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是《山海经》和《列子》中记载的神话人物,立志追赶太阳,终未及,半道渴死,是太阳崇拜的神话故事。在《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中都有出现。
夸父为后土之子,炎帝之后。《山海经》记载他想追逐太阳,追至禺谷,因口渴,喝了黄河水仍不足,准备至云梦大泽饮水,在路上过世。其过世原因,是被应龙所杀。
另外《山海经·海外北经》亦载:“夸父与日逐走,入三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后有成语“夸父追日”。《荆州记》有“零陵县石上有夸父迹”。《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兽投,名曰举父。”这里的举父就是夸父。
一说夸父即帝榆罔,大约与黄帝同时,是末代的炎帝。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以九黎族最凶悍,而帝榆罔弗能征。榆罔,犹如禺王,即猴王。
关于《山海经》记载夸父事迹有众多版本,甚至是相互矛盾。例如《大荒北经》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接着又说“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说是应龙杀了蚩尤和夸父。因此夸父的死法有两种:渴死,或是被应龙杀;但也可以是在往大泽的路上遭应龙杀死。
有学者以为夸父是一个部落。茅盾认为:“‘夸父’是一个族名,等于希腊的提坦。”还有一说夸父族曾与蚩尤部落共同对抗黄帝部落,后来被黄帝的大将应龙打败。又有一说因为夸父的父亲的母亲为后土,夸父可以复活的理论。
《竹书记年》纪载,夸父为丹朱的得力大将,夸父善于奔逐,专门替丹朱传送信件。