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 dations ◷ 2025-02-24 00:36:50 #1918年出生,2001年逝世,墨西哥作家,墨西哥演员,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西班牙语:Juan José Arreola,1918年9月21日-2001年12月3日)是墨西哥的作家、编辑、学者。他被视为其中一名最早脱离现实主义的拉丁美洲作家,在墨西哥中创作实验性短篇小说的一名先驱,为当地文坛的一众作家带来启示。

阿雷奥拉生于古斯曼城。父母分别为菲利佩·阿雷奥拉(Felipe Arreola)及维多利亚·祖尼加(Victoria Zúñiga),他在十四名兄弟中排行第四。他自三岁于哈利斯科州的圣弗朗西斯科学校(西班牙语:Colegio de San Francisco)求学,并开始建立对文学的兴趣。并从1930年起便进行装订工作。15岁时他已阅读了波特莱尔、惠特曼、路德维希、乔万尼·帕皮尼(英语:Giovanni Papini)、马瑟·施沃布(英语:Marcel Schwob)等人的著作。

1937年往墨西哥城于美术学院(西班牙语:Escuela Teatral de Bellas Artes)进修,曾受教于费尔南多·华格纳(英语:Fernando Wagner)。他曾为筹集学费做过各种工作,包括为XEQ电台剧集担任演员。

1939年作为演员与撒维尔·维尧路地亚(英语:Xavier Villaurrutia)共事。同年离开美术学院,替剧作家鲁道夫·尤希格里(英语:Rodolfo Usigli)工作。往塞拉亚未成事后,他于1940年8月回到古斯曼城,翌年便在杂志《El vigía》发表了他第一篇作品《圣誔节之梦》(西班牙语:Sueño de Navidad)。他亦承认这篇作品是受到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影响。

1941那一年他也多次到墨西哥城,并因此而得了肠道感染及便秘的毛病;这更引起了困扰其终生的神经紧张。而留在古斯曼城时,他除了写作外亦有剧团和中学授课的工作。

1943年的《他活着的时候行了善事》(西班牙语:Hizo el bien mientras vivió)是他的成名作。同年他到了瓜达拉哈拉,在安立奎·阿雷奥拉引荐下结识报章《El Occidental》的赞助人豪尔赫·迪普(Jorge Dipp),并展开合作,直至1945年的两年间为该报章写作。

1944年,演员路易·茹韦(英语:Louis Jouvet)在一法国殖民地的邀请下抵达哈利斯科。阿雷奥拉作为其崇拜者拜访了他,并在其帮助下,于1945年获得资助暂往巴黎,并欣赏了多场戏剧表演。期间,阿雷奥拉结识了尚-路易斯·巴侯勒(英语:Jean-Louis Barrault)及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然而由于抑郁及气候问题,他于翌年决定回国。回国后,他在安东尼奥·阿拉托雷(英语:Antonio Alatorre)的推荐下于经济文化基金(英语: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担任翻译、编辑、校订。翻译的作品包括阿尔弗雷德·梅特罗的《复活节岛》、乔治·萨杜尔的《电影:其历史及技巧》、加斯顿·巴蒂及路易·夏万斯的《戏剧艺术》、埃米尔·马勒的《12至18世纪宗教艺术》。同时间他亦于墨西哥学院任职,直至被经济文化基金解聘之后。

1956年,他收到一份管理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资助的剧团的提案。他称其为“诵诗”(西班牙语:Poesía en voz alta),并计划其演出佛多里柯·贾西亚·罗卡、欧仁·尤内斯库、奥克塔维奥·帕斯等人的作品。此剧团冀“揉合传统与创新,回归戏剧述说的本质而不犠牲视觉的美感,只摒弃时行有违严肃的元素。”他也受时任大学校长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所邀,接手1959年9月15日创立的湖屋(英语:Casa del Lago Juan José Arreola)(当时为重要的文化中心,举行开放公众的诗作、音乐、艺术电影的相关活动),直至校长1961年解任而遭撤换。及后他致力于国家艺术总局(英语:Institut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y Literatura)戏剧学院和墨西哥作家中心的教育工作,亦曾受邀往古巴的文化机构美洲之家(英语:Casa de las Américas)。

