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带

✍ dations ◷ 2025-11-14 23:08:50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

石墨烯纳米带是指大概宽度小于50 nm的石墨烯条带。其理论模型最初于1996年提出。

为了要赋予单层石墨烯某种电性,会按照特定样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切开的边缘形状可以分为锯齿形和扶手椅形。采用紧束缚近似模型做出的计算,预测锯齿形具有金属键性质,又预测扶手椅形具有金属键性质或半导体性质;到底是哪种性质,要依宽度而定。可是,近来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导体性质,其能隙与纳米带带宽成反比。实验结果确实地展示出,随着纳米带带宽减小,能隙会增大。但是,直至2009年, 尚没有任何测量能隙的实验试着辨识精确边缘结构。通过施加外磁场,石墨烯奈米带的光学响应也可以调整至太赫兹频域 。

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具有高电导率、高热导率、低噪声,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成为集成电路互连材料的另一种选择,有可能替代铜金属。有些研究者试着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制成量子点,他们在纳米带的某些特定位置改变宽度,形成量子禁闭(quantum confinement)。

石墨烯纳米带的低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光电性能:粒子数反转和宽带光增益。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放在微腔或纳米腔体中形成激光器 和放大器。 根据2012年10月的一份研究表明有些研究者试着将石墨烯纳米带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发展石墨烯纳米激光器 。

相关

  • 奠边省奠边省(越南语:Tỉnh Điện Biê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触觉触-压觉是触觉和压觉的统称。它们是皮肤受到触或压等机械刺激时所引起的感觉。两者在性质上类似。触点和压点在皮肤表面的分布密度以及大脑皮层对应的感受区域面积与该部位
  • 下门门(英文:Phylum),动物界的门(植物界的门(英语:Division (biology))为Division)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界和纲之间,有时在门下也分亚门。目前动物界拥有35个门,植物界则拥有16个门。真
  • 联会联会是指在生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为了让子代基因多样性,两条同源染色体侧向连接并排配对的过程。配对时会发生染色体互换并造成同源重组。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形成一
  • 蟾蜍甾蟾蜍甾或蟾蜍羟酸内酯(英语:bufanolide)是一种甾体结构母核。许多种蟾蜍与绵枣儿属植物能产生其衍生物,常为强心苷的糖苷配基,通常具有毒性。
  • 希尔球希尔球,又称洛希球,粗略来说,是环绕在天体(像是行星)周围的空间区域,那里被它吸引的天体(像是卫星)受到它的控制,而不是被它绕行的较大天体(像是恒星)所控制。因此,行星若要能保留住卫星
  •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源自希腊语——“其他”、——“固态(物体)”)又称变构调节、异构调节或是异位调节,是酶活性调节的一种机制,也称为变构调节。其原理为,一些酶除了
  • 四碘合汞(II)酸铜(I)四碘合汞(II)酸铜(I)(化学式:Cu2),也称四碘合汞酸铜、碘化汞亚铜,为红色固体,有毒。四碘合汞(II)酸铜(I)可由下法制备:四碘合汞(II)酸铜(I)是红色固体,在71℃由红色可逆地变为黑紫色
  • 2011年瑞士羽毛球黄金大奖赛2011年瑞士羽毛球黄金大奖赛为第21届瑞士羽毛球公开赛,是2011年世界羽联大奖赛的其中一站。本届赛事于2011年3月15日至3月20日在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巴塞尔举行,并获得Wilson赞助
  • 克里斯蒂安-雅克克里斯蒂安-雅克(法语:Christian-Jaque;1904年-1994年)是法国电影制片人。执导了《勇士的奇遇》、《倾国倾城欲海花》等电影。获1952年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1904年出生于巴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