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格-施特劳斯氏症候群

✍ dations ◷ 2025-02-23 14:39:00 #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

查格-施特劳斯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 (CSS)、也称为"嗜酸性韦格纳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或"过敏性肉芽肿"(allergic granulomatosis))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状况,如有气道过敏(过敏体质(Atopy))过敏史的人会导致小型和中型的血管(血管炎)炎症。它通常体现出三个阶段。早期(前驱症状(Prodrome))阶段的特点是气道炎症;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经历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异常高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嗜伊红细胞增多(Hypereosinophilia)),这会导致组织损伤,最常伤到肺部和消化道。第三阶段包括血管炎,其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并且可以造成生命的威胁性。

查格-施特劳斯综合征的有效治疗需要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通常是糖皮质激素,其次是其他的药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

"查格-施特劳斯综合征"它赋予著于1951年最先发现这个病症的两位医生"查格-施特劳斯"的名字。

前驱阶段的特点是过敏。

第二阶段特征是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含有异常高水平的嗜酸性粒细胞(Hypereosinophilia、一种白血球)。

诊断标记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及受感染组织的肉芽肿(Granuloma),以及抗中性粒细胞之抗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为"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的诊断列出了这些标准:

以分类效果而言,患者在六项标准中如超过四项则可以判定患有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CSS)。六项标准的任何四项或更多项显现则产生85%的灵敏度及99.7%的特异性。

法国血管炎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五点系统("五因素分数")预测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的死亡风险,且应用临床上。这些因素为:

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最早在1951年纽约市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 (Manhattan))由病理学家雅各·查格(1910-2005)及罗德·施特劳斯(1913-1985)所提出。

医学导航:泌尿系统

解剖/生理/发育/细胞

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

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鼻骨鼻骨(英语:nasal bone)是一对细小的长方形骨,在脸的中上部接合形成鼻梁的一部分,而鼻下面的较大部分是由软骨所组成。
  • 包皮包皮(英语:Foreskin),一般指包在雄性阴茎龟头上的一层皮,有时也包括女性生殖构造上,包覆阴蒂的阴蒂包皮。包皮在胚胎时期伴随阴茎成长,有保护龟头防止外来伤害的作用。一般在青春期
  • 镇江香醋镇江香醋又称镇江醋,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香”字道明镇江醋比起其他种类的醋来说,重点在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镇江醋属于乌醋,其制作方法,是以糯米酿成米酒,再加入醋酸菌,采用固态分
  • 卟啉症卟啉症(英语:Porphyria,又称噗瑳症、紫质症或吡咯卟啉症),是因卟啉堆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会对皮肤及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神经系统的这一类卟啉症,症状发作十分迅速,持续时
  • 十二支派以色列十二支派是由以色列第三代始祖雅各的12个儿子发展起来,其中第11子约瑟后来成为埃及首相,成为极为重要的一支派而得到了两份家产,分别由其子以法莲(Ephraim)和玛拿西(Manasse
  • 失败国家指数脆弱国家指数(FSI,Fragile States Index,前身为失败国家指数)是根据和平基金会统计及列出的排名,在2018年共有178个评估对象国。一个失败国家有几个表现。常见的指标包括一个国家
  • 敏感性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牛稠子文化牛稠子遗址是台湾南部重要的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台南台地东南侧、台糖虎山农场虎子山四周,恰在原虎山路、文华路二段交会处四周之区域。现今隶属于台南市仁德区成功里。该文化
  • 体心立方立方晶系,也叫等轴晶系,它有4个三重对称轴以及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其中的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是晶体结晶轴
  • 张栻张栻(1133年-1180年),南宋时理学学者。字敬甫,号南轩,汉州绵竹县(今属四川省)人,仕至右文殿修撰。丞相张浚(1097—1164)之子。张浚之子。张栻用功早慧,博学多才,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