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久间左马太

✍ dations ◷ 2025-05-19 20:49:19 #1844年出生,1915年逝世,台湾总督,山口县出身人物,勋一等旭日大绶章获得者,牡丹社事件人物

佐久间左马太(日语:さくま さまた ,1844年11月19日-1915年8月5日)雅号研海,出身日本长州藩(今山口县),台湾日治时期第5任总督(1906年4月11日—1915年4月30日在任)。1874年为中佐时曾攻打牡丹社,1898年晋升为大将。

1844年11月19日(天保15年10月10日),佐久间左马太出生于长州阿武郡河添村(现在的山口县萩市河添),为长州藩士冈村孙七的次男,之后成为佐久间竹之丞养子。加入奇兵队后,随大村益次郎学习西洋兵法。

1866年(庆应2年)第二次长州征伐时,担任长州藩军龟山队的大队长,参加芸州口之战。

1868年(庆应4年)戊辰战争,佐久间左马太转战于棚仓、二本松、会津,明治政府成立后成为陆军军人,1872年(明治5年)升任陆军大尉,被任命为西海镇台付。

1874年(明治7年)2月佐贺之乱平定后,转任熊本镇台参谋长,并参与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因事件中强袭石门部落,使牡丹社头目Aruqu父子等多名台湾原住民战死,被称为“鬼佐久间”。

1877年(明治10年)担任步兵第6连队长,加入西南战争。1881年(明治14年)2月,昇任陆军少将,仙台镇台司令官,1885年(明治18年)5月担任步兵第10旅团长,1886年(明治19年)晋升陆军中将,于翌年被授予男爵爵位。

1894年(明治27年)日清战争中,担任第2师团长出征威海卫攻略战。战争结束后的1895年(明治28年)5月,就任威海卫占领地总督,同年被授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并晋封子爵。在近卫师団长、中部都督的经历后,1898年(明治31年)晋升陆军大将。1904年(明治37年)在东京卫戍总督任后,1906年(明治39年)4月出任台湾总督并被授予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1907年(明治40年)晋封伯爵。

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全岛的汉人抗日活动在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平息,日本政府遂将目光转向处理原住民事务,并且决定采用武力对付原住民。因为佐久间曾经参与对原住民作战的牡丹社事件,日本遂决定启用他担任总督。佐久间在任内不断地对原住民用兵,其有名的“五年理蕃计划”,以北讨泰雅族,南抚布农族为原则,一方面以“以蕃制蕃”外,也对原住民发动“理蕃战役”(约160多次)。当处理原住民事务告一段落之后,随即卸下总督职务,并于3个月后以71岁高龄去世。任内发生林圯埔事件(1912年3月23日)、土库事件(1912年6月),被称为“铁血总督”,是台湾总督中在任最久的一位。奖励移民,在花莲港厅设“吉野村”(今吉安乡)、“丰田村”(今寿丰乡丰田村)、“林田村”(今凤林镇南平里);设置台北市主要街道的下水道,普及邮政、电信事业;资助台北了觉寺(现十普寺)改建本堂。佐久间到台湾当总督之前,就曾参加过1874年著名的石门之役,然其最有名莫过于1914年的太鲁阁战争,总部设于石门山山下,率领约2万人的大军亲征。

1914年(大正3年)6月26日,时年逾七旬的佐久间左马太亲率日本陆军及警察队万余人,以大军压境之姿态进兵太鲁阁族人区域,在西拉欧卡(Siraoka)突遭袭击,自断崖坠落30余米深之溪谷,而负伤,经埔里送返台北,转赴日本,隔年1915年(大正4年)8月5日于仙台过世。另有一说法是,佐久间左马太当时即陨命,遗体送回日本后才发布死讯。佐久间在日皇及日人心目中,是唯一能解决番害之“理番高手”,其理番五年计划,已被国会及日皇认同,但一旦公布理番高手被番人袭击,不仅会使日本国民引发政治动荡,予国际间极大的笑柄。基于此,日方越是保密。

然而上述二说,不明出处。曾有赛德克族古宏希盼,于2001-2003年在花莲秀林、万荣、卓溪等三个乡成功访谈耆老108人(75-89岁),依族人口述:

当日军进击内太鲁阁之际,族人自知不敌,已四散逃避致日人进展神速。但随同日军之进展,其司令部自关原前进至“西拉欧卡”后,族人乃逐渐集聚,隐藏于西拉欧卡周边,待机狙杀日军之要员。大正三年八月中旬上午,佐久间乘坐民伕肩负之滑竿,率随员出巡,甫抵西拉欧卡北方之母哈高﹙Muhakaw﹚上坡路断,突遭袭击,立即负伤从滑竿上跌下,滚落于30多米深之溪谷。日军在搭救佐久间之同时,开始用机枪对附近疯狂扫射,密集的枪声回荡于山谷,弹雨所经之处,草木摧折,鸡虫难容。不久,日军部队驰来应援,向四周展开搜索,而族人早已利用熟悉之地形,逃之夭夭,直到夕阳西下,日军始幸然收兵。