1964年起他也成为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教授。

其晚年一直受脑积水困扰,至2001年于家中病逝。其妻莎拉.桑琪丝(Sara Sánchez)亦于同年逝世,当时他们的三名子女(Claudia、Orso、Fuensanta)及六名孙子女仍在世。

阿雷奥拉的作品受马瑟·施沃布(英语:Marcel Schwob)、朱利奥·托里(英语:Julio Torri)、卡夫卡、乔万尼·帕皮尼(英语:Giovanni Papini)、波赫士、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影响,文字精炼深刻,亦经常在写作中揉合小说、诗、散文等体裁。他“发展出创作小说的新方法,其文字营造对比、运用寓言、穿插于理性与描象之间,其讽刺隐于其中而不言明。”阿雷奥拉亦自觉其文字精炼,并指出他人性的刻划是借助“轶事以反映其品德及缺陷,该轶事成为记录人的细末的惟一托词。”其作品多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然而他亦有如《铁路扳道工》等反映出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的作品。

其小说常着眼于个体,描写其孤立、寂寞、与人的共处及无法实现的爱情。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从青年的理想形象到女性骇人、夸张的描述及异化、痛苦、死亡的象征,可见爱情为其中心主题。”对女性的这种表现使他亦如朱利奥·托里般被贴上厌女的标签。

阿雷奥拉与阿图罗·里瓦斯(Arturo Rivas)共同创立的月刊,《厄俄斯:哈利斯科文学杂志》(西班牙语:Eos, Revista Jalisciense de Literatura),首发于1943年7月30日。这杂志受到瓜达拉哈拉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Guadalajara)及其他个人赞助。

杂志共出版了四期,皆分为两部分:笔记(西班牙语:Notas)为新书评论,布告(西班牙语:Noticias)则刊登文化和文学的研讨会、工作坊、课程、会议等信息。其创刊号即出版了阿雷奥拉的故事《他活着的时候行了善事》;8月30日的第二期则有诺尔·里瓦斯·塞恩斯(Noel Rivas Sainz)的作品及对何塞·雷武埃尔塔斯(英语:José Revueltas)新书《人类的丧服》的评论;9月30日的第三期为对已故的曼努埃尔·马丁内斯·瓦拉德兹(Manuel Martínez Valadez)的作品的六篇评论;10月31日的第四期包括埃德蒙多·贝兹(Edmundo Báez)的作品及阿雷奥拉的十篇爱情十行诗,后者为其少数诗作之一。

此后,杂志因缺乏适合文章、合作者、资金而停刊,但仍因重要作家的参与而成为重要刊物,尤其是阿雷奥拉由此开始成名。

1945年6月至11月,阿雷奥拉与安东尼奥·阿拉托雷(英语:Antonio Alatorre)合作文学杂志《潘:文学杂志》(西班牙语:Pan, Revista de Literatura)于瓜达拉哈拉的出版,首发于6月1日。此杂志亦是由个人赞助,没有广告或订阅收入。

其创刊号包括阿雷奥拉的《小说片段》(西班牙语:Fragmentos de una novela)及阿图罗·塞恩斯(Arturo Sainz)的作品;7月2日的第二期刊登了胡安·鲁尔福的《我们分到了土地》,使其崭露头角;8月的第三期有阿雷奥拉的《皈依基督教的人》(西班牙语:El converso);9月1日的第四期刊登了拉蒙·洛佩兹·贝拉尔德(英语:Ramón López Velarde)的诗作;10月1日的第五期包括了保罗·瓦勒里的《给朋友的信》;而至11月的第六期时由于阿雷奥拉已抵法国,杂志由安东尼奥·阿拉托雷及胡安·鲁尔福主编,刊登了后者的《马卡里奥》及阿雷奥拉的《给一个补坏鞋子的鞋匠的信》(西班牙语:Carta a un zapatero que compuso mal unos zapatos)、《一首十四行诗》(西班牙语:Un soneto)。

