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带

✍ dations ◷ 2025-11-26 11:11:04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

石墨烯纳米带是指大概宽度小于50 nm的石墨烯条带。其理论模型最初于1996年提出。

为了要赋予单层石墨烯某种电性,会按照特定样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切开的边缘形状可以分为锯齿形和扶手椅形。采用紧束缚近似模型做出的计算,预测锯齿形具有金属键性质,又预测扶手椅形具有金属键性质或半导体性质;到底是哪种性质,要依宽度而定。可是,近来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导体性质,其能隙与纳米带带宽成反比。实验结果确实地展示出,随着纳米带带宽减小,能隙会增大。但是,直至2009年, 尚没有任何测量能隙的实验试着辨识精确边缘结构。通过施加外磁场,石墨烯奈米带的光学响应也可以调整至太赫兹频域 。

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具有高电导率、高热导率、低噪声,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成为集成电路互连材料的另一种选择,有可能替代铜金属。有些研究者试着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制成量子点,他们在纳米带的某些特定位置改变宽度,形成量子禁闭(quantum confinement)。

石墨烯纳米带的低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光电性能:粒子数反转和宽带光增益。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放在微腔或纳米腔体中形成激光器 和放大器。 根据2012年10月的一份研究表明有些研究者试着将石墨烯纳米带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发展石墨烯纳米激光器 。

相关

  • 下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伊斯兰教法学伊斯兰教法学(阿拉伯语:فقه‎,音译费格赫;英语:Fiqh)是伊斯兰教的法学,是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规,基于《古兰经》及圣行所得的法律)的延伸,以教法学家的释法和法特瓦(教令)补足沙里亚法
  • 储位密建秘密建储制,又称密建储贰、密匣立储、储位密建,为大清一种立储模式,由雍正帝所发明。皇帝将遗诏封入密匣内,一般放到北京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额后;将来天子驾崩之时,由王侯宗室、
  • 白尾鹞Circus hudsonius白尾鹞(学名:Circus cyaneus),为鹰科鹞属的鸟类。多生活于沼泽以及牧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非洲。
  • 牛津街牛津街(英语:Oxford Street),是英国伦敦的商业街道,由东向西走,共有3公里。 在12世纪至18世纪,牛津街为死刑犯行刑之地,绞刑架就在西端街头大理石拱门处。 现在繁华的牛津街上,还时常
  • 威利·考利-斯坦威利·考利-斯坦(英语:Willie Cauley-Stein,1993年8月18日-),美国篮球运动员,2015年NBA选秀被萨克拉门托国王于第一轮第六顺位选中,现效力于达拉斯独行侠。效力肯塔基大学,期间场均上
  • 多克隆位点多位点人工接头(英语:polylinker)为人工合成的一段DNA序列,其中含有多个限制内切酶识别位点,可插入质粒等载体序列上形成多克隆位点(英语:multiple cloning site、polycloning site
  • 佛科留斯系统佛科留斯系统(Galaxy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被视为是哈伯序列的扩充,并被广泛的使用者,最早是在1959年由热拉尔·佛科留斯 (Gérard de Vaucouleurs)提出的。佛科留斯认
  • 奇乔利奇乔利(Chichol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Nag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847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8474人,其中男性9612人,女性8862人;0—6岁人口2232人,其中男1168人,女1064人;识字
  • 中岛英彰中岛英彰(日语:中島 英彰/なかじま ひであき ,1963年-),男,日本大阪八尾市人。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具备地球物理学领域学术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