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 dations ◷ 2025-10-17 18:12:11 #修辞,隐喻

一个隐喻或者暗喻是用在比较两个无关事物,制造的一个修辞的转义。通常,第一个事物不可以被描述成作为第二个物体。以这种方法,第一个对象不可能很容易用第二物体来描述。不过,隐喻是总描述一物体的特性;有时使用它完全是由于审美原因。

有些人(通常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有认知上的功能,但有些人认为认知类的隐喻以类比一词替代来较为恰当。

据信所有的人类语言都使用隐喻和修辞,使用隐喻和修辞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

隐喻在希腊文中原意“转换”。希腊辞源“μετά ”(之间)及“φέρω ”(带有)之意。因此,隐喻在英文中就有其隐喻式的意涵,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

有趣的是,现代希腊文中,“metaphor”是被用来指把行李移到马车或电车上的载运工具;所以在希腊机场的访客会发现他们用“metaphor”来运送行李。

隐喻存在于最早的书写文本,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开始:

在此例中,诗人的朋友被比喻成一只骡和一个伙伴,表示诗人在他朋友的身上没看到了这些特质。

I. A. Richards 1936年的著作《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指出,隐喻的组成有三部分:1.喻体Tenor(英语:Tenor (linguistics)),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题;2.喻依(vehicle),指的是用来描述意义的凭借;3.喻词,指用来连结喻体和喻依的补助词。

这句莎士比亚名言是隐喻的好例子。莎翁说,世界被用来与舞台作比较,其目的是用“舞台”较通俗的意义来描述“世界”这个概念,与中国人说的“人生如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此例中,“世界”是喻体(tenor)而舞台是喻依(vehicle);而“男人”与“女人”是第二层次的喻体,“演戏的人”则是用来描述“男人”与“女人”的凭借,“是”则是喻词。

第三句则将凭借中的属性投射到喻体上。喻体与喻依类似或相同的属性就是联系两者的地基(ground)。例如,在“人生如戏”的隐喻当中,人生是喻体,戏是凭借,而“生、死”和“出场、下场”就是连结两者的地基。

凡是看到句中存在“是、为、乃......”即可能属于隐喻

例:

明喻similie(英语:similie)跟隐喻类似,两者都是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作比较。但隐喻是不直接的比较,而明喻则以“像是”或“比较”等字眼明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因此,隐喻有较强的宣示意涵,即将主体与载体画上等号,较可能造成意义上的混淆;但明喻则明白指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关系。

转喻metonymy(英语:metonymy)或假喻(中文修辞)类似于同义字的取代。转喻不是将载体的某特质转移到主体上,而是以本来就存在的关联指出来。例如“过尽千帆皆不是”诗句中以“帆”喻“船”的方法。

寓言allegory(英语:allegory)是散文或诗章的延伸,具有意在言外的特性。例如伊索寓言。可以称之为较婉转的一类隐喻。

相关

  • 狂犬病狂犬病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在暴露于病毒(例如被狗或蝙蝠咬)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在接种三剂后可以有长期的免
  • 持久自由军事行动持久自由行动(英语: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是美国及其盟国所组成的联军,自2001年起开始执行、一连串针对基地组织和对该组织进行庇护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所采取之军事行动的
  • 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缩写GNH,也称国民幸福指数,宗喀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
  • 2010年人口普查阿根廷国家统计与普查研究所(西班牙语: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s, INDEC),阿根廷政府组成中负责收集汇总统计数据的部门。阿根廷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统计机构为
  • 亚磷酸亚磷酸,分子式 H3PO3,是磷的其中一种含氧酸,是二元弱酸。另外还有磷酸(H3PO4)和次磷酸(H3PO2)。亚磷酸的酸酐为三氧化二磷。H3PO3 以HP(O)(OH)2这种形式描述比较好。此物质会与P(OH
  • 安马沙利克岛安马沙利克岛(丹麦语:Ammassalik Ø、格陵兰语:Ammassalik)是格陵兰东南部的岛屿,位于大西洋,座标位置65°43′N 37°35′W / 65.717°N 37.583°W / 65.717; -37.583,面积772平方
  • 佩涅罗珀 (小说)《佩涅罗珀》是玛格丽特·爱特伍创作的中篇小说。它出版于2005年,是坎农格特神话丛书(当代作家改写的古代神话)系列中的一本。书中,佩涅罗珀追忆了在奥德赛中发生的事件,在阴间(哈
  • 保罗·哈吉斯保罗·哈吉斯 (英语:Paul Edward Haggis,1953年3月10日-) 是一名加拿大编剧、电影导演和监制。早期他出品和导演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美国和加拿大剧集。1953年他生于加拿大伦敦,
  • 亚沙尔·凯末尔 ("Ballads"; debut)Prix du Meilleur Livre Etranger 1979 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 1982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官勋位 198
  • 罗曼·维克秋克罗曼·格里戈里耶维奇·维克秋克(俄语:Рома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Виктюк,1936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7日),俄罗斯及乌克兰戏剧导演、编剧。1936年生于利沃夫。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