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光体

✍ dations ◷ 2025-10-21 05:29:21 #发光,照明,显示科技,光学材料,磷光体与闪烁体

磷光体(Phosphor)是产生冷发光现象现象的物质。包括缓慢亮度衰减(大于1毫秒)的磷光材料和发射衰减在几十纳秒之内的荧光材料。磷光体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化合物。磷光材料常用于雷达屏幕和夜光材料,而磷光材料则常用于CRT和等离子显示器、荧光灯、传感器以及白色LED中。CRT荧光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标准化的,以字母“P”和一个数字来表示。

磷光体通常由适宜的主体材料和添加的痕量活化剂的掺杂剂杂质所制成。最知名的类型是铜活化的硫化锌和银活化的硫化锌(硫化锌银)。在极少数情况下,位错或其他晶体缺陷同样能够起到杂质的作用。主体材料通常是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 、硫化物、硒化物、卤化物或锌、镉、锰、铝、硅以及各种稀土金属。 活化剂延长了发射时间(后辉),而反之可使用其他材料(例如镍)淬灭后辉并缩短磷光体的发射特性的衰减部分。

用于荧光灯的磷光体需要多步生产过程,其细节会因特定的磷光体而异。散装材料必须通过研磨获得所需的粒度范围,因为大颗粒会产生劣质的灯涂层,而小颗粒产生的光会变小且降解变快。 在磷光体的烧制过程中,必须控制工艺条件以防止磷光体活化剂氧化或受到工艺容器的污染。在经过研磨后可洗涤磷光体去除少量过量的活化剂元素。在处理过程中,不允许挥发性元素逸出。灯管制造商通过更改磷光体的成分来消除曾经使用的某些有毒元素,例如铍、镉或铊。

磷光体常用的参数是最大发射强度的波长(以纳米为单位)、峰宽(以50%强度的纳米为单位)以及衰减时间(以秒为单位)。发射中心发出的波长取决于原子本身及其周围的晶体结构。

许多磷光体倾向于通过数种机理来逐渐降低效率。例如使活化剂发生价态变化(通常是氧化)、晶格降解、通过材料扩散活化剂原子、磷光体表面与环境发生化学反应以及或聚积一层吸收层来吸收激发能量或辐射能量等。

磷是一种化学元素,因其发光行为而命名,但它是通过化学发光而不是磷光发光的,所以磷不是磷光体。

相关

  • 叠氮化物叠氮化合物在无机化学中,指的是含有叠氮根离子的化合物(N3-);在有机化学中,则指含有叠氮基(-N3)的化合物。叠氮根离子为并非直线型结构,不论是离子型态抑或是有机物皆有微微弯曲(约1
  • 种 (消歧义)种可以指:
  • 碳端C端(亦作C-端,英语:C-terminus),又称碳端、羧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羧基的末端。在翻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端。
  • 锌指核酸酶锌指核酸酶(英语: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是人工改造的限制酶,通过融合锌指结构的结合DNA结构域和分解DNA结构域而成。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锌指结构域使锌指核酸酶针对复杂
  • 冰球冰球自1920年夏季奥运会起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1924年改为冬季奥运会项目。1998年开始,女子冰球也加入到奥运会项目中。最初加拿大是冰球超级强国,在7届男子冰球比赛中夺
  • abbr class=abbr title=R37: 刺激呼吸系统R37/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川楚教乱川楚教乱(1796年-1804年),又称之为白莲教之乱、川楚白莲教起义或川楚白莲教起事,指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政府的事件。清朝乾隆晚
  • 天择说自然选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
  • 光阳市光阳市(朝鲜语:광양시/光陽市 Gwangyang si */?),韩国全罗南道城市。总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3万人。全罗南道光阳港是继釜山港之后韩国的第二大集装箱港。
  • 尼尼亚号哥伦布首航美洲舰队中有三条船,尼尼亚号(La Niña,又译:)是舰队中的其中一条轻快帆船,并在圣玛利亚号搁浅后成为哥伦布首航舰队的旗舰。它本来是挂三桅三角帆的,后来在到达大加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