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饮食

✍ dations ◷ 2025-04-26 12:55:00 #孟加拉国饮食

孟加拉国菜,是孟加拉民族的饮食, 孟加拉国的多样化历史和河流地理形成了孟加拉国美食。该国属热带季风气候。

古代孟加拉地区饮食包括大米,鱼,蜂蜜,乳制品和蔬菜。后来受波斯和蒙兀儿帝国影响发展出现在的孟加拉菜色。

大米和鱼是孟加拉国人民的主要食物。著名的谚语“mache bhate bangali”翻译为“孟加拉:鱼和米饭”。除了鱼之外,日常膳食还包括配以各种各样的咖喱,绿叶蔬菜,扁豆的普通米饭,以及作为配菜的土豆泥,红烧蔬菜和/或油炸蔬菜。孟加拉国菜肴呈现出浓郁的芳香味,通常材料包括鸡蛋,土豆,番茄和茄子。孟加拉国的烹饪中使用各种香料和草药,以及芥末油和酥油。

虽然该国许多地区都有各自的美食,但以下食品的使用和消费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并且是孟加拉国食品的特征:食用各种米糕、烤饼、鱼(特别是淡水鱼,这是孟加拉国饮食的一个显著特征,鱼头是用来招待贵宾)。肉类消费包括牛肉(国内的印度教徒和西孟加拉邦人则不吃),山羊肉,羊肉,鹿肉,鸡肉,鸭肉,广泛食用各种各样的植物,整个植物的茎和叶都在孟加拉菜中食用。龙虾和虾等海鲜也很普遍。乳制品和甜食一直是孟加拉饮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关

  • 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是用于表现某时间点上的年龄直方图,能反映一地区人口男女比例与年龄构成。这种表示方式显示了年龄和性别资料,为一种可直接且清晰知晓人口组成的
  • 乳痂乳痂(英语:Cradle cap),也称头皮乳痂、摇篮帽、婴儿或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头皮上的黄色的、斑点状、油腻的鳞状硬皮疹。它通常不会发痒,也不会影响婴儿健康。乳痂
  •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功绩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皇家学会会长(英语: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年11月27日-1952年3月4日),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组织学家、细菌
  • 高斯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德语: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ß  帮助·信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生于布伦瑞克,卒于
  • 模铸化石模铸化石(英语:fossil mold and cast)是古生物遗体留在岩层或围岩中的印痕和复铸物。根据与围岩的关系被分为5种类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合模化石。印
  • 晋书《晋书》于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写成,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
  •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
  • 布匹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
  • 西门内斯·贝洛嘉禄·斐理伯·西门内斯·贝洛(葡萄牙语:Carlos Filipe Ximenes Belo;1948年2月3日-)是东帝汶籍天主教主教、慈幼会会士及帝力教区荣休宗座署理。他生于1948年2月3日葡属帝汶北部
  • 淬火.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