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

✍ dations ◷ 2025-11-12 23:11:38 #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跨越基隆河,连接南岸的圆山与北岸的剑潭山,桥南为中山北路三段,北侧为中山北路四段。日本时代,台湾总督府兴建台湾神社,辟建连接台北市区至圆山的敕使街道,1901年于基隆河上修建了第一代“明治桥”,由总督府的土木技师十川嘉太郎设计,为铁制派克式桁架桥(Parker truss),桥面木造,中为车道,两旁设有人行道,栏杆有扇形镂空雕花装饰。1912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27年,圆山的明治桥入选为台湾八景。受到1923年(大正12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的影响,有关单位在第一代明治桥下游侧一旁新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是为第二代桥。二代新明治桥1930年1月25日开工,工程费69万5千圆,1933年3月20日完工,全长120米,宽17米(车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改以花岗石砌成栏杆,两边各装置一对青铜灯柱。第二代明治桥完工前一年(1932年)10月已可局部通行,该月26日上午11时,台湾总督府交通局与台北市联合举办开通典礼,出席者有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平冢广义、交通局总长堀田鼎、殖产局局长殖田俊吉、文教局局长安武直夫、专卖局局长田端幸三郎、台北州知事中濑拙夫、台北市尹西泽义征、府州市协议会员与民间代表等人,典礼完毕,一行人初渡新桥。由于二代明治桥1932年10月已开通,因此日本当局随即于该年11月17日下午2时起,利用基隆河涨潮时拆移第一代旧桥。旧桥桁梁长200尺、重达100吨,采用桥下工作船与陆地上牵引机拆桥,当晚成功将旧铁桥拖曳至陆上。因为本工法为台湾首见,所以台湾总督府交通局总长堀田鼎、交通局道路港湾课课长松本虎太、台北州内务部土木课课长前田兼雄、台北市役所土木课课长永野幸之丞与相关工程师均到场观察。第一代明治桥为铁制桁架桥,样式类似派克式桁架(Parker truss),桥墩为砖石造。第二代明治桥:上承式钢筋混凝土开腹式拱桥。中山桥名牌民国57年(1968年)中华民国副总统严家淦题立,民国91年(2002年)拆除。战后的1946年,敕使街道改名为中山北路,明治桥更名为中山桥。为总统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经通道。随着台北市区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内湖交通量不断增加,1968年将花岗石栏杆和灯柱拆除,拓宽桥面为23米。由于基隆河整治和圆山地区交通整建工程,台北市政府决定于西侧新建“中山二桥”,并原地改建中山桥,分别作为连接士林、北投和大直、内湖两方向的动线。中山二桥北自中山北路通河街口即上引道,于新生高架道路北引道西侧过河,南至酒泉街口北侧的美术馆前,双向各设置二车道。1993年7月16日开工。1994年4月完工,7月通车。由于新旧桥并列的关系,基隆河岸与酒泉街之间的中山北路成了两条并排的双向四线道。分别为:二桥往南(接往南慢车道)、二桥往北(接往南快车道)、旧桥往南(接往北快车道)、旧桥往北(接往北慢车道),于酒泉街口呈现X型交叉的复杂车流。后来中山北路北上慢车道禁止汇入二桥。然而当初规划仅考虑改建前后的情况,对于改建过程交通疏导规划(尤其是大直内湖方面通往市区的动线),随着工程的进行逐渐产生许多问题。以往大直、内湖方面进入市区的车辆,先穿过圆山隧道再往南,即可上中山桥。但二桥的引道起自通河街口,使得大直、内湖方面的车辆完全无法使用二桥。原先二桥通车后即计划接着拆除改建中山桥,适逢1994年12月台北市长选举,当时市长黄大洲担心拆除旧桥将影响选情,决定延至选后进行。此外,配合二桥的兴建,另沿着台北捷运淡水线基隆河桥旁,新建一座仅供机慢车通行的便桥(二线道),连接基河路至玉门街,初为南下之单行道。此桥于纳莉风灾受损后封闭。(1998-1999年?待确认),中山桥东侧新建一座中山便桥,设双向各二车道及人行道。搭配东侧的上班高峰时间调拨车道,提供北安路直接从三角公园左转南下使用便桥的动线。2001年9月,纳莉台风过境北台湾,造成大台北地区严重水灾。中山桥再度面临古迹保存和基隆河整治的争议。2002年2月,市长马英九宣布,“在水利影响及文化景观双重考量下,中山桥将登录为历史建物,并在今年防汛期后迁建,易地重现其风华。”2002年12月20日,拆桥迁建工程开工,但迁建处仍未定,旧桥拆除后切为435块,堆在再春游泳池原址至今。2006年12月24日,中山新桥主桥开放北往南通行(东侧车道),便桥改为南往北单行道。2007年2月18日(大年初一)至27日(初十),封闭并拆除中山二桥及南引道,以兴建新桥南引道。所有车辆改走新桥。2007年10月,中山新桥完工通车。2008年11月24至28日,拆除东侧的中山便桥。2009年初,配合“新生高架桥北引道改善工程”,中山二桥北引道将连接至新生高架桥西侧引道。

相关

  • 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荷兰语:Amsterdam.mw-parser-output .audiolink a{background: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7/Loudspeaker.png")center left no-repeat!imp
  • 助动词助动词(英语:auxiliary verb、英文简称:.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 aux)是一种可以改变主要
  • 口诀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生化反应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绍里木绍里木是安哥拉东北部的城镇,也是南伦达省的首府,海拔高度1,081米,每年平均降雨量1,342毫米,雨量集中在11月至3月,镇内经济活动以农业、采钻业、手工业和捕鱼业为主,主要食粮有玉
  • 虚构科技虚构科技是不存在的科技。它可以是一个思想或者是尚未开发的科技,它亦可以是一个在小说中使用的虚构元素。为了在行业中领先,因而逐步发展的创新科技。即使它尚未可能被制造,确
  • 地雷地雷是一种放置或埋在地下的爆裂物,经常被用来杀伤经过的敌方人员或车辆,是一种被动式的陆战军事武器。人类最早使用这类被动性杀伤武器的纪录,可回溯到在中国的宋朝,在一次城池
  • 雄镇北门坐标:22°37′03″N 120°15′59″E / 22.6175839°N 120.2664633°E / 22.6175839; 120.2664633雄镇北门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城门古迹。最初建于东宁郑氏王国时期,清治时期继
  • 台东县台东县(俗字写作台东县;排湾语:Valangaw;台湾话: 臺東縣,白话字: Tâi-tang-koān,台罗: Tâi-tang-kuān),是中华民国台湾省的县,位于台湾本岛东南方,全县面积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花莲县
  • 三氟化磷三氟化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式为PF3,高毒,可以和水缓慢反应。它在配合物中可以作为配体,与一氧化碳(羰基)作为配体时性质相似。其毒性机理和一氧化碳类似,与血红蛋白中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