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樟脑
✍ dations ◷ 2025-10-29 02:33:13 #樟脑
樟脑,IUPAC名称1,7,7-三甲基二环庚烷-2-酮,是一种萜类有机化合物,室温下为白色或透明的蜡状固体,可用于驱离蠹鱼,但对蟑螂、蚊子等居家常见生物没有显著驱离作用。樟脑提炼自樟树干中,树龄越老的的樟树所富含樟脑比例越多。提炼方法为将树干切成小块用水蒸馏,樟脑油受热后随着水蒸汽上升,在接触到预先放置在上方的陶缸冷却后便可形成樟脑。台湾早期北部山林多为原始樟树林,老樟树树龄千年以上者甚多,后日本政府在台湾大量砍伐樟脑输出,因此,台湾樟脑输出量曾达世界首位,有“樟脑王国”之称。过去使用的樟脑丸多使用萘与萘酚,因此又称为萘丸,现在则大部分被对二氯苯所取代,而不使用樟脑。樟脑可发生的典型反应有:以硼氢化钠还原樟脑可得(异龙脑)冰片。樟脑的用途很多,除了使用在制药用途上,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早期塑胶较不普及时,樟脑为制作底片重要的原料,当时台湾输出的樟脑达到世界第一,其中以南投的集集为樟脑产出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樟脑一般制成樟脑丸,用于驱虫、除臭。樟脑具毒性,不可直接食用。对于患有G6PD缺乏症(通称蚕豆症)的建议勿使用含樟脑 (camphor) 之外用药品。1887年诺贝尔利用樟脑研制出了新式火药,烟雾较少的“无烟火药”,此种火药能使敌方不容易发现自己。6世纪时阿拉伯发明了樟脑制法,16世纪时传入日本,当时主要产地为萨摩藩(现鹿儿岛县)。当时樟脑之主要用途为赛璐珞的可塑剂,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日本统治台湾时,大举经营樟树之采伐,因此20世纪初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樟脑生产国;日本将台湾的樟脑产业全面收归国家垄断、而且在台湾樟脑仅有原料输出。1920年代,化学合成制法逐渐流行,逐渐取代樟脑的地位,最终由于塑胶被发明、取代赛璐珞,樟脑产业就此没落。
相关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学,是行星科学的专门分支。各学科通常会以物理、地理、地质、气象、数学、化学、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手上所戴的黄
- 蟾毒色胺蟾毒色胺(bufotenin、5-HO-DMT、bufotenine)是一种与血清素相关的色胺类物质,是存在于某些蟾蜍皮肤(得名于蟾蜍属)、蘑菇、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中的生物碱,结构与二甲基色胺、脱磷
- 生物浓缩性生物浓缩性,因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大量合成各种化学物质应用在生活上,在经过使用之后,其中之化学毒性进入环境当中,在经过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逐渐累积体内中的
- 糖原糖原(英语:glycogen,又称肝糖、动物淀粉)是人类等动物和真菌储存糖类的主要形式;是多糖的一种,由葡萄糖失水(脱水)缩合作用而成。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动物和真菌的能量储存物质。
- 邵阳市邵阳市,简称邵,古称昭阳、邵州、宝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市境西界怀化市,北接娄底市,东邻衡阳市、永州市,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地处湘中
- 生物战生化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指用来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依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克制对有生力量发挥杀伤作用。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炸弹、火
- 黏着语黏着语(英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一种,具有词形变化的一种语言类型。黏着语透过在名词、动词等词根粘加上不同的词尾来表达语法功能。黏着语与
- 牙结石清除术牙结石清除术,又称结石刮除术,俗称洗牙,是借由各种器械(如超声波洁牙机,手动刮牙器等)来去除这些附着于牙颈与牙龈沟之间的牙结石及牙菌斑。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炎
- 7-烯胆甾烷醇胆甾-7-烯-3β-醇或7-胆甾烯醇(英语:5α-Cholest-7-en-3β-ol,或 Lathosterol)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从酵母甾醇合成而来,由甾醇C5去饱和酶(英语:Sterol-C5-desaturase-like)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