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

✍ dations ◷ 2025-08-26 20:18:47 #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

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Mars Organic Molecule Analyser)英文简称“MOMA”是一台基于质谱仪的仪器,它将搭载在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探测车上,于2022年8月至10月发射到火星执行天体生物学任务。该设备将在收集的火星土壤样本中寻找有机化合物,通过描述检测到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它可深入了解潜在的分子生命印迹。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将能检测到浓度低至亿分之一(ppbw)的有机分子,专门检测固体粉末样品,但不进行大气分析。

该设备的首席研究员为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弗雷德·戈斯曼(Fred Goesmann).

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的目标是:分析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探测车钻取的火星表面下2米深处样本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以寻找过去火星生命的迹象。它只检测固体粉末样品,它不进行大气分析。

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将首先蒸发固体有机化合物,以便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有机物质的蒸发通过激光解吸和热挥发两种不同技术实现,然后再使用四台气相色谱-质谱仪柱进行分离,最后通过离子阱质谱仪对有机分子进行鉴定。

虽然没有明确的火星生命印迹可供寻找,但较务实的方法是寻找某些分子,如脂质和磷脂,它们可形成能跨地质年代保存下来的细胞膜。脂质和其他有机分子可能表现出非生物有机物质中不存在的生物特征。如果是由生命形式合成,则此类化合物可能仅在较窄分子量范围内高浓度地被发现,不像碳质陨石中检测到的较宽分子量范围内的化合物。在糖和氨基酸的情况下,过多同手性的分子是其生物起源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假设火星上的生命像地球一样为碳基和细胞生命,则预计会有共同的组成部分,如氨基酸链和核碱基链(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或它们的类似物)。此外,在已鉴定出的其它支持证据背景下,一些高分子量的异构体有机物可能也是潜在的生命印迹。其他检测的目标化合物还包括脂肪酸、甾醇和霍烷(hopanoid)。

预计火星表面会积聚大量由星际尘埃颗粒和碳质陨石输送的大有机分子,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对该部分的描述,不仅可以确定痕量生物标记物的潜在背景丰度,还可以测定通过作为深度函数的辐射和氧化对该物质的分解程度,为在当地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下解释样本的来源,这一点至关重要。

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与气相色谱-质谱仪相关的组件分别源自海盗号着陆器、菲莱着陆器上的彗星采样与成分实验件(COSAC)以及好奇号探测车上的火星样本分析设备。但过去海盗号着陆器和好奇号探测车使用的方法大多具有破坏性(热解),因此,造成了有机物质的重要信息丢失。此外,这些原来的仪器只能检测到挥发性分子,并且只有非极性分子才可通过色谱仪柱到达检测器。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将热解衍生与破坏性较小的方法相结合:激光解吸质谱法(LDMS),它允许通过质谱仪(MS)检测和描述大而完整的分子片断,该技术不受上述缺点的影响,且不受已知在火星表面分布丰富的高氯酸盐的影响 。串联质谱仪则可用来进一步描述这些分子的特点。

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正在牵头此项开发,国际合作伙伴包括美国宇航局。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的质谱仪(MS)和主要电子设备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提供,两家法国研究所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大气、介质和空间观测实验室负责研制气相色谱仪(GC),而紫外激光器则由德国汉诺威激光研究中心开发。火星有机分子分析仪并非一台单一的紧凑型仪器,而是在探测车内留有许多机械和热能接口的模块化结构设备,最后由意大利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进行总装和验证。

相关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舍脂舍脂(梵语:शची,转写:Śacī),又译为舍支、设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一个重要的女神,雷神因陀罗的妻子。她有许多别名,如因陀罗尼、补卢弥,等等。在梨俱吠陀中就已经出现过因陀罗尼
  • 拉穆纳斯·希什考斯卡斯拉穆纳斯·希什考斯卡斯(立陶宛语:Ramūnas Šiškauskas,1978年9月10日-),立陶宛篮球运动员。他在2012年宣布退役。他有波罗的皮朋之称。
  • 有机溴化合物有机溴化合物,又称有机溴化物(英语:Organobromine compound)是一系列含有碳-溴键的有机化合物。 最普遍的有机溴化合物是天然产生的溴甲烷。 合成有机溴化合物的一项重要应用是
  • 妈妈!《妈妈!》(英语:,或记作)是一部2017年美国心理恐怖片,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监制和编剧。电影主演包括詹妮弗·劳伦斯、贾维尔·巴尔登、米歇尔·法伊弗、艾德·哈里斯、多姆
  • 吉姆·希姆斯吉姆·希姆斯(Jim Himes;1966年7月5日-)是美国的一位商人和政治人物。自2009年开始,他是康涅狄格州第4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民主党。希姆斯毕业于哈佛大学。
  • 王季玉王季玉(英语:Chi Nyok Wang,或称Wang Jiyu,1885年-1967年),中国教育家,曾于1926至1958年间出任苏州振华女学校的校长。她是首两位就读于曼荷莲学院的中国学生之一。王氏于中国苏州出生,其父母分别是政府官员王颂蔚及社会运动者王谢长达,为该家族的五女之一。她的姐姐王季茝则就读于维斯理学院,并于美国居住,从事生物化学家这一职业。王氏是首两位入读曼荷莲学院的中国学生之一,与她同读的还有其同学罗有节(英语:Yau Tsit Law),二人曾为该校中国学生会(Chinese Stud
  • 陈国星 (导演)陈国星(1956年-),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演,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一级导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文化艺术界,分入第二十八组。前妻方舒为演员,两人于1994年离婚。
  • 1951年-1952年缅甸国会选举吴努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吴努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缅甸独立后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从1951年6月一直进行到1952年4月。选举的持续时间之所以如此之长是当时缅甸国内的冲突造成的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AFPFL)赢取了60%的选票,并赢取了250个议席中的147个。这次选举的投票率甚至不到20%,即在800万登记选民中,只有150万人投了票。这次选举的投票率仅仅高过1920年代英国殖民政府举行的一系列被杯葛的选举。¹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AFPFL)的盟友包括缅甸社会主义党、全缅甸农民组织、克钦全国代表大会
  • 沈金伦沈金伦(1960年1月-),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秦市乡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森林指挥部司令员,少将警衔,研究生学历。1979年3月入伍。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3月至2001年1月在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学习。1987年至2008年间数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7月晋升武警少将警衔。历仼武警湖北总队武汉市支队战士、武汉市支队一中队司务长、武汉市支队七中队副指导员,湖北总队后勤部军需助理员、湖北总队军需处处长、后勤部副部长,武警森林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武警森林指挥部副主任、武警部队后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