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 dations ◷ 2025-05-20 23:01:52 #修辞,隐喻

一个隐喻或者暗喻是用在比较两个无关事物,制造的一个修辞的转义。通常,第一个事物不可以被描述成作为第二个物体。以这种方法,第一个对象不可能很容易用第二物体来描述。不过,隐喻是总描述一物体的特性;有时使用它完全是由于审美原因。

有些人(通常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有认知上的功能,但有些人认为认知类的隐喻以类比一词替代来较为恰当。

据信所有的人类语言都使用隐喻和修辞,使用隐喻和修辞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

隐喻在希腊文中原意“转换”。希腊辞源“μετά ”(之间)及“φέρω ”(带有)之意。因此,隐喻在英文中就有其隐喻式的意涵,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

有趣的是,现代希腊文中,“metaphor”是被用来指把行李移到马车或电车上的载运工具;所以在希腊机场的访客会发现他们用“metaphor”来运送行李。

隐喻存在于最早的书写文本,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开始:

在此例中,诗人的朋友被比喻成一只骡和一个伙伴,表示诗人在他朋友的身上没看到了这些特质。

I. A. Richards 1936年的著作《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指出,隐喻的组成有三部分:1.喻体Tenor(英语:Tenor (linguistics)),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题;2.喻依(vehicle),指的是用来描述意义的凭借;3.喻词,指用来连结喻体和喻依的补助词。

这句莎士比亚名言是隐喻的好例子。莎翁说,世界被用来与舞台作比较,其目的是用“舞台”较通俗的意义来描述“世界”这个概念,与中国人说的“人生如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此例中,“世界”是喻体(tenor)而舞台是喻依(vehicle);而“男人”与“女人”是第二层次的喻体,“演戏的人”则是用来描述“男人”与“女人”的凭借,“是”则是喻词。

第三句则将凭借中的属性投射到喻体上。喻体与喻依类似或相同的属性就是联系两者的地基(ground)。例如,在“人生如戏”的隐喻当中,人生是喻体,戏是凭借,而“生、死”和“出场、下场”就是连结两者的地基。

凡是看到句中存在“是、为、乃......”即可能属于隐喻

例:

明喻similie(英语:similie)跟隐喻类似,两者都是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作比较。但隐喻是不直接的比较,而明喻则以“像是”或“比较”等字眼明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因此,隐喻有较强的宣示意涵,即将主体与载体画上等号,较可能造成意义上的混淆;但明喻则明白指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关系。

转喻metonymy(英语:metonymy)或假喻(中文修辞)类似于同义字的取代。转喻不是将载体的某特质转移到主体上,而是以本来就存在的关联指出来。例如“过尽千帆皆不是”诗句中以“帆”喻“船”的方法。

寓言allegory(英语:allegory)是散文或诗章的延伸,具有意在言外的特性。例如伊索寓言。可以称之为较婉转的一类隐喻。

相关

  • 感受器感受器(英语:Sensory receptor)也译作感觉接受器,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听觉系统/听觉
  •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Gauss' law)表明在闭合曲面内的电荷分布与产生的电场之间的关系:此方程是卡尔·高斯在1835年提出的,但直到1867年才发布。高斯定律在静电场情况下类比于应用在磁场学的
  • 时间膨胀时间膨胀是一种物理现象:两个完全相同的时钟之中,拿着甲钟的人会发现乙钟比自己的走得慢。这现象常被说为是对方的钟“慢了下来”,但这种描述只会在观测者的参考系上才是正确的
  • 乌德盖人乌德盖人(俄语:Удэгейцы)是生活在黑龙江支流的乌苏里江东岸、东至日本海沿岸的民族,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他们自称“乌德盖”,意为“林中人”,在清朝
  • 巴尔多禄茂巴多罗买或译巴托罗缪(天主教译为巴尔多禄茂),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巴多罗买一名(希腊文“Βαρθολομαίος”,转写为“Bartholomaios”)源于亚兰文,意即“多罗买之子”。
  • 传统性爱传统性爱(conventional sex)或香草性爱(vanilla sex)在西方文化是指部分族群或次文化中认为最泛用的人类性行为,一般是指不包含BDSM或恋物癖等的性行为,有时也会有此一词语描述平
  • 中美洲火山弧中美洲火山弧是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火山带,包括危地马拉、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交界,全长1,500公里,因加勒比板块的西侧的隐没带而形成。中美洲火
  • 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服务器是指一种把每个请求作为与之前任何请求都无关的独立的事务的服务器。无状态的设计简化了服务器端的设计,不必动态分配存储空间以处理进行中的会话。如果客户端在
  • 巴尔纳拉巴尔纳拉(Barnala),是印度旁遮普邦Sangr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639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6397人,其中男性52477人,女性43920人;0—6岁人口11979人,其中男6650人,女5329人;识字
  • 元史本证《元史本证》,清人汪辉祖撰,50卷。钱大昕有序。《元史本证》指出《元史》的诸多歧误共3700余条,分证误、证遗、证名三部分,包括“证误”共23卷1800余条,“证遗”共13卷10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