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樟脑
✍ dations ◷ 2025-05-15 15:03:46 #樟脑
樟脑,IUPAC名称1,7,7-三甲基二环庚烷-2-酮,是一种萜类有机化合物,室温下为白色或透明的蜡状固体,可用于驱离蠹鱼,但对蟑螂、蚊子等居家常见生物没有显著驱离作用。樟脑提炼自樟树干中,树龄越老的的樟树所富含樟脑比例越多。提炼方法为将树干切成小块用水蒸馏,樟脑油受热后随着水蒸汽上升,在接触到预先放置在上方的陶缸冷却后便可形成樟脑。台湾早期北部山林多为原始樟树林,老樟树树龄千年以上者甚多,后日本政府在台湾大量砍伐樟脑输出,因此,台湾樟脑输出量曾达世界首位,有“樟脑王国”之称。过去使用的樟脑丸多使用萘与萘酚,因此又称为萘丸,现在则大部分被对二氯苯所取代,而不使用樟脑。樟脑可发生的典型反应有:以硼氢化钠还原樟脑可得(异龙脑)冰片。樟脑的用途很多,除了使用在制药用途上,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早期塑胶较不普及时,樟脑为制作底片重要的原料,当时台湾输出的樟脑达到世界第一,其中以南投的集集为樟脑产出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樟脑一般制成樟脑丸,用于驱虫、除臭。樟脑具毒性,不可直接食用。对于患有G6PD缺乏症(通称蚕豆症)的建议勿使用含樟脑 (camphor) 之外用药品。1887年诺贝尔利用樟脑研制出了新式火药,烟雾较少的“无烟火药”,此种火药能使敌方不容易发现自己。6世纪时阿拉伯发明了樟脑制法,16世纪时传入日本,当时主要产地为萨摩藩(现鹿儿岛县)。当时樟脑之主要用途为赛璐珞的可塑剂,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日本统治台湾时,大举经营樟树之采伐,因此20世纪初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樟脑生产国;日本将台湾的樟脑产业全面收归国家垄断、而且在台湾樟脑仅有原料输出。1920年代,化学合成制法逐渐流行,逐渐取代樟脑的地位,最终由于塑胶被发明、取代赛璐珞,樟脑产业就此没落。
相关
- 脾脏脾脏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外周淋巴器官。人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由红髓、白髓、边缘区,以及将之被覆的被膜、小梁组成。健康成人的脾脏约重150-200克:68。活体时,脾为暗红色,质
- 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亦作INSTIs,Integrase strand transfer inhibitors),是一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统称。逆转录病毒在其生命周期内需要完成一次将病毒DNA整合进宿主细胞核的行动。整
- 远端转移远端转移(英语:Metastasis)也称作恶性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始发生的部位借由侵入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良性肿瘤不会产生远端转移,而发生转移的病患预
- 躯体变形障碍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缩写:BDD)或称躯体变形障碍、身体臆形症、丑形恐怖,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像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在大多数病例中,患
- 飞蚊症飞蚊症正式名称为玻璃体混沌或玻璃体浮游物,又称云雾移睛。是一种因投入眼睛的光线将浮游在玻璃体的混浊物投影在视网膜上,而在视野中看到物体漂浮的现象。这些玻璃体浮游物在
- 分泌分泌(英语:Secretion)是物质,比如细胞、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从一个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排泄作用,指的是从细胞或生命体中移除某些特定物质的过程。细胞分泌一般是
- 女阴摩擦女阴摩擦(Tribadism、tribbing)、俗称磨豆腐、磨镜,是性行为的一种,当中女性会以女阴磨擦其伴侣的身体部位以取得性刺激,当中以摩擦阴蒂的情况最为普遍。此一行为的实践方式包括
- 性暴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性暴力是指施暴者透过暴力或胁迫等强迫手段,企图强迫他人跟自身发生任何形式的性关系、性骚扰、性暗示、贩运等行为。这些行为不论受害者跟施暴者的关系
- 色胺酸色氨酸(英语:Tryptophan, 缩写Trp或W)是22个标准氨基酸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它须从食物中汲取。它的标准遗传密码的密码子编码为UGG,只有L-立体异构体色氨酸有构造
- 酮体酮体(Ketone bodies)是在身体饥饿、禁食或某些病理状态(如糖尿病)下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它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三种化合物,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β-羟丁酸是一种羟基酸,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