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 dations ◷ 2025-02-24 01:13:19 #修辞,隐喻

一个隐喻或者暗喻是用在比较两个无关事物,制造的一个修辞的转义。通常,第一个事物不可以被描述成作为第二个物体。以这种方法,第一个对象不可能很容易用第二物体来描述。不过,隐喻是总描述一物体的特性;有时使用它完全是由于审美原因。

有些人(通常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有认知上的功能,但有些人认为认知类的隐喻以类比一词替代来较为恰当。

据信所有的人类语言都使用隐喻和修辞,使用隐喻和修辞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

隐喻在希腊文中原意“转换”。希腊辞源“μετά ”(之间)及“φέρω ”(带有)之意。因此,隐喻在英文中就有其隐喻式的意涵,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

有趣的是,现代希腊文中,“metaphor”是被用来指把行李移到马车或电车上的载运工具;所以在希腊机场的访客会发现他们用“metaphor”来运送行李。

隐喻存在于最早的书写文本,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开始:

在此例中,诗人的朋友被比喻成一只骡和一个伙伴,表示诗人在他朋友的身上没看到了这些特质。

I. A. Richards 1936年的著作《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指出,隐喻的组成有三部分:1.喻体Tenor(英语:Tenor (linguistics)),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题;2.喻依(vehicle),指的是用来描述意义的凭借;3.喻词,指用来连结喻体和喻依的补助词。

这句莎士比亚名言是隐喻的好例子。莎翁说,世界被用来与舞台作比较,其目的是用“舞台”较通俗的意义来描述“世界”这个概念,与中国人说的“人生如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此例中,“世界”是喻体(tenor)而舞台是喻依(vehicle);而“男人”与“女人”是第二层次的喻体,“演戏的人”则是用来描述“男人”与“女人”的凭借,“是”则是喻词。

第三句则将凭借中的属性投射到喻体上。喻体与喻依类似或相同的属性就是联系两者的地基(ground)。例如,在“人生如戏”的隐喻当中,人生是喻体,戏是凭借,而“生、死”和“出场、下场”就是连结两者的地基。

凡是看到句中存在“是、为、乃......”即可能属于隐喻

例:

明喻similie(英语:similie)跟隐喻类似,两者都是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作比较。但隐喻是不直接的比较,而明喻则以“像是”或“比较”等字眼明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因此,隐喻有较强的宣示意涵,即将主体与载体画上等号,较可能造成意义上的混淆;但明喻则明白指出主体与载体之间的比较关系。

转喻metonymy(英语:metonymy)或假喻(中文修辞)类似于同义字的取代。转喻不是将载体的某特质转移到主体上,而是以本来就存在的关联指出来。例如“过尽千帆皆不是”诗句中以“帆”喻“船”的方法。

寓言allegory(英语:allegory)是散文或诗章的延伸,具有意在言外的特性。例如伊索寓言。可以称之为较婉转的一类隐喻。

相关

  • 客观性客观性是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指从不同观点或角度来思考或判断某件事物的合理性,一个事物不受主观思想或意识影响而独立存在的性质,跟“主观性”相对应。客观的事实,不受人的思想
  • 生质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是用未加工过的或者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来的一种被认为是环保的生质燃料。这种生物燃料可以像柴油一样使用。生产生物柴
  • 范氏副叶鲹范氏副叶鲹(学名:),又名大尾鲹、甘仔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副叶鲹属下的一个种,为热带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及半咸水域,栖息在沿岸礁石区浅水域,成群活动,以虾子、桡脚类
  • 邓铁涛邓铁涛(1916年11月6日-2019年1月10日),男,广东开平人,中国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2019年1月10日凌晨六点06分逝世,享寿104岁,追悼
  • 尸变 (2013年电影)《尸变》()是2013年上映的美国奇幻恐怖电影,由乌拉圭导演费德·阿瓦雷兹执导,珍·莉薇及希洛·费尔南德兹主演。本片改编自同名电影——1981年上映山姆·雷米的成名作品。有毒瘾
  • 直江兼续山形县米泽市的松岬神社、林泉寺 父:樋口兼豊 直江兼续(1560年-1620年1月23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之文武兼备的才将。父亲是长尾政景的家臣樋口兼丰;先
  • 藤崎慎吾藤崎慎吾(1962年3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的SF作家、散文作家。本名远藤慎一。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入海口环境科学专业硕士毕业。
  • 百利 (3M)百利(英文:Scotch-Brite),是3M公司的一系列清洁用品品牌名称,原本产品线使用聚丙烯纤维制成,其后也用到氧化铝作为材料。
  • 巴西文学院巴西文学院(葡萄牙语:Academia Brasileira de Letras,缩写为ABL)是一个巴西文学非盈利社会组织,于19世纪末模仿法兰西学术院成立。根据其章程,巴西文学院负责管理巴西的“国家语言
  • 前景化前景化(英文:foregrounding,音标:/'for,graʊndɪŋ/),也称凸写,与背景(background),自动化(automation)和常规(convention)相对应。是文体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即关键的主题在行文时列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