《当代的人》(西班牙语:Los Presentes)由阿雷奥拉与阿方索·雷耶斯(英语:Alfonso Reyes)合作于1950至1953年及1954至1957年连载,纪念墨西哥的一位排印师、编辑伊格纳西奥·顾布里多(西班牙语:Ignacio Cumplido)。阿雷奥拉希望在此收录年轻作家以及成名作家的作品,以呈现文坛流动的全景。当中第二辑仅在三年间发行了71册,其出版的重要文章包括胡利奥·科塔萨尔的《游戏的终结》以及卡洛斯・裴里瑟(英语:Carlos Pellicer)、爱莲娜·波妮亚托斯卡(英语:Elena Poniatowska)的作品。阿雷奥拉惟一的戏剧作品,以帝国大厦的撞机事件为主题的《每个人的时间》(西班牙语:La hora de todos,1954)亦在此发表。

阿雷奥拉主编的《独角兽笔记》(西班牙语:Cuadernos del Unicornio)自1958年6月28日至12月30日连载。当时它于马德罗书店(西班牙语:Librería Madero)及博路亚书店(英语:Librería Porrúa)等销售,但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其包括了何塞·埃米利欧·巴切科(英语:José Emilio Pacheco)、埃利亚斯·南迪诺(英语:Elías Nandino)的作品;另外亦有曾参与《当代的人》的作家,如诗人爱德华多·里萨尔德(英语:Eduardo Lizalde)及鲁本·博尼法斯·努诺(英语:Rubén Bonifaz Nuño)等等再次参与。

同时,阿雷奥拉亦出版了《独角兽:随笔笔记》(西班牙语:El Unicornio, Cuadernos de ensayo)、《独角兽之书》(西班牙语:Libros del Unicornio)及其他相关书册。他十分注意其格式及设计,并使之具各种变化。《随笔笔记》只有三期,但涵盖了赫克特·阿扎尔(英语:Héctor Azar)、卡洛斯·索罗萨诺(英语:Carlos Solórzano)等重要剧作家。

《文体》(西班牙语:Mester)是从阿雷奥拉的文学工作坊衍生的刊物,首发于1964年5月,第一年开始为三月刊,其后则遇到困难而不定期连载。直至1967年共发行12期,包括埃尔莎·克罗斯(英语:Elsa Cross)、艾娃·马西亚斯(英语:Elva Macias)、豪尔赫·阿图罗·奥赫达、荷西·阿古斯丁(英语:José Agustín)等的作品。除了期刊外,阿雷奥拉亦以《文体》出版了三本书,包括荷西·阿古斯丁的小说《坟墓(英语:La Tumba)》,以及吉列尔莫·费南德兹·加西亚(西班牙语:Guillermo Fernández García)和爱德华多·洛迪古斯·索利斯(Eduardo Rodríguez Solís)的作品。

1967年,阿雷奥拉在亚历杭德罗·霍多罗夫斯基执导的电影《凡多与丽丝(英语:Fando y Lis)》中饰演“带着书的优雅男子”。然而该电影因过具争议性而在墨西哥遭禁演。

1970年,他受特莱维萨所邀,为当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担任评论员。70年代末特莱维萨亦为他安排了一个具文学色彩的节目,然而由于收视过低而在后来取消。80年代他透过墨西哥电视组织(英语:Imevisión)经营了另一节目《接近》(西班牙语:Aproximaciones),并受评论及公众的欢迎,推许为墨西哥电视的最佳文化节目。在1990年9月Izzi电信(英语:Izzi Telecom)邀请他拍摄《阿雷奥拉及其世界》(西班牙语:Arreola y su mundo),该节目亦有大量观众,共拍了119集;节目中阿雷奥拉详谈其写作热情,以及其欣赏的作家如普鲁斯特、波赫士、拉蒙·洛佩兹·贝拉尔德,另外亦谈论运动、下棋等竞技活动、对人生的看法和其朋友等等。于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他再次受特莱维萨所邀担任评论员。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向你(菲德尔·卡斯特罗)介绍胡安·何塞·阿雷奥拉,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除了我自己之外。”