但经查佐久间佐马太在大正3(1914)年6月26日并未率军出征,而是在セラオカフニ司令部(Selaokahuni,约今花莲县秀林乡西拉欧卡,海拔4,700尺,约1,410米)。当日早上用餐完,7点半左右,佐久间总督为巡视新开的前进路线,带着师井警部补(可能为师井百合一)等人外出,未乘坐马匹或民伕抬轿,而且,从当时公布的断崖照片来看,恐怕连人走路都危险。结果,从附近的断崖(位于司令部帐营1,100尺上方,约330米上方)坠落20间(36米)负伤。据当时赶往司令部报告的冢田巡查说,总督坠落后,呈现由树枝所支撑的状态,不省人事。师井警部补因职责投身相救,也呈现相同状态。经随员救护,暂歇后,送回营地。之后,直到8月13日返回之前,佐久间总督都在溪底的营帐静养。但是,6月29日后仍有指挥部队继续讨伐原住民,直到8月10日举行托博阁社(トボコ,Toboko,约今花莲秀林乡秀林村民有部落)等9个社归顺式结束。8月19日下午4时56分“凯旋”回到台北,在台北车站接受文武官员、团体及民众欢迎。
9月19日“上京”,回日本内地,向天皇报告讨伐太鲁阁蕃的状况,并且疗伤。12月8日回台湾,,12月21日,接见来台北的内太鲁阁蕃人143名(包含内タウサイ蕃人46名)。

隔年大正4(1915)年5月1日“依愿免本官”,8月5日过世。

传闻其当场死,系为顾及日本国家颜面,而予隐瞒,恐属荒谬。不谈一位地方最高首长,正在推动重要工作,而且是与战事有关的事务,身亡。隐瞒近一年之久,当下全台湾事务及“理番事业”复杂的工作,但是,遗体要摆上那么久时间不下葬,还要从深山上运出来,恐怕要人不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根据《佐久间总督カラパウ讨伐军记录写真集》,还有关于他负伤地点、负伤之后活动的照片。而且,事实上,佐久间总督负伤的消息,当时《台湾日日新报》都有连日报导,甚至连伤势情况都公开,引起各界的关切及天皇慰问。再看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总督批示,若是总督不在,会注明总督“不在”;若是分层负责,总督就会“委任”;如果亲自批示,总督就会花押(签名)或盖章。佐久间总督是以盖章为主。大正4(1915)年2月8日佐久间总督还有批示,任命台湾公立中学校长田川辰一为台湾公立台中中学校长,即今天台中一中的前身。

当然也不能否认,佐久间总督在负伤后1年,即以72岁离世,也被认为应与此有关。

事件后,台湾总督府在行政改革中,将太鲁阁人所居住之全部区域,定名为“研海事业区”(“研海”是佐久间左马太的雅号)。

佐久间总督在台湾任内推动重要工作:
1.官制改正
2.彩票发行
3.总督府厅舍新筑
4.理蕃事业
5.基隆筑港
6.高雄筑港
7.阿里山森林经营
8.治水事业─河川改修
9.移民事业
10.水利事业─埤圳
11.研究所设立

相关

  • 淀粉淀粉(英语:starch, amylum)是由通过糖苷键连接的大量葡萄糖单元组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多糖。制造淀粉是绿色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淀粉也是人类饮食中最常见的碳水化
  • 易性症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
  • 现在现在,简称今,通常是与过去、未来相对而言的概念,处于此二者之间。广义地,“现在”也可以包括不久前的过去及不久后的将来。“现在”有时被表示为时空中的超平面,尽管现代物理学证
  • 高龄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斯佩耳特小麦斯佩耳特小麦(学名:Triticum spelta)是一种小麦。它在青铜时代到中世纪时的部分欧洲地区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如今在中欧仍有种植,作为一种健康食品重新在市场中出现。斯佩耳特小
  • 证券交易泰国证券交易所(泰语:ตลาดหลักทรัพย์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英语:The Stock Exchange of Thailand),原名曼谷股票交易所,创立于1962年。1962年,曼谷股票交易所创
  • CSI效应CSI效应(英语:CSI effect)也称CSI症候群(英语:CSI syndrome):ch.2或CSI感染(英语:CSI infection),是指因《犯罪现场调查》之类犯罪题材电视节目中有关司法科学的多种过分夸大描绘而对
  • 明水组明水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绥化市一带以及吉林、内蒙古的上白垩世地层,1960年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研究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棕、灰白、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上部),灰绿
  • 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D组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D组分组赛。西班牙 v 俄罗斯Man of the Match: 大卫·比利亚 助理裁判: Egon Bereuter Markus Mayr 第四官员: Grzegorz Gilewski希腊 v 瑞典Man o
  • 杜成诰杜成诰(缅甸语:တော်စိန်ကို,1864年12月7日-1930年5月29日),缅甸考古学家。他是中缅混血儿,祖先来自中国闽南的厦门。父亲是缅甸华人杜成孙,母亲是掸族公主杜努。1881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