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带

✍ dations ◷ 2025-10-16 08:23:05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

石墨烯纳米带是指大概宽度小于50 nm的石墨烯条带。其理论模型最初于1996年提出。

为了要赋予单层石墨烯某种电性,会按照特定样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切开的边缘形状可以分为锯齿形和扶手椅形。采用紧束缚近似模型做出的计算,预测锯齿形具有金属键性质,又预测扶手椅形具有金属键性质或半导体性质;到底是哪种性质,要依宽度而定。可是,近来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导体性质,其能隙与纳米带带宽成反比。实验结果确实地展示出,随着纳米带带宽减小,能隙会增大。但是,直至2009年, 尚没有任何测量能隙的实验试着辨识精确边缘结构。通过施加外磁场,石墨烯奈米带的光学响应也可以调整至太赫兹频域 。

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具有高电导率、高热导率、低噪声,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成为集成电路互连材料的另一种选择,有可能替代铜金属。有些研究者试着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制成量子点,他们在纳米带的某些特定位置改变宽度,形成量子禁闭(quantum confinement)。

石墨烯纳米带的低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光电性能:粒子数反转和宽带光增益。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放在微腔或纳米腔体中形成激光器 和放大器。 根据2012年10月的一份研究表明有些研究者试着将石墨烯纳米带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发展石墨烯纳米激光器 。

相关

  • 柴松林柴松林(1934年12月12日-),生于中国辽北,祖籍中国浙江宁波,统计学学者,专长为人口统计学与经济统计,为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台湾社会运动先驱,致力于台湾人权与消费者保护,为消费者文教基
  • 金虎尾目金虎尾目(学名:Malpighiales)又名黄褥花目,是真双子叶植物的一个大目,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没有这一个目,金虎尾科是被分在远志目以下的。APG 分类法设立了这个目,在I类真蔷
  • 日本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japonica)为绒螯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库页岛、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河流中,特别在河口半
  • 玛丽·马伦玛丽·马伦(英语:Mary Mallon,1869年9月23日-1938年11月11日),爱尔兰人,1883年独自移民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因此被称为伤寒玛丽(Typhoid Mary)。玛丽是一个厨师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简写UNC),是一所男女同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该大学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最
  • 泰国第3电视台泰国第3电视台(泰语:สถานีวิทยุโทรทัศน์ไทยทีวีสีช่อง 3 อ.ส.ม.ท.;英语:Thai TV Colour Channel 3)是泰国的国营电视台,台址位在曼谷孔堤县拍
  • 维也纳科技博物馆维也纳科技博物馆(德语:Vienna Technical Museum)是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座科技博物馆。博物馆于1908年决定兴建,1909年开始建设,1918年开业。科技博物馆拥有多个展区。坐标:4
  • 地球圈层地球圈层是指将与人类相关的地球环境,即地球表层大致分为的具有交互性的层次范围,包括:有时还包括以下这几个附加的层次范围:
  • 安东尼奥·米良安东尼奥·米良-皮埃莱(Antonio Millan-Puelles,1921年2月11日-2005年3月22日),生于西班牙加的斯省,西班牙哲学家。于1947年完成博士论文《观念上存有:对胡塞尔与哈特曼的研究》(El
  • 德川庆胜德川庆胜(1824年-1883年),日本幕末时代大名,德川御三家之一的尾张藩第十四代藩主。尾张德川家第14代及第17代当主。尾张藩支藩美浓高须藩第十代藩主松平义建次子。母亲为德川治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