塞尔山脉的第三高峰。阿拉斯河(英语:Alas River)贯穿公园,将公园分为东西两半。。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是苏门答腊猩猩(学名:)仅存的两个栖息地之一。1971年赫尔曼•赖克森(Herman Rijksen)建立了克坦贝(Ketambe)研究站,以研究苏门答腊猩猩。国家公园内发现的其他哺乳动物有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犀、合趾猿、白掌长臂猿、豚尾猕猴、托马斯叶猴(英语:Thomas's langur)、苏门答腊羚羊(英语:Sumatran serow)、水鹿和豹猫。国家公园内大约有350种鸟类,包括马来犀鸟、大眼斑雉;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以蛇为主,估计有 190种;昆虫以蝴蝶为主。

研究人员在2011年7月园区内放置28个摄像头,在6个月期间内发现1公、6母,共7头苏门答腊犀牛,推测园区内不超过27头苏门答腊犀牛。2012年估计苏门答腊犀牛在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总数约为200头,为1997年数量的一半。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雨林,约有4,000种植物,包括3种大花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阿诺尔特大花草(学名:)、巨花魔芋(学名:)为苏门答腊特有植物。同时该地区为印度尼西亚仅存的低地龙脑香林,这里的龙脑香树最高可达70米。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地处偏远,游客可由从北苏门答腊省首府棉兰出发,前往武吉拉旺(英语:Bukit Lawang)或唐卡汉(Tangkahan)。武吉拉旺位于北苏门答腊省冷吉县,位于棉兰市西北方86千米处,当地有苏门答腊猩猩保育中心,亦为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主要入口之一。

唐卡汉地处偏远,从北苏门答腊省首府棉兰至唐卡汉约需7到8小时车程,途中路况不好,有很多地方为泥土路。估计每年约有4,000名外国游客和40,000名印度尼西亚游客到访,当地有简陋的旅馆,但有时没有电力供应。当地设有唐卡汉游客中心,提供各类旅游行程,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是骑大象穿越森林。

唐卡汉主要的旅游活动为观赏猩猩等野生动物,专家认为对环境冲击较低的生态旅游可以提供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可持续、非消耗的经济收入,从而提供当地民众保护园区的强大动力。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源有逐渐渐少趋势,有几条河流一年中的部分时间完全干涸。另外由于森林砍伐,将土地做为其他用途,当地的干旱与洪水变得更加频繁,且更具破获性。1995年11月,冷吉县政府修建一条道路连接公园内的飞地萨波巴东(Sapo Padang);1997年8月,居住在萨波巴东的家庭提交油棕园开发案,获冷吉县政府同意。为了进行开发清理了42.5平方千米土地,对于国家公园的森林造成严重破坏;1998年5月,因缺水使得超过5,000公顷的水稻田停止种植;同年6月,当地林业主管单位发布法令,萨波巴东在法律上不再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导致道路建设期间森林进一步遭到破坏,另外公园内有非法采伐。

1999年,两个非政府组织向棉兰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但法律程序并无法阻止在国家公园内继续进行大规模砍伐、兴建道路和种植油棕的计划。估计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以21,000 公顷的速度消失;2000 年12月,洪水夺走至少190人的生命,并使66万人无家可归,亚齐特区经济损失约9,000万美元。当地主要产业为农业,橡胶与油棕为重要经济作物,大部分低地森林均已开垦以种植经济作物,但近年作物产量有逐渐下滑趋势。主要原因为土壤侵蚀、干旱、洪水、杂草的增加等,推测与森林被大量砍伐有很大关系。

有许多人非法居住在国家公园内,很多是因天灾失去家园或暴力胁迫(如自由亚齐运动)而流落于此。2010年12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将26个家庭、共计84人从国家公园搬迁至南苏门答腊的穆西班尤辛县(英语:Musi Banyuasin Regency)。

2004年6月至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召开,由印度尼西亚申报的项目“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经大会通过登录为世界遗产,“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在名单之中,编号为1167-001号。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2011年起至今,因非法森林采伐、农业侵占、偷猎、修建道路破坏环境等因素,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印尼文) 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92:婆罗浮屠寺庙群(婆罗浮屠 · 曼都寺 · 帕翁寺) · 593: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 · 642:普兰巴南寺庙群 · 1194:巴厘省文化景观:以苏巴克为三界和谐哲学的载体1610: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

608: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 · 609:科莫多国家公园 · 955:洛伦茨国家公园 · 1167: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 · 布吉克尼西士巴拉国家公园 · 巴瑞杉西拉坦国家公园)

相关

  • 筝族乐器是东亚地区一类半筒状箱型齐特琴类(box zither)拨弦乐器,上有可移动的弦柱(或称雁柱),移动雁柱即可调校音高,包括有中国的古筝(中国筝)、日本的和筝、朝鲜的伽倻琴、越南的弹
  • 尼德兰人的血脉《尼德兰人的血脉》(荷兰语:Wien Neêrlands Bloed)又译《荷兰人血统》,是荷兰1815年至1932年间的国歌。1815年,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荷兰王国,并开始探讨征集新国歌。早在荷兰共和
  • 女同志乌托邦女同性恋乌托邦(Lesbian utopia)是一个想像的群体国度,这个国度中完全没有男性而只有女性,而在任何事务也都不需依赖男性。这一个纯女性国度概念的源起,是出于希腊神话中的亚马逊
  • 照三归端照三归知又称照三归端,为黄侃所提出之古代汉语音韵学规律。即中古汉语的照系三等.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英语:Genital warts),也称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称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菜花状肉芽,常发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
  • 属下阶层属下或属下阶层,又译作底层,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论述阶级斗争时,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而用来代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概念。属下(subaltern)也可以与“属下的(subordinate)”或“
  • 佐伊·安·奥尔森佐伊·安·奥尔森(英语:Zoe Ann Olsen,1931年2月11日-2017年9月23日),美国女子跳水运动员。她曾代表美国参加1948年和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比赛,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 汪洋汪洋可以指:
  • 美国国家毒物计划美国国家毒物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NTP)是由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进行的一项跨部门计划,合作的部门包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国家毒物研究中心及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本计划的目的是公部门间的协调、评估及建立毒理学报告,报告纪录了化学品是否为具遗传基因毒性、致癌物或对人类健康及生活环境具潜在危害性。美国国家毒物计划的总部位于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
  • 夏娃的挑逗夏娃的挑逗(英语:Eve teasing)是流传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的谚语。该词被印度媒体广泛使用,以避免描述性犯罪的细节。在南亚,夏娃的挑逗最早于1950-1960年代就出现在报章上,在印度、孟加拉的媒体和警方广泛使用,以避免触犯这些国家的保守文化。而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则是一种猥亵行为的指控。2011年1月,孟加拉高等法院判决"夏娃的挑逗"一词带有藐视的含意。记者来鸿:在印度遭遇“夏娃的挑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