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身喷雾
✍ dations ◷ 2025-07-31 10:25:10 #防身喷雾
胡椒喷雾,又称防身喷雾或防狼喷雾或辣椒水,是一种用作防暴或自卫的武器,利用喷罐向对方脸部喷射刺激性物质,使到对方的脸部受到强烈化学刺激,从而停止对方攻击性的行为。主要在骚乱时警察用于近距离制服或驱散对方;亦常见于女性用作阻止性罪犯罪行。一些登山客及户外活动者也会以胡椒喷雾制止野生动物攻击。过去的胡椒喷雾由芥辣及胡椒等刺激性的植物溶液提炼的辣椒素制成,因此当被胡椒喷雾喷射后不能以水清洗,否则水分溶解溶液后会对脸部的刺激加强。现时的胡椒喷雾已经具备人工合成的材料,除了烈性比较低外,亦可以以水直接清洗干净,对人体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害。一般喷出的型态为气体,但若风向不对则会让使用者反被喷到,因此有些改为水柱、泡沫或胶状,还加入不易清洗的染色剂供事后指认之用。饮料瓶瓶盖上用针、钉、刀之类开个小孔,里面装入洗衣粉饱和水溶液、柑桔皮汁、葱蒜汁、姜汁、椒汁之类液体。某些国家研发了一些与胡椒喷雾有相当效果的毒气喷射剂:胡椒喷雾除了是大部分国家执法人员的标准装备外,也是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平民的个人防身物品,惟亦有国家及地区对此立法限制。在以下国家及地区,胡椒喷雾被列为违禁武器,只有警务人员可以携带,私人拥有属于违法:在以下国家及地区,公民在经过背景审查后,具有限制性的购买、随身携带以及在自卫的情况下使用胡椒喷雾的权利:在以下国家及地区,公民具有非限制的购买、随身携带以及在自卫的情况下使用胡椒喷雾的权利:在日本,刑法虽无明文禁止公民拥有胡椒喷雾,但无故持有者或会触犯《轻犯罪法》;使用胡椒喷雾令人受伤者,则有可能触犯“暴行罪”及其他相关暴力罪行。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视神经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英语:Papilledema)是最常见的视盘水肿,专指颅内高压所致的视盘水肿,绝大多数呈双侧性,但程度不一定相等,幕上肿瘤的肿瘤侧多较显著。青光眼及高度近视可影响视乳头水
- 相对论相对论(英语:Theory of relativity)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
- 聚合板块边缘聚合性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译大陆汇聚带、聚合性板块边界、破坏性板块边界),顾名思义,是指边界两旁板块相移近之处。其动力源自
- 百米公引,又称粨(英式英文:hectometre、美式英文:hectometer,记号hm)是国际单位制之一,为“百”和“米”的合字,即100米;此单位现已较少使用,曾较常用于度量道路、桥梁、铁路。米(m) · 尧米
- 舱外活动舱外活动(英语:extravehicular activity,简称EVA),也称太空出舱活动,是宇航员在离开地球大气层后于太空飞行器外所做的工作。舱外活动主要在绕行地球的太空飞行器外执行(即太空漫步
- 菲涅耳方程菲涅耳方程(或称菲涅耳条件)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推导出的一组光学方程,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方程中所描述的反射因此还被称作
- 国家代码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3166-1国际标准是ISO 3166的第一部分,有ISO标准国家代码。1974年首次出版。ISO 3166-1旨在为国家、属地、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建立国际认可的代码。代码
- 回文风湿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法翁法翁(Faun)在罗马神话中,是指一些半人半羊的精灵,生活在树林里。罗马人将其与希腊神话中的潘连结对应。在魔幻小说与游戏中一般被译成“半羊人”或“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