胡里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阿雷奥拉)种下了其言辞之树。”

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阿根廷作家):“我认为自己不相信自由意志,但如果我必须用一个非其本人名字的词来指代胡安·何塞·阿雷奥拉……那个词,我有把握地说,便是‘自由’。无限想象力的自由,以明澈的智慧引导着。”又:“有着可疑及顽固的民族主义的时代中,胡安·何塞·阿雷奥拉轻视历史、地理和政治环境,将目光投向宇宙及其广阔的可能。”

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诗人、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动物集》那些小段的文字已臻完美。”

阿雷奥拉遭两人指控他对其施以性暴力。墨西歌作家爱莲娜·波妮亚托斯卡(英语:Elena Poniatowska)(生于1932)在她2019年的小说《波兰情人》中透露自己于1954年被阿雷奥拉强暴;当时后者对她有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她亦多次到其家中探访他。据波妮亚托斯卡所述,她其后怀孕,翌年生下第一名儿子伊曼纽尔,但他从未被阿雷奥拉所认。另外墨西歌作家、钢琴家蒂塔·巴伦西亚(英语:Tita Valencia)(生于1938)亦曾于1976年针对他提出性暴力指控,并撰书《弥诺陶洛斯之战》描述其在1960年代的经历。以回应这些指控,阿雷奥拉的儿子公开多封信件,尝试证明其父与她们的关系是各方情愿的。波妮亚托斯卡在1956年的来信中以“亲爱的胡安·何塞”称呼,当中亦有“现在重要的是你那些小孩,不是这个婴儿…我很好,将来亦会很好”等内容;而巴伦西亚则在信中则以“善良”(西班牙语:bueno)形容阿雷奥拉,并为其改变的态度而请求原谅。波妮亚托斯卡则回应称这只是她关心其子女。

相关

  • 有尾噬菌体目有尾噬菌体目(学名:Caudovirales),caudo由拉丁文的cauda而来,有“尾状”的意思。本目的病毒主要的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尾状的结构,将DNA注入宿主中。在生物技术方
  • 变量在初等数学里,变量或变元、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值的符号,该值可以是随意的,也可能是未指定或未定的。在代数运算时,将变量当作明确的数值代入运算中,可以于单次运算时解出多个问题。
  • 食用色素食用色素(英语:colors, pigments),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又称着色剂,用于改善物品外观的可食用染料。常用于食物加工品、饮料、药物、口红与化妆品的染色上。由于各地的定义不同,有些
  • 江 雷江雷(1965年3月-),中国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江苏镇江。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该校化学系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大
  • 台湾博览会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简称台湾博览会,是1935年(昭和10年)日本统治台湾40周年时,于该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此50日期间在台湾各地(以台北市为主场地)所举办的博览会,也是台湾有
  • 土壤盐碱化土壤盐化(英语:soil salinization,又称土壤盐碱化)是常发生于气候炎热、干燥,实施灌溉却排水不良之沙漠及沿海地区等农牧业地区的现象。盐害会危害建筑物、公共设施以及出土遗迹
  • 奈厄布拉勒河奈厄布拉勒河(英语:Niobrara River,在奥马哈语里意思是宽阔的河流)是密苏里河的一条支流,长约568-英里(914-千米),经过美国的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奈厄布拉勒河流经北美大平原的
  • 方蟹总科见内文方蟹总科(Grapsoidea)是短尾下目以下的一个总科,旗下包括有陆生、半陆生(当繁殖时会回到海里)及水生等不同分类单元的品种。目前,方蟹科和斜纹蟹科之间的分别尚待修订:因为科
  • 愒人愒人或凯特人(俄语:Кеты,英语:Kets),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愒语的民族。在沙皇俄国时期,被称作“奥斯蒂亚克人(汉特人)”,并未从其它西伯利亚民族中区分出来。随后,又被称作“叶
  • 唐焕唐焕(?-?),字蕴华,号右文,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明朝政治人物。父唐尧典,字宪庵。万历四十年壬子中举,四十四年丙辰科第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历户部浙江司员外郎,直隶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